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菁:重視「自我」的年輕世代,不代表具備「自我照顧」能力

【李淑菁專欄】缺乏「自我」的中高齡世代,所謂的「自我」是在關係之間、責任之後,才有機會出現,新世代的孩子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凡事以「自己」為前提,卻不知道如何好好的照顧自己,這中間欠缺什麼樣的關鍵能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 習慣性「照護他人」,反而容易缺乏「自我」
  • 從「我是誰」開始的自信心
  • 成為獨立公民:培養自我照顧與日常生活技能

在大學現場,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學生徹夜打電動、玩手機,隔天一大早要上課,平常最常吃炸雞、漢堡、手搖飲,同時還要塞好幾顆家人準備的維他命。有的很辛苦修了雙主修、輔系跟學程,堅持「小朋友才做選擇,我全都要!」聊到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卻也不清楚。有學生剛看完中醫,急急忙忙拿著一杯冰的手搖飲進到辦公室。我說:「你吃中藥,又一直喝冰的,這樣沒用啦!」

類似這樣的矛盾,正在一點一滴蠶食年輕學子的身心健康。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365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李淑菁 李淑菁

李淑菁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社會學博士,曾任自由時報財經記者、NPO工作者、松山家商夜間部社會科教師,現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