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政策發布5年!台師大教授林子斌揭教學現場5大亂象

蔡英文總統喊出「雙語國家」口號後,多校為求招生,未準備好就搶掛雙語牌。如今政策發布滿5年,教學現場出現哪些問題?哪一科最不適合雙語教學?如何適切評量雙語教學成效?長期投入雙語教學第一線的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提出觀察與建議。

雙語政策上路5年湧現5大亂象,恐損害學生學習品質。圖為雙語教育成果發表會示意圖。楊煥世攝

雙語政策上路5年湧現5大亂象,恐損害學生學習品質。圖為雙語教育成果發表會示意圖。楊煥世攝

本文重點摘要

蔡英文總統2017年喊出「雙語國家」口號,教育部當年10月成立「英語推動會」,開始規劃一系列雙語教育政策,目標2030年達1160所國中小教雙語、並設140個高中雙語實驗班。如今政策發布滿5年,曾入200多個中小學班級觀課的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點出5大亂象,擔憂失速的政策損害學習品質。

亂象1:未準備好就上路的「雙語課」,被當作招生大補帖

林子斌同時是教育部「國民中小學部分領域課程雙語教學實施計畫」主持人,坦言計畫內個位數學校還沒準備好,就先搶掛雙語牌。對林子斌而言,「準備好」的定義,是一所學校找到有意願教的正職老師,且校長、相關處室主任投入其中。

在他看來,沒準備好就上路是結構問題。雙語教育政策上路後,縣市政府由上而下要求 KPI;多數家長也想讓孩子學雙語,看見掛牌學校漸增,由下而上向市議員反映「為何別的學區有雙語校,我的沒有?」逼各縣市勤趕進度。

另一方面,少子化也迫使縣市想辦法搶生源,例如某縣市嗅到「雙語」一詞幾乎是招生保證,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將許多教學類別結合雙語,比如「雙語教育的素養導向評量設計與實務」、「雙語補救教學」,後者尤讓林子斌困惑「究竟是要補救雙語,還是用雙語做補救教學?」

林子斌進一步說,若一科用中文教,都需要做補救教學,「那千萬不要再用雙語教孩子了!」此例也顯示,雙語政策在部分縣市局處盲目綁定取向、錯誤解讀、教育部又無明確設定方向的現狀下,「已經歪到不行!」

亂象2:體育、家政課也在考英語單字

評量方式也在追逐 KPI 的氛圍中,背離雙語教育的核心宗旨。曾到200多個班級觀課的林子斌分析,基層學校為佐證一堂課融入英語,常見做法是在體育、家政等雙語課後考單字,恐讓學生更討厭英語。

在他心中,更理想的評量方式,是關注老師能否解決學生困難、能否打造雙語課室環境,而非從學生英語成績檢視成效。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黃建賓攝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黃建賓攝

亂象3:強求每科都用雙語教,恐悖離教育目標

有學校每科都想結合雙語,但林子斌強調,雙語教學絕不適用於每一科。經常被現場老師詢問「哪科適合用雙語教?」的他認為,中小學生閱讀能力日益下滑,他不贊成國文課結合雙語,而是聚焦教好本科,以免學生變得「英文不錯,但中文很弱」。

至於其他科目,能搭配動作、操作的單元,適合用雙語。當英語和肢體語言相互搭配,就算班上有人聽不懂語言,還是可以透過觀察老師動作,來理解學科內容。

他也務實建議,可從難易度來區分雙語教學時機。例如,一科中簡單的單元,可用英文教。或是在涉及判斷部分,用英文教;進到高層次思考時,則改用中文。比如歷史課上,老師用英文描述外國史演變,接著帶學生改用中文討論歷史事件對社會帶來的影響。

亂象4:校內組教師社群迎戰雙語,英語教師淪翻譯機

好的雙語教學,仰賴完整的校內教師備課社群。林子斌建議,一校籌組教師社群,至少要有一個英語、英文專科老師參與其中,目的是協助各科老師了解學生英語程度。一社群可囊括相近領域的老師,且不要讓一個英語老師參與太多社群,以免負擔過重。

「千萬不要把英語老師當翻譯機!」談到對雙語教師社群運作的觀察,林子斌強調,學科老師才是雙語教案的主要負責人,英語老師只負責提供資訊和諮詢,不應肩負把教案「中翻英」任務。

