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快樂行事曆」預防學生憂鬱!帶學生體會不同情緒學習

為了幫助孩子鍛鍊健康的身體,大人讓孩子定期做健身操、上體育課、運動,建立健康習慣。同樣的,針對愈來愈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可以「照表操課」,用快樂行事曆建立快樂習慣,趕走憂鬱。

用「快樂行事曆」預防學生憂鬱!帶學生體會不同情緒學習。圖片截自:Berkeley

用「快樂行事曆」預防學生憂鬱!帶學生體會不同情緒學習。圖片截自:Berkeley

本文重點摘要

快樂行事曆打造幸福感

面對愈來愈普遍的兒少憂鬱,大人們可以如何教孩子建立「快樂習慣」呢?

長期關注社交與情緒健康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至善科學研究中心」(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每個月都推出一張「快樂行事曆」(Hapiness Calendar),提醒人們每天做一件能夠帶來快樂、幸福感的小事,照表操課,打造長期的快樂力,趕走憂鬱。

仔細研究行事曆裡每一天格子內的快樂操練,其實很適合家長或是老師帶著孩子直接引用,只在需要時修改為因地制宜與適合孩子的作法;也可以大人跟小孩一起進行腦力激盪,如法炮製,幫助孩子每天用短短的幾分鐘體驗幸福,建立快樂習慣。

在行事曆裡每天的開心事,可以剛好是學校的活動、班上的規劃、或是家裡的重要節日或里程碑。以五月份的快樂行事曆為例,就有母親節的活動,跟自己的或你認識的一位母親聊聊;以及報名學校某個會令人覺得有收穫的活動。

五月快樂行事曆

五月快樂行事曆。圖片來源:Berkeley

如果沒有特別的日子或活動,也可以是一些簡單的心理學研究的結果或建議。像是問候、關心一個所愛的人,專心地聽一個人說話,想想能做什麼對世界有貢獻的事,做一件事讓友誼更深厚,回顧當天值得記下、回憶的趣事,提起筆簡單畫畫⋯⋯等等。

每天一個快樂行動 上一堂心理健康課

每一天的快樂行動,都能為孩子上一堂心理健康課。在至善科學研究中心的行事曆網站上,如果大人想要了解其中的某一件事情,可以直接點選那一天的格子,就能知道為什麼這個活動有益心理健康,相關的延伸研究與說明,以及更清楚的指引和示範,可以用幾分鐘的時間如何演練、具體實踐當天的快樂功課。

例如,點選五月九日、專心地聆聽一個人說話的格子,就會發現,可以用問「當你說⋯⋯時,是指⋯⋯嗎?」用「我可以了解那有多令人挫折」表達同理、避免出現不以為然的表情、或是避免妄下定論、避免隨意給對方建議等方式,專心、投入、積極地聽對方說話,讓雙方有更深的連結。

此外,至善科學中心還為每個月的快樂行事曆訂下主題,大人可以據以引用,策略性地帶著孩子認識與體會不同的社交與情緒學習重點。例如,五月份的主題是著眼於自己的壓力,四月份是培養內在力量與韌性,再往前還有滋養人際關係、看見別人的美好⋯⋯等主題,當月也提供不少與主題相關的落實活動。

這樣的快樂行事曆,除了幫助學生,老師跟家長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擁有柏克萊社會與人格心理學博士、創立柏克萊身心健康中心(Berkeley Well-being Institute)的戴維斯(Tchiki Davis)就提醒,很多帶來快樂的小事只需要五分鐘、十分鐘,記在行事曆裡,等車、等咖啡、等餐的時候拿出來看,就可以順手實踐,每天不知不覺地用零碎時間,鍛鍊幸福快樂的生活與能力。

(資料來源:柏克萊大學至善科學研究中心快樂行事曆五月快樂行事曆)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