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迪散步:歡迎回到1930年的台北「大稻埕」

《翻轉教育》與《敏迪散步》這次要帶大家走進台北大稻埕的時光長廊,看曾經繁華的商業文化如何傳承與創新,看歷史建物在新與舊之間,如何找到與這座城市一同前進方式,現在,就讓跟著聲音和文字,走一趟大稻埕歷史之旅。

紅磚混合著木造的復古建築物和歲月的痕跡,是大家對大稻埕的基本印象。敏迪提供

紅磚混合著木造的復古建築物和歲月的痕跡,是大家對大稻埕的基本印象。敏迪提供

本文重點摘要

本文轉載自《敏迪散步》系列 Podcast

大稻埕,一個見證台北最輝煌時光的地方,走過的每一棟街屋,可能都有說不完的歷史,但是歷史,終究會被時間的洪流推走。

在這最繁華的大同區,商業機會太多,我們又如何抵擋現代化的海嘯,並將這些歷史故事保存下來?透過《島內散步》的行程,還有帶路人老師的分享,我想,我應該找到了一些答案。

散步路線|捷運大橋頭站→台北橋→迪化街北段傳統商店→迪化街中段文創商店與傳統商店→迪化207博物館(不入內)→林五湖故居→URS127→共樂軒→大稻埕公園→第一唱片行&第一劇場→星巴克保安門市→大稻埕教會→慈聖宮​

聞名國際的台北橋前身

導覽員:「剛剛我們走過橋叫台北橋,大約在1950、1960年代,在中興橋建立之前,台北橋是唯一一座連結台北市到新北市(三重)的橋」。

你一定看過一張照片,在一座高架橋上,有數百台、密密麻麻的機車正在等紅燈,人們稱這畫面叫做「機車瀑布」,這個景象甚至多次登上國際版面,所以它也成為外國人對台灣人的印象之一。

這個機車瀑布的場景,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站「台北橋」。

攤開1901年以前的地圖,台北橋在圖上,是被畫成一條、一條黑白相間的線條,也就是在清朝時期,台北橋其實是一座鐵路。

這座連接三重埔跟大稻埕的鐵路,是台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下令動工的,並且在1888年完工。

劉銘傳時期因為經費拮据,只能蓋木橋,但台北很常下雨,而且木橋又在淡水河上方,木製鐵路長期受到水的浸泡,非常不耐用。

日治時期,日本人還發現,台北往三重,一路到桃園,是個緩升的台地,清朝時期的火車動力不足,台地爬升不易。

日本人發現這些原因後,認為在這裡蓋鐵路很不合理,於是這個鐵道,在這時就被拆除了。日本人把火車站拉到艋舺,並在現在台北橋的位置,重新蓋一座鐵橋,改成由汽、機車通行。

台北橋下的「怪怪屋」

如果有空到台北橋下走走,會發現有些面積很小、很奇怪的房子,因為台北橋一直在長大。

在1996年時,台北橋從原本的四線道改成六線道,後來還在橋的兩側,擴建機車專用道及人行道,大概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這樣的拓寬,慢慢影響周邊原有的建築物。早期台北橋還是木橋的時候,旁邊的房子很靠近橋底,但改造後,這些房子拆的拆、縮小的縮小。

帶路人帶我們看一間在台北橋下方的奇怪房子,它被縮小到一個大人的手、平行舉高,就進不去那個房子,寬度非常窄,一個大人在裡面可能無法轉身。

這樣的大小根本不能住人,但它還是一個完整的房子,走到正面看,還有鐵門,甚至還有2樓,但這個空間完全不能用。

看到這樣不能用的建築空間、被時代推著走的遺留產物,一直被閒置著,於是提供我們這趟旅程,一個重要的思考點。

林五湖故居:大稻埕最早的住商混和機能宅

1860年淡水港開滬,英法兩國的貿易商品,陸續搭船來到台灣,卸貨地點就是艋舺跟大稻埕。但艋舺的河道愈來愈淤積,加上當地居民相對保守及排外,所以大稻埕後來就成為船隻的重要卸貨地點,於是繁榮了起來。

以前在大稻埕卸貨,船會直接停在門前的河道旁,這就是為什麼迪化街這邊有很多長條形的連棟房子。這種長條形的房子,第一個門進來的空間叫做一進,走完一進,會有一個中斷的天井或是沒有屋頂的小院子,再往裡面走,就會有第二進。

