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養不只是「說好聽話」!和孩子一起探究解決辦法,更能正向教養

進行「正向教養」,該如何拿捏分寸?當親師將正向教養粗淺卻廣泛的應用,容易試圖僅利用「正向的言語」,就期待帶出「正向教養」的真諦;不過,總是一味的肯定孩子、賦予價值感,卻引導得不夠完整,也容易誤在孩子心中培養起一份盲目而虛幻的自信⋯⋯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那天傍晚,我們一起召開學群會議,談論著教學方法、分享各自經驗,忽然一位老師脫口而出:「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很聰明,只是不夠努力。」如當頭棒喝般,我們開始反思「正向教養」裡,該如何拿捏分寸?

阿德勒學派中,認為「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以建設良好行為為主。然後在心理上,讓孩子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能對所歸屬的團體有貢獻,願意探索自己,也願意跟他人協調、合作。這些能力的培養,是正向教養的核心。」

然而,當親師將「正向教養」粗淺卻廣泛的應用於生活當中,我們容易試圖僅僅利用「正向的言語」,就期待帶出「正向教養」的真諦,總是一味的肯定孩子,賦予價值感,卻引導得不夠完整,便容易誤在孩子心中培養起一份盲目而虛幻的自信。

接納分數外,還能做什麼?

試想以下情境:

孩子低落的帶著一張不甚滿意的考卷回家,膽怯的拿到家長面前要求簽名,家長看到分數,體貼的對孩子說聲:「你覺得考得不理想,對嗎?沒關係,盡力了就好,下次再努力。」並且簽上名,孩子取回考卷,回房間;

另一種情境:

孩子拿了一張考卷回家,若無其事的要求簽名,家長看到分數,嘆了一口氣,無奈的對孩子說:「你考前有複習嗎?你明明很聰明啊,為什麼不努力一點呢?下次再加油吧!」

上列情境可能發生在每個家庭,也可能發生在學校教室,身為家長或老師,我們不得不面對孩子與分數不斷呈現眼前,該如何回應便更顯重要。

以上列第一種情境而言,家長同理了孩子的感受,卻同時縱容了那份感受,因為家長並未與孩子進一步討論,這份令人難過失落的感受,該如何被解決與避免?而第二種情境,家長試圖不懲罰孩子,應答間卻成了一種溺愛,孩子只會聽到「就算考不好,我在爸爸媽媽心中還是很聰明!」安全感與歸屬感是有了,卻依然沒有解決問題,相同的情境很有可能在往後反覆發生。

兩種情境的結局都看似正向,一句「再加油!」種下多少了疑惑在孩子心中,同時也可能種下多少盲目的自信?久而久之,孩子開始認為:「我只是不努力,我那麼聰明,要是真的努力起來,絕對不同凡響!」但,未曾努力、沒能找到努力的方法,那不同凡響的未來終將是空想。

同理後,邀請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法上

在上述的情境中,都做到了一部分的正向教養,卻都沒做到「邀請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方法上」。我們同理並接受了孩子的感受,也真誠而友善的陪孩子面對結果,若能進一步跟孩子討論「解決方法」,便能更有機會的,讓一次對話,為孩子帶來更好的影響力,並且更有機會改善未來。

「你覺得考得不理想,對嗎?沒關係,盡力了就好,下次再加油。」「來,我們來看一下你錯誤的題目,你覺得這題是複習的時候就觀念錯誤?還是答題時理解錯誤,導致答錯了呢?」這時,孩子才會逐漸抓到「加油,是加什麼油?原來是要找出錯誤的原因。」並且知道,分數的確不理想,但家長願意跟我一起討論問題點、我們正在一起解決問題,那是一份安全感。

「你考前有複習嗎?你明明很聰明啊,為什麼不努力一點呢?下次再加油吧!」「你的確很聰明,但所有人都是一分聰明,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喔!你很幸運有了一分的聰明,我們現在要來付出九十九分的努力,才能改善現況。」

「爸爸/媽媽想要先了解,你認為,你為這次考試付出了哪些努力?你覺得這些努力,哪些對你的分數是有幫助的?哪些努力卻是事倍功半的?」拋出了問題,讓孩子思考,並在問答間,透過親子合作,思考、建議、討論,直到達成協議,再不斷於後續驗收成果,再持續修正。

先誠實面對成果,才能好又更好

在現行的教育制度下,考試仍在學生的日常裡頻繁上演,每時每日,親師生都必須接受很多分數的洗禮,「考試,就是為了幫助你找出你還不會的地方,同時也肯定你自己的學習成果。」我總是這麼跟班上的孩子們說。

每一張試卷、每一場考試,都是一場驗收,考卷右上角的分數只是驗收的一部份,在分數之後,若只是一味正向、盲目自信,終將原地踏步、甚至導向惡果;唯有誠實面對,並積極探究解決方法,才能從無可避免的大大小小驗收壓力中,成長茁壯,共勉之。

延伸閱讀

邱瀞瑩 邱瀞瑩

邱瀞瑩

國小老師

瑞塘國小教師。是國小教師、是母親、是妻子,視己為萬事萬物的學習者,喜歡觀察、熱衷於教育。滿懷的熱情與愛,擅長給予並珍惜回饋,期許能透過文字,紀錄平凡女性認真生活的一切。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