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四生會讀題、不善賞析!PIRLS 閱讀調查:歷年分數最低、名次最高

五年一輪的 PIRLS 於今(16)日全球同步公開成績:台灣10年來閱讀平均分數最低、卻是全球排名歷屆最高為第7名。教授建議下一步的閱讀教育任務,是面對生成式 AI,培養學童高層次閱讀理解能力。但同時,家長也需愛上閱讀、及早進行親子共讀。

根據2021國際閱讀素養 PIRLS 調查,台灣學生閱讀全球排名提升至歷屆最高第7名,分數卻是十年來最低。資料來源:國際閱讀素養調查2021/製圖:親子天下

根據2021國際閱讀素養 PIRLS 調查,台灣學生閱讀全球排名提升至歷屆最高第7名,分數卻是十年來最低。資料來源:國際閱讀素養調查2021/製圖:親子天下

本文重點摘要

國際教育成就評量學會(IEA)於今(16)日下午四點,同步全球公布2021年國小四年級學生「國際閱讀素養調查 PIRLS」(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結果:台灣2021年整體表現閱讀平均成績544分,10年來最低分。卻是自2006年參與 PIRLS 以來,獲得的最高全球名次,與瑞典並列為第7名。全球57國 PIRLS 名次排序以高分群來看,第1高分群新加坡587分、第2高分群香港573分與俄羅斯567分、第三高分群英國558分。

PIRLS 主要為調查不同國家四年級學童的閱讀素養,藉由施測結果作為改善國家閱讀教育政策、閱讀教學方法以及閱讀習慣的依據。2021年 PIRLS 為台灣第4次參與,台灣和24個國家採取「數位評量」方式,另外32個國家則維持紙本施測方式(不似2016有 ePIRLS,今年的評量架構並沒有區分為二,故只有一個總分)。

台灣受測樣本來自184所學校,5,555名學生參與,受測對象為使用九年一貫課綱的學生。受新冠疫情影響,PIRLS 2021資料蒐集時程延宕,所以本次調查分為三波,台灣為第一波進行,與第三波共計44個國家和地區、同樣平均年齡學生(平均10.2歲)的學生一併排名。

台灣學生「說明文」閱讀表現優於「故事體」

PIRLS 2021台灣計畫主持人、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特聘教授張郁雯根據調查結果表示,以閱讀目的區分,台灣學生在為文學賞析的故事體平均得分為533分,全球排名第17名,不如獲取資訊的說明文平均分數為549分,全球排名第7名。這樣的傾向和2016、2011、2006年的歷屆結果類似。

在本屆 PIRLS,台灣、澳門、香港皆屬於故事體和說明文表現分數差距較大的國家和地區。「全世界裡面差距最大的國家剛好都是華文國家,目前還不能得知原因,但是在故事體的高分群國家中會看到,他們的孩子在高層次思考(詮釋理解)上分數比較高,」張郁雯說。

和歷屆一樣,台灣女孩在閱讀表現上都優於男孩。張郁雯分析,影響學生閱讀表現的因素包含,學生個人的閱讀自信、閱讀興趣、數位自我效能、每週使用電腦30分鐘進行搜尋與閱讀資訊等。

PIRLS 此次經交叉比對數位使用與閱讀成績發現,和其他人共同使用電腦或平板電腦的孩子,其閱讀平均成績為549分,但擁有自己的電腦或平板電腦的孩子,其閱讀平均成績為537分,前後兩者相差平均分數達12分。張郁雯說:「家中擁有數位資源很重要,但是孩子擁有自己的電腦或平板電腦,不一定閱讀表現會更好。」

PIRLS 2021台灣報告於16日發表結果,學生電腦使用會影響學生閱讀表現,學者籲應教導學生將數位載具應用於學習目的。教育部提供

PIRLS 2021台灣報告於16日發表結果,學生電腦使用會影響學生閱讀表現,學者籲應教導學生將數位載具應用於學習目的。IEA提供

家長閱讀態度影響孩子表現 「親子共讀」成關鍵

張郁雯也說,父母的閱讀態度愈好,學生的閱讀表現更佳。且學前父母愈常與孩子進行親子閱讀活動,學生閱讀表現愈好。不過調查顯示,台灣父母在上一屆(2016年)喜愛閱讀者占19%,2021年下滑4個百分點為15%。張郁雯建議家長,應作為孩子的閱讀榜樣、從小扎根。此外,張郁雯也提醒師長,應藉由陪伴孩子使用數位媒介來增進「數位幸福感」,例如及早教學生將數位載具應用於學習目的等。

此外,張郁雯建議,下一階段的閱讀教學應改善學生閱讀故事體、社會覺察表現差強人意的情形。她鼓勵老師,不妨多在課堂引導學生運用高層次的閱讀理解策略進行閱讀思辨,也可以試著將故事文本融入社會情緒學習,教孩子觀點取替、推理、論述等能力,並從中培養同理心。「當社會情緒學習融入閱讀教學之後,孩子很有機會因為社會情緒學習與日常生活關聯性高,而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進而增加更好的閱讀表現,」張郁雯說。

新北市鶯歌國小教師賴玉敏則表示,過去老師們推廣閱讀,多會透過課本教孩子識字、詞彙及摘要、自我提問、理解監控等閱讀理解策略。但自108課綱施行後,現場開始有更多不同領域的老師加入閱讀推廣行列,將閱讀理解策略融入不同學科教學,引導學生把握生活中種種閱讀素材,進行跨領域閱讀。閱讀不再只是書籍,還擴及到生活常見的說明書、地圖、圖表、網站、影片等。賴玉敏認為,未來的閱讀教學不僅要打好紙本閱讀的根基,更要教學生善用數位工具探究。

「數位閱讀正經歷一個非常劇烈的變化,這裡面包含生成式 AI 要運用更多的後設認知(註1),」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教授陳明蕾說,教育部自2021年完成 PIRLS 測驗後,即進行「雙閱讀素養教學計畫」目標學校5節(國小二年級增至6節)的國文課裡,加入團隊據不同版本教科書設計的教學模組,教學生從單文本、多文本、進入數位閱讀。另也預計在暑假釋出更多雙閱讀素養教材,並將預備可以呼應生成式 AI 閱讀的教案,供老師們參考使用。

ChatGPT時代,閱讀成為更核心的素養,PIRLS 台灣團隊期待學校、家庭共同關注、培養孩子的高層次閱讀能力。

台灣學生閱讀表現 高分群減少9%,低分群增加5%

  最高級水準
>625
高級水準
625-550
中級水準
550-475
低分水準
475-400
未達400分
PIRLS 
2021
10%
40%
35%
12%
3%
PIRLS
2016
14%
45%
31%
8%
2%

 IEA 據PIRLS分數將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表現分為最高級(>625)、高級(625-550)、中級(550-475)、低分(475-400)以及400分以下五個水準,圖表為台灣小四學生在2016年與2021年閱讀表現分佈圖表。IEA 提供

註1:後設認知,指個人對自己的認知歷程能夠掌握、控制、支配、監督與評鑑的一種知識;是在已有知識之後為了指揮、運用、監督既有知識而衍生的。(定義來自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責任編輯:劉茵琪)

延伸閱讀

陳盈螢 陳盈螢

陳盈螢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報導教育趨勢、教學策略、人物故事,並樂於跨域交流,盼能在媒體寒冬之中,尋得與世界對話、取得信任的那道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