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高中教師調查:逾5成普高教師認同108課綱方向,但指資源不足

全台1600位高中職教師調查發現,近6成認同108課綱實施方向,但逾5成普高教師認為資源不夠,盼增社群共備經費。另僅49.4%自認課程諮詢教師發揮功能,家長、學生也期待政府優化此制度。

全台1600位高中職教師調查發現,近6成認同108課綱實施方向,但逾5成普高教師認為資源不夠,盼增社群共備經費。圖為高中教師共同備課。陳盈螢攝

全台1600位高中職教師調查發現,近6成認同108課綱實施方向,但逾5成普高教師認為資源不夠,盼增社群共備經費。圖為高中教師共同備課。陳盈螢攝

本文重點摘要

108課綱上路屆滿4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25)日發表「高中職階段教育現況問卷調查」結果,逾5成高中職教師認同課綱實施方向,但整體規劃不夠合理,以致師生負擔重。課綱還增「課程諮詢教師」輔導選課,但僅49.4%教師自認此制發揮功能。

全教總今(2023)年3月26日至4月20日間,循多管道邀高中職教師填答上述網路問卷,共回收1,600份有效問卷。其中59.7%認同108課綱實施方向正確,但超過5成以上普通高中老師不認同108課綱整體規劃具合理性,原因包括「未獲得足夠資源」、「師生負擔過重」等。

108課綱促多元適性學習,但仍難敵升學主義

教師另在開放題作答,多數人認為108課綱最成功之處,是讓學生有多元適性的課程、彈性的規劃,以利自我探索與自主學習,並將學習軌跡紀錄在學習歷程檔案中。

但也有老師提到,自主學習操作受限學校場地限制、教師人力不足,常是1個老師照顧將近百名學生,教師淪為「點名」功能,自主學習淪為滑手機時間。呼籲政府按課綱設計,給予足夠教師員額。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對此解釋,今年8月即將展開的112學年,將提升1,429名員額,供教育部管轄的134所國立高中聘師,員額數是近3年新高。

至於108課綱應加強的部分,全教總調查發現,幾乎所有教師都認同,108課綱並未改變家長成績至上的升學主義風氣。另有7成以上教師認為108課綱讓師生負擔過重,卻不見得能提升學生學習成效與動機,且可能造成基本學力低落,要求重新檢討課綱。

教師想增能,盼以社群共備取代研習

高中職教師也盼政府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和增能管道。全教總高中職委員會主委張瓊方指出,老師們最期待的教師增能方式,以「社群共備」為大宗;研習方式以「實體教學分享」為多,其次是現場研習,最不期待線上研習或專業論壇。

最需要的教學資源類別,包括「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教學策略與設計」、「跨領域教學協作」、「線上資源,如教育平台或教學影片的分享」、「生活經驗教材」、「多元評量工具」等。

有填答問卷者強調,希望能有「實際、立刻」上手的教學分享或社群共備,而非由上而下的 KPI 研習。全教總建議政府提供更多經費,支持教師自組專業社群,才能有效迎戰108課綱。

僅49.4%教師自認課諮師發揮應有功能

108課綱除要求各高中職開設新興課程,另設置「課程諮詢教師」輔導學生選課。全教總調查發現,70%教師認同課諮師制度,但僅49.4%自認課諮師發揮應有功能。

逾5成教師認為,課諮師應具備「說明學校課程計畫」、「學生進路發展諮詢」、「生涯輔導諮詢」、「學習歷程檔案諮詢」、「學生選課諮詢」等5項功能,但只有「學生選課諮詢」,獲得50%以上教師認為有達成目標,其餘都沒有。

張瓊方歸納,理想與現實之所以出現差距,在於學生遇到問題,通常會直接找認識的導師、科任老師或輔導室,不會特別接觸相對不熟悉的課諮師。

再者,課諮師多半由教師兼任,他們本身還有課務、班務,很難挪出固定時間服務學生。按現行規定,每位課諮師服務100人,才可減授1節課,很難有效降低負擔。

另,有些學校規模小,能開的課程種類不多,也難讓課諮師發揮所長;課諮師也不見得專業,主因是訓練資源有限,不一定能解說不同領域、科別課程和生涯進路。

不只老師,學生團體 EdYouth 今年4月發表的第二屆「108課綱觀察報告」也發現,
近半數學生不知如何與課諮師約時間,實際與課諮師展開個別或團體諮詢的學生,更不到1成。

家長團體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也不約而同提到,家長最期待老師協助學生探索生涯,但現行課諮師負擔龐大、難做到位,很可惜。

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持續宣導課諮師功能,同時重新釐清課諮師定位,避免與現有輔導系統扞格。另應思考課諮師的培訓課程,並開設回流訓練課程,讓在職課諮師能精進所長,以利整體制度推動。最後建議增加課諮師減授堂數,讓他們發揮其應有功能。

延伸閱讀

潘乃欣 潘乃欣

潘乃欣

親子天下記者

資深記者。分類控。希望教育能將每個人放進合適的角色、舞台,或創造獨特的分類,進而喜歡自己的樣子。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