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感受為中心的教學評量,是民主還是民粹?

期末到了,不只是老師會替學生打期末分數,在大學端,老師也會接受學生的教師教學評量。怎樣的評量設計有助於提高教與學的成效?而非讓其成為澆熄教師熱情的因素之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很多人不知道大學教授課程還要接受學生考核!111年7月大學部休閒教育課程教學評量我拿到個人教學以來的最低分,以學校的標準而言,差一分就要被「輔導」。對個人而言,盡心盡力安排課程、更從校外引進各種資源,想讓學生獲得「有感的」學習,卻是無情的回饋,難免洩氣,我想著或許這些數字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評量制度正是讓許多熱情教育工作者逐漸轉趨「躺平」的因素之一,最大的受害者反而是學生與教育本身

關鍵在於這門課最後一個月,我特別邀請戶外教育專家進行課程工作坊,並要求學生進行戶外教育的規劃與實作,這是學期前就規劃好、學期初也跟學生說過的課程。但我沒想到的是:由於許多學生跟大自然有很大的斷裂,幾乎很少「走進自然」的經驗,沒想到變成一個很大的「挑戰」,特別在疫情逐漸嚴重期間,疫情本身更加劇學生的不安,從教學評量的質性敘述我才知道有學生「寫信給教務處」,還「投訴給系主任」。

這點,我始料未及。然而,回看這事件,除了驚覺現代學生對「戶外」的嚴重疏離外,約莫自2000年各大學開始的教學評量制度,也是我一直以來覺得很有問題的制度。如上述課程,我們體制內教育歷程往往缺乏認識、親近大自然元素,特別是成績優異的頂大學生,大自然本身意味著無法掌握的未知,未知代表著很難掌握或規劃,而「實作」本身的規劃亦非前半段學生所熟悉的學習模式,導致學生掌握感低,而情緒很自然的發洩在教學評量之中。

全依學生感受為主的評量有何偏誤?

自2000年前後,教育界瀰漫的新自由主義讓教育開始轉向另一個極端——「消費者導向」或成果導向的各種教育措施,包含高等教育的教學評量,以為這是所謂「民主」、「開放」,然而這樣的連結未免太過淺碟。

首先,學生既然為「『學』生」,就是正在學習中的人,她/他可能不太了解這領域的知識體系內涵、脈絡以及相關的安排,基本上只能以純粹的感受進行填寫。例如有學生在教學評量寫道:

請授課講師方面有十分大的缺失,請國中老師來講課,應該還是要轉換教學的深度,使大學生能夠受用,實在不能理解到了大學還要聽國中老師教人怎麼背背包?震驚!露營的計畫也十分的有趣,但在疫情當前,是否應該改為模擬操練,到政大後山模擬教案進行等?希望老師在做完完美的課程規劃後,還是要慎選講師。

這門課本身是規劃給修習「輔導認證」課程的學生,未來要成為輔導老師的師資培育課程,安排國中戶外教育專業老師授課更能貼近教學現場,而登山背包跟一般背包裝備功能不同,況且全班有山野經驗者不到兩個,自然不能預設大家都理解啊!另外,大學生對「國中老師」的輕蔑態度,應該是讓我更為「震驚」的發現!

再舉個例子,之前曾在通識課程要求小組期末方案進行性別相關研究實踐,過程中會有一些討論。作為性別教育學者,我講的每一句話、每個活動規劃皆有所本,整個課程設計以性別平等為主軸,讓學生嘗試從邊緣出發,理解邊緣(包含非主流性別群體)不同的故事,卻招來許多主流性別學生「常偏袒某些性別族群」、「感覺只是想灌輸學生他的偏激想法而已」的批評!

後來我想通了,當我沒使用充滿專有詞彙的學術教科書,轉成一般性語言授課,這些語言就成了「灌輸」與「個人偏激想法」。原來,操著難懂的學術詞彙讓學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才叫「學問」?

當學生做些單方面的教學評量,是否先問自己聽了幾次課?投入多少時間?學生處於不同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學習經驗,差異甚大的學習準備度,但在教學評量制度中,每位有著等重的權重去評量教師教學的專業度、適切度,或許也是這制度需要重新被思考的面向。

如何建立容錯溝通機制,發展互為發展性的評量

通常約莫在5年以上教學經驗後,老師之後比較能夠抓住教學的節奏,比較能夠信手捻來。換言之,制度不能預設老師就是一個「準備好」的狀態,學生在學習,而老師也在發展之中,制度本身要有容錯與溝通的設計,能夠為雙方帶來互為發展性的機制,那才是一個永續的制度。

否則,為了教學評量分數,變成單方面的迎合,或者學生有錯,也不敢直言;又或者將整個學習設計投學生所好,或者不敢嘗試新的教學法;對堅持理念的某些老師而言,教學評量卻一直讓老師們挫折,對大學教育整體而言都不是健康的發展。

有時候,我會有種感覺:怎麼愈用心的課程,教學評量分數越低,然後會開始思考是不是「混」一下反而更好?這樣的情況對未來整體教育的發展恐怕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縱然教學評量成績不是一切,老師們不小心看到時還是有如萬箭穿心,然後要花時間自我療傷才能夠繼續往前,偶爾不小心再被暗箭再射一下,需要不斷的療傷再爬起來。雖然依然能夠看見正面的的敘述給予力量:

非常喜歡淑菁老師的教學態度跟理念,無論是正課、TA課和演講,都讓我看到關於「教育」不同的多元面向,這門課也確實引發我對教育的興趣,希望老師能一直保有自己的信念,不要理睬某些莫須有的流言蜚語,繼續帶給學子滿滿的收穫!

當學生對教師的評量甚至成為升等考評面向,以量化成績評斷教師教學能力,在這樣的制度下,教師能夠堅守多少的教學理念,而慢慢的,學生是否變成只能學到妥協之下的內容,都是大學教育需要深思的面向。

制度不說話,但它的影響無聲而深遠!

延伸閱讀

李淑菁 李淑菁

李淑菁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社會學博士,曾任自由時報財經記者、NPO工作者、松山家商夜間部社會科教師,現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