如果這家,家大業大,後面可能還有第三進。第三進的後門,早期是接著河道的,貨物可以經由河道,再從三進的門卸下來,接著搬到部分作為倉庫或是小型加工廠的二進放著。

所以一進就是門面或店面,大家可以在一進的門口直接買到從河道卸貨下來的商品。目前迪化街保留下來最老的街屋,是位在南段的「林五湖故居」。

林五湖故居的大門,左右兩側各有一塊木板,有點像知名家具店賣的摺疊桌,只要把木板立起來,瞬間擁有一個攤位,桌板上就可以擺商品,讓經過的人購物或試吃。

視線往木桌上方、門的上緣再上去一點看去,還有兩扇小窗,但窗戶不是玻璃,而是實心的木板。

原來是早期的店家,在非營業時間還有人敲門的話,閣樓的人就可以用這扇窗偷看是誰,如果是要買東西的,還可以直接從窗戶垂釣商品下來,不用開大門就可以交易。

早期大稻埕製茶產業 翻轉台灣南北經貿地位

攤販:「來來來,快來試吃全台灣最有名的八仙果,江蕙、張學友指名購買的八仙果喔」。

大稻埕街上的南北雜貨。敏迪提供

大稻埕街上的南北雜貨。敏迪提供

說到買東西,就要聊聊大稻埕的貿易。

如果對大稻埕有一點了解的話,應該知道這邊有名的三大商品是「中藥、布料、南北貨」,但,這三樣卻不是帶領大稻埕崛起的產業,最多只能算是後起之秀。

真正帶領大稻埕成為台北貿易中心的產業,其實是「茶」。

淡水河開放通商口岸之後,英國商人陸續來到台灣做生意,其中有一個重要人物「杜德」(或稱「陶德」,我們的帶路人稱他為「杜德」,故此篇皆以「杜德」稱呼)。

杜德跟著英國的船來到台灣,原本在艋舺一帶經商,但因為艋舺排外,所以他輾轉到大稻埕做貿易。

當時杜德透過介紹,認識了來自廈門的「買辦」李春生(買辦:外國在華貿易公司「洋行」僱傭的當地代理人)。

當時杜德叫李春生到中國福建安西,帶茶苗回來台灣種,並提出一個很開創性的商業模式:「保證收購」和「貸款」。

杜德為了鼓勵木柵一帶的農民種植茶葉,不僅貸款給他們,還說:「你們種的茶我通通買下來」,就這樣,杜德開啟了台北的茶葉種植產業。

在種茶跟製茶的過程當中,杜德還自己還創造了機械化製茶,一開始他先把茶葉賣到澳門,生意很好,後來又自創了「Formosa Oolong Tea」的品牌,打算把茶葉外銷到美國。

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杜德跟李春生雇用兩艘大型飛剪船(就是我們在電影《神鬼奇航》裡面,看到有很多帆的船),把「Formosa Oolong Tea」載到紐約,參加當時的萬國博覽會,台灣茶就在紐約一炮而紅。

杜德和李春生的訂單因此接不完,這時候大稻埕便成為台灣的茶葉重鎮,大稻埕也取代艋舺成為台北市的商業中心,甚至因此翻轉台灣南北的經貿地位,而李春生跟杜德也被稱為「台灣烏龍茶之父」。

因為製茶廠需要大空間,擺放很多爐具,還要有空間讓工人們撿茶、焙茶,所以迪化街上,一棟、一棟又窄又長的街屋,是很不適合的。

所以真正製茶的產業大部分在民權西路、貴德街還有甘州街上,現在到甘州街,還可以看到同條路上有3、4家茶行,就是當時整個製茶產業留下來的痕跡。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的茶葉街。敏迪提供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甘州街的茶葉街。敏迪提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與現代建築共存的歷史

另外一提,當時的李春生,因為成了杜德的買辦,透過外銷台灣茶賺了一大筆,而且他又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所以在他富裕之後,花了很多錢重建台北的教會。

位於甘州街40號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就是其中之一。

來到教會,從正面看,覺得這個教堂看起來有點小,但只要往右邊走一點,就會看到這個教堂後面,有一棟好大的建築物。

2002年,市政府想要把教堂定為市定古蹟,但如果變成古蹟,他們的後代就沒有辦法把它拆掉、蓋大樓,所以當時教會和政府不停的協商,最後協商結果是:把教會往前一點、貼近馬路一點,騰出後面的空間,才得以蓋一棟新的辦公大樓。

