疫情中的不得已變新常態?美國虛擬學校翻轉遠距教學印象

當各界積極彌補疫情時遠距學習帶來的學力落差、心理健康問題與教育的長新冠效應,全美最大的學區卻開設永久的虛擬學校,而且這類學校還不斷蔓延,也向下延伸到幼兒園與小學。他們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住在紐約布魯克林的丁朵(Brooke Tindal),從小學就開始要清晨5點50分起床,才來得及從家裡通車到16英哩外的學校。當新冠疫情來襲、在家上課時,她恍然大悟,通勤鯨吞掉她多少時間。

她告訴《時代》(Time)雜誌,她突然有了很多時間,可以慢慢、好好的做她最喜歡的藝術課作品,也不用坐在教室裡苦等其他同學完成某些進度,才能全班再一起繼續新的課程。

幸運的是,這不只是她在2020年到2021年的故事,而是她的新常態。

在2022學年度,多數學校都恢復正常上課時,紐約市為了健康、家庭、個人等因素,尚無法、或不願意回到學校的學生,開設了一所公立的虛擬高中「虛擬創新學院」(Virtual Innovators Academy)。丁朵的媽媽就幫她報了名,成為試辦先導班的高一新生。丁朵很滿意,她可以在一個地方,用自己的步調學習。

今年,這個計畫擴大辦理,再招進一批高一新生,加上去年註冊、今年升高二的同學,全校共有17個老師,200個學生。明年,還會再招一批新生,慢慢變成4個年級都完備的高中。

這些學生平時在家學習,有些課外活動也在家進行,例如電競、操縱無人機飛行。但他們每個月都要參加學校舉行的社交聚會,像是一起去電動遊戲機的遊樂園,或是去百老匯看秀。

疫情後200位特殊需求學生 選讀「虛擬創新學院」

《時代》雜誌從全美教職員聽到很多遠距教學值得繼續存在的理由。

紐約市是全美國最大的學區,他們決定這麼做,是因為有太多學生有特殊需求。例如,有些人因為自己、或家中有體弱成員,體力無法應付通勤學習,或為了保護自己與家人免於染疫,選擇不到學校上課。

也有些孩子、家庭在疫情中發現,與其到學校上課,他們其實更適合遠距學習。

例如,通勤很遠、要早出晚歸而筋疲力竭的學生;或是喜歡到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社教文化場所學習的孩子,希望在平日、非尖峰時間前往,享有各種學習機會;還有人必須照顧家人、或是半工半讀,希望藉此擁有彈性的學習時間;更有人發現,遠距才是最適合他們、能夠成功的學習方式。

所以,除了紐約,在猶他州、喬治亞州、加州等地方,也陸續推出了永久性的虛擬學校。而且,亞特蘭大還在將年齡往下調,從幼兒園到初中(八年級),也可以上虛擬學校,因為有些家長喜歡看孩子在家學習與了解他們的上課狀況,協助他們完成作業。

這當然也會引起擔憂,畢竟許多疫後的大規模測驗都發現,疫情的遠距上課不但教學效果不佳,使孩子的學業退步。學校也普遍發現,這有礙他們的社交與情緒學習,甚是翹課、缺席、失聯。

固定實體聚會、線上發言、聊天區打字討論

但開辦虛擬學校的單位與主事者也強調,他們已經從遠距學習的經驗中,汲取成功與失敗的關鍵,並且將這些因素納入虛擬學校的規畫中。

例如,為了營造社群感、增進社交與情緒技能,虛擬創新學院除了上述的每月實體聚會,每天清晨還有小組線上會議,討論彼此的近況、正在忙的計畫,維繫互動與情誼,就像實體學校每天一早的導師時間。

在《時代》雜誌的彙整中,這些學校讓學生不但可以在線上課程發言,還可以在聊天區打字討論,或是彼此傳送影音訊息,互動的方式更多元。丁朵也跟實體學校的學生一樣,邀了線上班級的同學一起在餐廳參加她的生日聚會。

在學習方面,他們減少選擇題考試,增加更深入的專題研究,規劃獨特又有效的教學方式,擺脫疫情初期急就章式的遠距教學印象。且虛擬學校提供學生更有彈性的學習方式,像是交作業的時間,可以在他們最能專注的時候寫作業、做練習,即使是夜貓子適合的半夜也無妨,不受限於課堂有限的時間,只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即可。

至於出席率,虛擬創新學院的學生出席率高達96%,有些原本在實體學校出席不佳的孩子,把教室搬上網後,現在的出席率比以前高了20%。

有趣的是,虛擬創新學院因為是在虛擬網路進行,也倚賴很多社群互動,所以特別強調在科技、多媒體方面的能力培養,甚至幫助學生在社群媒體平台取得難得的實習機會。這也成為了虛擬學校的特色與優勢。

(資料來源:時代週刊

(責任編輯:特約編輯許如鎧)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