讓英語與學科老師順利合作,也是一大挑戰。新北市樟樹國際實創高中校長陳浩然回顧,他宣布在校內推動「專業英文」課程,讓高職各科學生學會專業技術、器材的英語單字時,一方面英語老師不懂各群科專業名詞的英文;另一方面,多數技職專業群科老師更是兩手一攤,「我就技職出身,哪懂英文?」雙方都有障礙。

樟樹實中把這兩批人馬聚集起來培訓。老師們白天得上正課,只能運用平日晚上和週末研習,陳浩然直說參與者「臉色確實不好看」,但他堅持運用校長的職權,把英文和專業老師召集到同一會議進修、備課,自己也親身參與主持,展現決心,終於促成雙方理解、互助,如今已養成10名雙語教師,並開發出英文老師為主、專業群科老師參與共備的技職雙語課程。

亂象5:雙語師培一國多制,在職培訓彈性不足

除了各校自辦的增能,教育部也為在職教師開設雙語培訓課程。林子斌認為上課內容不夠彈性,一律教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教學法,沒有兼顧 EMI(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全英語授課)等其他取徑。

職前培育則相反。國內目前有17所大專校院開設雙語職前培育學程,林子斌分析,各校課程形同「一國多制」,比如有學校開 「雙語教學概論」,介紹不同雙語教育取徑,另一校則是用雙語教「教育概論」,等於是兼用中文和英文,教傳統的教育理論課。

此外,雙語職前培育學程只含10學分,林子斌建議,5成修課時間都應該讓學生去觀課、練習寫教案,而不是坐在教室學理論。師培教授教課前,去國外取經、觀課或參加培訓,才能提升師培生實戰力。

對此,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司長武曉霞表示,基於大學自主,政府盼給各師培大學更多彈性,規劃自己的課程。她相信在台北和屏東、用雙語教數學或藝術,都得採不一樣的教法。容許彈性的師資培育系統,才能滿足「對準學生需求」的一致目標。(責任編輯:實習編輯莊蕙慈)

雙語教學研習+資源推薦

教師在職期間,除了每年應依規定完成時數認證,老師們也能針對自己想精進的需求選擇教師研習。翻轉教育也邀請台灣雙語教育師資培育舵手——臺師大副教務長林子斌教授,與國小教師劉學蕙老師一同講談雙語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歡迎一同線上共襄盛舉

雙語研習:教出雙語力-雙語課程設計與實踐

推薦觀看回放影片:教師線上研習「教出雙語力-雙語課程設計與實踐」 講者:臺師大副教務長/臺灣雙語教育師資培育舵手林子斌、桃園市文化國小教師劉學蕙

>>【雙語教育】情緒觀測站!認識正向與負向情緒

雙語教育1

運用語詞分類的互動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實作中學會情緒語詞的字彙,豐富語言用字。再利用生活情境提問,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情緒反應後,利用小組分享討論,察覺與辨識他人情緒,進而學習到正向思考可以轉向正向情緒發展。

>>雙語教學 CLIL 教案範例:雙語自然探究學習單

雙語教育2

以學科內容和語言整合學習(CLIL)為理論架構,並將英語融入自然領域,結合閱讀理解策略和 PBL 專題式學習融入於課程設計中。並緊扣 5E 關鍵能力精神:參與力(Engage)、探索力(Explore)、解釋力(Explain)、精緻力(Elaborate),以及評鑑力(Evaluate),期望學生可以在雙語課程中,培養出多元關鍵能力!

>>【雙語體育課範例】實用句型清單!用英語做暖身操,認識身體部位

雙語教育3

此教學資源包含張庭蓁的體操課程活動設計,以及包含暖身、雙語體育課堂上常用的英語句型整理,並列出在課程中使用英語的九大時機。這些句型若能搭配動作手勢,學生將能更清楚的了解老師所表達的涵義。

《翻轉教育》除了關注雙語教育政策的最新資訊,也提供教學現場老師們的教學經驗分享。歡迎加入翻轉教育365,無限暢讀所有文章、無限次下載教學資源,並享有免費報名「翻轉教育365研習活動」每年至少6場線上研習資格。

延伸閱讀

潘乃欣 潘乃欣

潘乃欣

親子天下記者

資深記者。分類控。希望教育能將每個人放進合適的角色、舞台,或創造獨特的分類,進而喜歡自己的樣子。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