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便利貼來場思辨拔河賽!讓思考被全班看見的雙語國際教育課程

【吳緯中專欄】國際教育只該讓學生看見國際上美好的那一面嗎?教科書只能呈現沒有爭議的教化內容嗎?國際議題往往不是沒有爭議,吳緯中老師分享自己在雙語國際教育課中,如何使用便利貼帶全班進行思辨拔河活動,呈現課堂中多元的聲音。

用便利貼來場思辨拔河賽!讓思考被全班看見的雙語國際教育課程。圖片提供:吳緯中老師

用便利貼來場思辨拔河賽!讓思考被全班看見的雙語國際教育課程。圖片提供:吳緯中老師

如果面對一個爭議性的議題,有兩方截然不同的觀點,那我們可以如何讓人看見思考的交鋒與火花,看見各種力度的論點繽紛並陳,也讓對峙的雙方有機會相互傾聽?

國際教育的本質是矛盾、充滿爭議的

在開平餐飲國際部,每一個月老師們會選擇出一個當時重要的國際議題,讓學生認識、探討、思辨。

讓學生了解國際議題的用意,不單只是停留在理解了更多的知識,而是讓孩子們有機會培養獨立思考、訓練表達能力。(相關推薦文章:國際教育課程怎麼教?議題、教材教案一次看

我很喜歡師大國際教育專長的范雅筑教授所分享的觀點。他說,現在台灣有越來越多學校開始做國際教育,有些學校的目標是讓學生看見世界美好的面貌,促進世界和平;然而,范教授認為,國際間發生的大事從來不是沒有爭議的,而是充滿矛盾、掙扎的。在做國際教育時,該讓學生看見國際間的衝突、不和諧,更重要的,是其背後形成錯綜複雜的原因。

這世界不是一鏡平和、光滑無漪的湖面,而是洶湧波濤、滾滾暗流的大海。尤其是這幾年,國際間充滿了戰亂、歧異,和對立,許多往常覺得不可能發生的事,如今都成了家常便飯。

這個月,我和外師D選出的國際議題是「The Dark Side of World Cup(卡達世界盃的黑暗面)」。2022年的世界盃,表面上風光亮麗,背後卻有許多的暗潮洶湧。隨著世界盃的腳步靠近,爭議事件一個個浮出檯面,包含卡達賄賂 FIFA 以取得主辦權、嚴重剝削國外移工、法律歧視 LGBTQ 族群⋯⋯等等。

The Dark Side of World Cup(卡達世界盃的黑暗面

圖片提供:吳緯中老師

在課程的前階段,學生需先熟悉這個議題,包含閱讀幾篇相關文章、回答幾個與議題有關的核心問題。

經過了一番資料探究,建立了基本概念後,就會來到激烈的思辨階段,讓大家針對一個題目,表述正反不同的意見與觀點,這次的題目是:「Should we boycott the World Cup this year?(我們應該抵制這屆的卡達世界盃嗎?)」

英語思辨拔河賽

我應用了《讓思考變得可見》這本哈佛零點教育計畫的書裡「拔河(Tug or War)」課堂活動。書中寫著:「拔河時,並非所有拉力都一樣大,繩子尾端的定錨點通常最有力,越靠近中間的越弱,最可能被拉過界。」

在拔河賽中,強烈的拉力朝著兩端撕扯,就像站在兩端不同立場的人,在陳述自己的意見時相互角力。

我跟外師D將一條紅色的棉線掛在教室前的白板兩端,代表著拔河繩。就如同拔河比賽一樣,最弱的論點最靠近中線,最有力的則在兩端。

思辨拔河賽 Tug or War 辯論 1

圖片提供:吳緯中老師

每組學生可以選擇要抵制/不抵制卡達世界盃,接著用便利貼寫下他們的思考:黃色的便利貼寫下「論述(statement)」,例如認為該抵制的一方寫「卡達歧視同性戀」,綠色的便利貼寫下舉證、數據或例子,例如「在卡達公開自己同性戀被視為違法,政府將進行『性向導正教育』,違反基本人權」。