在新與舊找到平衡點 為老屋注入新生命

我曾經和一個大稻埕的後代聊天,他是土生土長的在地人,他非常重視街屋的保護,也是大稻埕當地有名的創業家。

但是當他跟我提到這些街屋時,他並不覺得街屋要原封不動地擺在那邊,才算保存。

他說:「我們要想,都市會進化,人類的生活也是,以前大稻埕的街屋,需要有三進的空間,那是因為後面有河道,但現在根本不需要,貨物從前面就可以卸貨。」

「因為以前的排水系統不好,所以廁所需要蓋在外面,人們必須經過天井才可以上廁所,可是現在的生活在進步,我們不能強求這些街屋的後代,活在一個不合時宜的空間裡。我們要努力的,是讓新和舊找到一個平衡點」。

大稻埕街上的巴洛克式建築。敏迪提供

大稻埕街上的巴洛克式建築。敏迪提供

星巴克保安門市:復古百年老宅活化再利用的背後故事

接下來我們講另一個融合的很棒的歷史新建物:星巴克保安門市。

星巴克近年在台灣開立幾家有特色的門市,其中一間就是位於大稻埕的保安街。

開車經過重慶北路, 由北往南的方向,會看到一間很復古的星巴克,但是復古牆面大約只有3層樓,上面就恢復成一般電梯大樓的樣子,這裡就是星巴克的保安門市。

保安門市是我們這趟行程的其中一站,經過前面說的甘州街製茶區,再經過大稻埕教堂,一路往北走,就會來到這間星巴克。

帶路人要我們站在保安街對面,仔細看在星巴克上面的雕花,要我們猜,這個舊址以前在做什麼?

看一下牆面,牆面上有兩隻蜜蜂,中間寫著「T.B」兩個英文字,再往上一點,有兩顆鳳梨,鳳梨中間有一個泰字,原來這棟建築以前是做跟鳳梨有關的產業。這一棟就是「鳳梨大王」葉金塗的古宅。

葉金塗出生於1882年,原本跟著家裡務農,在1911年的時候來到大稻埕,開設了金泰亨商行,開始做鳳梨罐頭。

現在在網路上搜尋金泰亨商行的鳳梨罐頭,還可以看到包裝上是印有英文字,就可以知道當時葉金塗做的鳳梨罐頭,是外銷到海外的,他也因此透過鳳梨致富。

葉金塗致富之後,約在1962年,在現在星巴克保安門市的位置,蓋了一棟3層樓的巴洛克式建築。

這棟3層樓房目前已經超過100歲,在30年代,3層樓已經算是高樓了,還有人說,這一棟大樓是本島建築術的一大進步。

這棟古宅的外觀宏偉,雕飾線條華麗,聽說當時在3樓還有假山假水,與種滿菊花的庭院,如果庭院裡的花開了,葉金塗還會開放讓左鄰右舍進來參觀。

現在從保安街上看過去,2樓的樓面是一大片玻璃,玻璃上印有星巴克的 Logo。

帶路人說,其實那邊原本沒有玻璃,而是有個類似陽台的女兒牆連通道,當時,葉金塗還會邀請戲班子,在這個連通道表演給別人看。

另外分享一個民間說法,我們現在會在喪禮上擺設罐頭塔,據說就是因為鳳梨王葉金塗,他過世的時候,家族在大稻埕陳設白布吊旗,並擺滿鳳梨罐頭塔作為祭品,所以後來民間喪禮都跟著擺設罐頭塔。

現在葉金塗古宅本身,已經被建商通通打掉了,只剩下靠保安街這面牆,這才是當時留下來的歷史性建物。

其實就在葉金塗過世之後,他的家人就都移民到海外,沒有人留下來,這個豪華的古宅就租來租去,曾經租給醫院、報社,甚至酒家,還有一度沒有人承租,年久失修,最後還變成遊民聚集地。

1997年,重慶北路開始變成台北市很重要的發展地段,有建商看上這塊地,想要把這個古宅打掉、蓋大樓、賺大錢。

但這樣這棟百年古蹟就要被打掉,而且後代子孫都在國外,可能也無所謂,甚至把這塊地賣掉,還可以大賺一筆。

最後是靠著政府單位的介入,在屋主跟建商之間協調了非常多次,最後才決定以獎勵容積還有補助修復的方式,保留葉金塗古宅的外觀,同時又不阻礙建商蓋大樓。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重慶北路這一面,其實是建商自己找回當時的老師傅,仿照保安街那面牆所新蓋的,真正的歷史性建物,只有保安街那面牆而已。

