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日常對自己的5個提問 親師生一起練習情緒覺察

近年來青少年憂鬱的比例逐年升高,青少年自傷、自殺的人數也逐年攀升,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素造成這樣的現象?教育工作者和父母親又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憾事發生?平時我們就應該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情緒覺察與壓力調適的能力,幫助他們有足夠的能力面對生活當中的困難與挑戰。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其實我們與死亡的距離比我們理解的還更靠近。大人平時就應該關注孩子身心健康的議題,這樣才有機會防範未然。

成長中的孩子面對的不外乎是生活的壓力,而最主要的壓力來源有和父母親及師長的互動、自己的學習挫折以及人際互動的阻礙。這些問題若沒有適時的排解,壓力就會持續積累,有可能一發不可收拾。

當然孩子陷入絕望時,很有可能產生一連串的身心症狀,開始逃避學習,出現拒學或懼學的現象。如果沒有妥善的處理與調適,身心狀況持續惡化,就很有可能出現自傷與自殺的念頭與行動。

喬伊納(Thomas Joiner)的人際自殺論提到兩大打擊,一個是受挫的歸屬感(thwarted belonglingness),另一個是自覺無能(perceived burdensomeness)。

歸屬感主要包含「與他人互動」和「感覺被關懷」兩種成分,通常自殺者的人際關係常呈現不愉快、不穩定、不夠頻繁、且沒有親密感,在生活中感受不到與他人的聯結或關懷。

受挫的歸屬感來自寂寞與缺乏關懷,強化寂寞的因子有孤單、季節變化(春天為自殺旺季)、缺乏支持或是破碎家庭。缺乏關懷的常見因子是社交退縮、獨居、家暴、受虐或家庭紛爭自覺無能則認為自己是他人負擔,並且無法改變這個狀態,只有死亡才能解決問題。

自覺無能包含自責和自恨兩個因子。加重自責的因子有家庭變故、生病,認為自己是多餘的,應該被犧牲的,同時堅信自己是家中負擔。加重自恨的因子有自卑、自疚與感到羞恥和煩躁。

而自殺者的心理狀態通常是感覺挫敗、無處可逃而且沒有方法解決。他們的思考偏向二元化,對自己與他人的評價不是全好就是全壞,對於事情的看法只有絕對的對錯,認為一切只有黑白,沒有界於中間的灰色地帶。

認知僵化、喪失解決問題能力,感覺外界環境的刺激是僵化的,沒有能力去辨認與處理問題,認知固定且沒有彈性。有時候以會出現記憶形式障礙:自殺者在處理過去記憶時會呈現出模糊與簡化的狀態,因此對於其問題解決能力造成阻礙。

避免讓孩子陷入絕望,防範孩子落入習得無助!我們有什麼武器能對抗習得的無助?

給孩子對抗習得無助的4大武器

刻意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創造允許孩子犯錯的環境珍視錯誤的經驗培養孩子成長型的思維,是大人可以給孩子最好的4項武器。

當孩子犯錯時,大人的態度很重要,懲罰與責罵只是所有後果的一種,運用行為的自然後果與邏輯後果幫助孩子重塑行為。此外,大人也可以透過認知訓練,教出樂觀的孩子。

永久性、普遍性與個別性3個面向可以幫助我們檢視孩子是樂觀的人還是悲觀的人。

通常,樂觀的人會對於好事有永久性的解釋,對於壞事有暫時性的解釋,悲觀者則相反;樂觀的人認為該事會發生是普遍的,對於壞事有特定性的解釋,悲觀者則恰好相反。

樂觀的人會對於事情成功歸之在己,事情失敗時除了檢討自我也會注意是否還有其他外在因素,悲觀的人失敗時多半選擇歸咎於自己。

此外,我們可以試著應用 Ellis 的理情治療模式幫助孩子進行認知調適,舉例來說,雖然 A 事件引發了 C 情緒,但是我們對該事件的解釋信念 B 才是真正影響情緒的關鍵。找出與挫折經驗有關的非理性經驗,再用較合理的想法取代,以認知改變情緒及行為反應。

簡單的說,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讓孩子練習在事情發生後,透過認知的改變進行情緒與行為的調適。

這樣說,不代表要否定孩子的情緒,事情發生後第一時間的反應和情緒是自然的,情緒本身應該是中性的,沒有所謂正向情緒與負向情緒,當我們認為情緒有正負向的區別,就很有可能無意識的壓力情緒,無論生氣、傷心、難過、沮喪這些都是人自然的情緒反應。

在面對孩子的情緒行為時,我們要把情緒與行為分開來看。情緒是中性的,行為才有正向與負向的區別。生氣不代表一定要罵人、打人或是破壞,孩子需要學習如何排解自己的情緒,但最重要的第一步是接納自己的情緒,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生氣。

親師生都該自問的5個情緒覺察提問

除了非認知能力的培養外,大人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情緒素養。情緒素養指的就是社會與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內涵包含認識自我、理解他人與解決問題3個層次,當孩子持續投入社會與情緒學習,對於自身情緒和壓力調節就會有更好的掌握。而改變從覺察開始,平時就讓孩子練習自我覺察。

藉由日常生活事件,引導孩子進行覺察的練習,平時就讓孩子養成習慣問自己:

  • 我的感受如何?
  • 我的想法如何?
  • 這些感受從何而來?
  • 為什麼我會這樣想?
  • 為什麼我會這樣做?

當這樣的自我對話成為習慣,覺察的能力就內化了。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不要輕忽孩子所承受的壓力。

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平時要練習打群架,撐出一張網把可能正在墜落中的孩子接住。其實我們的大環境還是很容易不小心壓迫孩子,因為情緒常是不可預期的,情緒的表現也可能為環境帶來擾動,面對孩子的情緒時,覺察、對話與梳理這是每一位大人每一天都可以做的事。

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輕忽自己的影響力,每一個人一點點的努力都有機會帶來改變!輔導工作絕對不只是輔導老師和心理師的責任。

SEL 社會情緒學習教師研習活動

教師在職期間,除了每年應依規定完成時數認證,老師們也能針對自己想精進的需求選擇教師研習。翻轉教育也邀請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創會理事長楊俐容講談「教師的情緒敏銳度練習:SEL素養入門課」

教師的情緒敏銳度練習:SEL素養入門課

  • SEL研習|教師的情緒敏銳度練習:SEL素養入門課
    講者:楊俐容
  • 影片回放:點我

    一堂給教育工作者的情緒敏銳度練習課,幫助老師提升SEL(社會情緒學習)素養。課程中將透過情緒的覺察與理解,以及提供日常練習的工具,增進教師安頓自我情緒的知能,進而能陪伴、引導學生管理情緒,拆除班級中潛在的情緒地雷。

    *本次活動當天填寫表單即可申請1.5小時教師研習時數。

《翻轉教育》除了關注情緒教育的發展,也提供老師們教學經驗和教學資源分享。歡迎加入翻轉教育365,無限暢讀所有文章、無限次下載教學資源,並享有免費報名「翻轉教育365研習活動」每年至少6場線上研習資格。

延伸閱讀

曲智鑛 曲智鑛

曲智鑛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創辦人。現為臺灣特殊教育工作推廣協會理事長/臺北市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副塾長。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輔系/師大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學生事務組碩士/師大特殊教育博士班進修中。曾獲GHF教育創新學人獎、關鍵評論網教育領域未來大人物、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 。出版《不孤單,一起走:曲智鑛的教育思索》、《曲老師的情緒素養課:在生活中教出孩子的高情商與好品格》等書。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