以拔河這樣簡單、清晰的圖像比喻,呈現出全班思考的全貌,也讓抽象的思考能被具體的看見。

不同組別的孩子們要將便利貼貼在拔河繩上,他們得一起討論、思考,手中的論述,哪個更有說服力,並安排好次序,將有力的論點放兩端,較薄弱的放靠近中線。例如反方(不抵制世界盃)的學生就將「巴西球星內馬爾(Neymar)很帥,能吸引到大批的觀眾,所以不應抵制世界盃」當作最弱的論述,放在最靠近中線的地方。

當所有組別都貼完各自的論述和佐證,並放在拔河線上對應的位置後,接著就是精彩的拔河大戰,正方的同學先說出最靠近中線的論點,接著輪到反方,依序慢慢講到靠近兩端,也就是較強勁的論述。

思辨拔河賽 Tug or War 辯論 2

圖片提供:吳緯中老師

我臨機一動,取下一位學生手上的戒指,掛在拔河線上,當正方說的有道理時,就將戒指往正方方向滑過去一些。在激辯的過程中,正方的提到人權問題、責任消費、氣候變遷的內容;反方提到經濟發展、疫情後的心情紓解等等。大家看著拔河繩上的戒指朝著兩端滑來滑去,情緒也越來越沸騰,好像一個思辨的煙火秀,每個人都看的目不轉睛,享受思考所撞擊出來的火花。

思辨 辯論 

圖片提供:吳緯中老師 

接納多元觀點,欣賞不同的聲音

James W. Loewen 在《老師的謊言》一書嚴格檢視了美國教科書的現狀與問題,他認為教科不需要總是提供完美、充滿一致性的標準答案,令我耳目一新。

Loewen 以海倫凱勒為例,說到美國教科書中只強調他兒時克服聾啞的先天限制,學習讀寫、說話的故事,而不談他成年後投入政治,成了激進的社會主義份子,想從制度上的變革來翻轉身障人士的階層,曾被媒體上大受撻伐,是個充滿爭議性的人物。美國教科書忽略凱勒成年後的人生,而把他英雄化,塑造成一個勵志典範,活像是迪士尼版的偉人故事。

Loewen 也說明背後的原因,教科書承載著濃濃的教化意味,不能讓孩子產生矛盾、困惑、衝突的資訊,也必須呈現標準答案,似乎覺得歷史人物必須「保持沒有爭議且僅具有單一特質,才能予人啟發。」諷刺的是,海倫凱勒自己曾說:「民眾不喜歡思考。如果開始思考,就必須獲得結論。但結論並不總是令人愉快。」

我喜歡 Loewen 在書中的結論,他說:

「若教科書允許爭議的存在,那麼它們就能教導學生哪些說法的證據確鑿,哪些理由薄弱。」

同樣的,在課堂上,老師不需永遠保持權威的姿態,敘述著一個「正確」的故事,而是可以呈現多元聲音,讓孩子透過思辨判斷,找到自己的答案。

透過思辨拔河賽,孩子們體會到真實世界中無法避開的複雜性,事件不是非黑即白,每個看起來單純議題的背後,都有背後不同立場的角力。就像一個360°的圓,從每個角度,都有獨特的視角。

除此之外,孩子們也學習不同觀點的兩方不必急於捍衛立場,讓思考變得狹隘,也讓孩子有機會整理、排序自己的思考,進而衡量每個論點的比重,最終產生自己獨一無二的論述。

延伸閱讀

吳緯中 吳緯中

吳緯中

台北市私立開平餐飲學校國際部關懷老師

非典型教師、創新教育一線玩家,近年來致力於發展並開發國際教育、雙語教育的新可能。過去對體制失望,曾立志「這一生絕不當老師」,成了老師之後才發現,真正的教育不在於準備一個個完美的課程,而是全心面對一位又一位的孩子。著有《合作課:從我到我們的團隊練習》、《丟掉課本之後,學習才真正開始:啟動學習的9大關鍵字》、《老師該教,卻沒教的事》等書。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