而這棟新的大樓就取名為「北福大稻埕」,也是台北市第一間歷史建物飯店。

1930年代的葉金塗古宅,找到與現在的方式融合下來了,雖然不完整,但至少保留著它美麗的一面。

有些歷史留下來的建築物,因為有了愛護,或是不管哪一代人重複使用著它,它們也就成了這個城市的有機物,跟著時代一起成長。

我們這趟旅程的最後一站「大稻埕慈聖宮」,就是最好的證明。

大稻埕慈聖宮:為新時代提供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慈聖宮廟前有兩座大樹,他們像一個天然的屋頂,伸出長長的枝葉,幫廣場前的用餐人們,遮蔽正中午的太陽。有時候吃飯吃到一半,一陣風吹來,還會有葉子掉到桌面上,可能不小心就會吃到葉子。

慈聖宮前面一排的小吃攤,應該都有十幾年以上了,豬腳麵線、魩仔魚炒飯、海產店快炒或是原汁排骨湯,每一攤都好吃的要命。

在慈聖宮吃飯,沒有人在跟你客氣,正中午大白天的,每一桌一定都有好幾罐玻璃裝的台啤,叔叔阿姨們大聲聊天,講孩子、聊八卦。

在這裡,沒有用餐禮儀,只有滿到不行的人情味,偶爾還看到醉到走不動的常客,被別人攙扶著離開。

大稻埕慈聖宮前的小吃攤。敏迪提供

大稻埕慈聖宮前的小吃攤。敏迪提供

慈聖宮廣場的可愛貓貓狗狗,喜歡遊走在每桌之間,吃飯吃到一半的時候,你會發現旁邊有一雙殷殷期盼的眼神,炙熱的盯著你,希望你拿排骨湯的骨頭給他吃。

在慈聖宮前自由自在活動的貓。敏迪提供

在慈聖宮前自由自在活動的貓。敏迪提供

描述了這麼多,看得出慈聖宮的生命力了吧!但慈聖宮可是比大稻埕教堂、葉金塗古宅還要老。

它最一開始,是1864年,蓋在迪化街跟民生西路口的,後來日治時期才搬到了現在的位置。雖然年代久遠,但它卻是目前保存最好的古蹟,也和當地居民產生了最深、最深的連結。

大稻埕慈聖宮。敏迪提供

大稻埕慈聖宮。敏迪提供

賦予老屋新意義 找到與城市一同前進方式

我心裡一直有個矛盾解不開,我喜歡古蹟,也覺得古蹟應該就是要好好的被保存,因為對我而言,時間是最難累積的寶藏。

你可以花很多的錢蓋豪宅,也可以從歐洲運來稀奇古怪的大理石做裝潢,但是唯有時間,是無法花錢取得的。

可是有時候,看著這些百年建築或是古宅,想著想著,它們的確是不適合這個年代的生活方式了。

而它們的後代,也不見得想要活在這麼舊的房子裡,更糟糕的是,它們可能會阻礙的這個城市的進步,那我們還需要原封不動地保存它們嗎?

帶路人老師聽到我的問題,思考了一下後,給我一個不用擔心的笑容,她說:

「如果時間拉長一點來看,我覺得消逝是必然的,人也是。所以留住物體也不是唯一的方式,物體是我們可以憑藉想念、追思,但物體如果是死的,它就只會留在那個時間點。」

帶路老師接著說:「其實路上有很多建築物絕對不是只停留在過去,一定是後來的人,加上當時那個時代的東西上去。現代人在這個時代使用它,也把它賦予新的狀態和意義,如果要說消失這件事,物體終究是會消失的。」

我想起慈聖宮前的吵雜聲,還有坐在星巴克保安門市裡頭喝著咖啡、透過那面玻璃窗,往外看的人,以及大稻埕教堂裡面誠心禱告的信徒們。

就像帶路人老師說的:「歷史不會只留在具體的建築物上,歷史是靠著現代的人們去認識、去體會、去傳唱。」

所以,來大稻埕散散步吧,你會發現,歷史,正用不同的面貌,和這個城市一起說台灣的故事。

延伸閱讀

敏迪散步 敏迪散步

敏迪散步

Podcast 頻道

由國際新聞 Podcast 頻道《敏迪選讀》所開的新節目,探訪台灣各個角落,認識這塊土地的故事。希望在這艱困的疫情下,讓大家回頭認識自己生長的這片土地,也讓無法回家的旅人們,在他鄉,也能回味台灣的故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