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決定是否被錄取?美國大學入學選才風波愈演愈烈

不只看成績,還要看個人多元表現與歷程的個人申請,逐漸成為各國大學入學的綜合考量,卻也帶來了主觀、甚至系統化的新歧視。美國最高法院判定偏好某些族裔學生入學的做法違憲,也引發更多關於個人出身與錄取機會的討論。當「你的公平不是我的公平」的聲音愈來愈大時,其他國家相仿的個人申請制度可以預先思考哪些問題?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三年多前,在美國念書的華裔學生麥克斯申請大學,幸運的進入了哈佛。他在事後回顧,告訴《紐約時報》,除了努力與實力,還有一個訣竅,就是「不要一眼被看出是亞裔學生」。

他的姓氏「李」很容易令人想到是亞洲人,不過也有英、美人士的姓氏是「李」。他刻意在申請資料的種族選項中選了「不願公開」,也不填亞洲人常見的才藝與課外活動。

請登入帳號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會員可瀏覽免費文章、教學資源,以及每週會員專屬電子報。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