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台灣前總經理簡立峰:師長攜手改變,讓孩子成為未來所需的人才

要如何培養未來所需的人才?他們又該具備哪些能力?《翻轉教育》專訪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從未來產業發展和108課綱回看教育,並提出師長需做出的改變,讓未來人人都能是人才。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教育是要讓全班每個人都第一名。邱劍英攝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教育是要讓全班每個人都第一名。邱劍英攝

本文重點摘要

2022教育年會|為幸福而教
9/23 上午 簡立峰演講主題「看見多元智能、人人都是人才」座談會  報名請點此

少子化浪潮席捲台灣。小一新生人數已經從70年代的40萬名,到2021年只剩一半21萬名,國發會推估,50年後會再少一半。人口愈來愈少,每一個孩子都是寶,都必須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台灣未來的人才該具備哪些能力?應該如何培養?父母、老師該如何調整改變?《翻轉教育》專訪 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現任沛星 Appier 互動科技、iKala 董事簡立峰,從未來產業發展,回看教育,建議父母、老師都要改變,才能培養出未來台灣人才。以下是專訪精華摘錄:

未來台灣需要兩種人才:全球型和技師型

未來台灣需要的兩種人才發展很兩極,數位時代有一群人是可以跟土地脫鉤的,這種是屬於全球型人才,在台灣就可以接國外很好的工作,遠距上班。新冠疫情之後更明顯,不管是不是少子化。他們就需要語言能力跟數位能力,數位能力不是一定要寫程式,而是要透過數位工具來表達自己,或者透過數位工具來學習。這種我們說具有移動力的人,大約佔1成。

另外一種技師型人才,是跟土地的發展綁在一起的。未來台灣的發展不論好壞,他們都會留在台灣。未來要發展物理、化學等需要知識型人才,可以從全世界取得,但技術型的, 譬如說你水電瓦斯壞了沒人修,你不能叫人家飛過來,這種屬於跟生活在一起的技師型人才,就會變成越來越重要。

但我們的技職教育被嚴重忽略,60歲這一代的所謂的木匠師傅、水泥工這些技師們,他們是師徒制,跟師傅學的,不是在學校學的。台灣在70年代有高職高工這一個體系,但被社會上士大夫的價值觀忽略掉了。

在我這個年齡層可以唸大學的學生是很少的(大概是42萬人中只有2萬人),也就是說我這一代的爸爸媽媽們,95%沒有唸大學,所以他們希望他們孩子走大學路線,因此不管政府做什麼努力,技職體系被瓦解掉,就會造成很大的一個缺口,而這個缺口只會越來越大。

技師型人才著重動手做的能力,要手作、客製化、本地化的東西,它不是可以輸入的,也不可以用買的。譬如你家裡要裝潢、要客製化,需要一個木工師傅進到家裡來,而不是買一個傢具。我發現整個台灣社會面比較沒有強調這一塊,太強調知識型人才。(延伸閱讀:4大考量,選擇技職教育也能掌握優勢

108課綱:從培養製造業人才,到培養創意人才

台灣人口會越來越少,不能支撐需要大量人力的製造業。我們應該學北歐知識型產業,每一個孩子都是寶,把人利用到最少,否則只能成為有人口紅利的國家,我們不需要再為製造業培養人才了。台灣108課綱的翻轉,某種程度也是將培養製造業人才的教育轉型,讓每一個人都是多元人才,都是創意人才。

過去的教育體制重考試,有一個最重要的叫標準答案, 就是題目、答案、題目、答案,答案在四個中選一個,或者你填一個標準答案。在小學的時候可以要求多一點標準答案,後來要愈來愈少,到研究所就不應該再出現,因為研究沒有像罐頭工廠這樣的東西。

我們一直認為能給出對的答案,叫學習成功。如果孩子是靠記憶力、靠服從學會這個答案,那離開校園之後,他的釣魚竿便沒辦法帶走。

取代標準答案的教育,就需要問答式的學習,或者 Project(專題)式學習,讓學生去探索、尋找題目,老師則是引導學生尋找題目,這過程不一定有標準答案,而是一個相對好的答案。

這很接近真實世界,你要說服別人你的答案比較好,或者你的題目比較重要,就會形成思辨的過程。去尋找、探究,學習互動跟溝通,之後去說服,最後是信賴,人生就是不斷在尋找問題、不斷在說服別人、跟別人溝通。但這些今天校園都沒有教。

要培養未來人才,其實老師和家長要做最大的改變。

老師的目標應該是要讓一個班能有「30個第一」

我在校園實際接觸到的老師,也都很努力在接受新的工具、新的方法,老師也在探索,但老師的困難在於學生給老師的回饋不夠強,大家都把教育當成是一個神聖的責任,覺得老師應該無怨無悔的付出。

回饋不夠強還是來自於我們希望成績好這件事情。我常常說台灣好可憐,因為全台灣每次考試只有一個人成績好,其他人都不好,因為我們是同一個命題,有相同的標準答案,所以考試就只有第一名跟最後一名。我們的社會上把第一跟唯一擺在一起,大家都挫折,但如果翻轉教育,變成是每一個人出的題目都不同,那麼這個班上30個小孩,是不是也可以有30個第一呢?

要翻轉這觀念,就像在一個組織裡頭,我要帶30個人成功,不能設計一個機制只有1個第一,讓另外29個人都挫折。適性教學就是有多元的目標、多元的學習方式,就能產生30個第一。

家長不是帶小孩給老師看病,而是跟著孩子一起學

在這個數位時代談翻轉教育,家庭會比學校重要太多太多,因為孩子的學習時間點不只是從進到校園到離開校園那一段時間,學習的時間點是張開眼睛的任何時候

家庭的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對小孩的幫助就很大,提早在幼兒教育時,就納進很多探索的能力。家長要自己先有興趣,先有探索能力,才能帶領孩子。

家長們是不是也可以試試看,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自己來重學一次,也去嘗試一些新的方法,最重要不是方法好壞,就是一種探索,讓小孩子發現,媽媽爸爸在看事情,每一件事情有3種看法,而不是一成不變。

少子化是台灣觀點,全球化是整個地球,另外一個是數位化,這3件事情下,未來孩子就是要迎向前去。我們要訓練讓孩子更勇敢一點點、更大器一點點。未來人才要去擁抱、而不是逃離那個全球化。

我想給家長的邏輯就是,記住自己還在成長階段。我們小時候的學習過程是,別人給我們的方法、別人給我們的環境,但我們經過2、30年的生活努力,職場的訓練跟教育,我們應該懂得去買更好的服務,買更好的東西。學習跟教育我們應該用點心,去取得更合適的方法,幫自己也是幫小孩。

家長只要在這個過程幫自己,才會有能力去幫你的小孩,否則家長就變成說,我不用負責任,我不用學習,只要請學校老師幫我小孩做處理,那叫看病,而不是學習。學習,家長一定有參與。

延伸閱讀

賓靜蓀 賓靜蓀

賓靜蓀

親子天下記者

曾在不同國家生活,喜歡觀察世界各地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教育,期許自己成為台灣和世界間的一座橋樑。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