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對自主學習計畫沒把握,該放棄,還是硬著頭皮做完?

在1111擔任學生職涯發展顧問的陳坤平與學霸藝人黃豪平在自主學習的直播課,談到許多學生提的問題都是關於「高一時原本鎖定的自主學習計畫該不該作廢」,對此陳坤平這樣回答。

陳坤平提供

陳坤平提供

昨天的自主學習直播課上,有兩位學生提了問題。其一是:「我的自學主題是經營IG穿搭帳;如果一開始就覺得會失敗,那我該放棄,還是硬著頭皮做下去?」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我高一鎖定中醫系,但因為成績而轉往生醫工程,原計畫是否就廢了?我該怎麼辦?」

這些問題都能用一句話搞定,但我跟豪平還是答好答滿,第一題針對IG的經營思維,第二題用共通素養與能力,與從產業找交集的角度解了題。問題不難,但卻引人深思:我們的高中生對自主學習的想法,居然是放棄/硬做二選一,而非試錯/修正/進化變更好,為什麼?

是一直以來的是非/選擇題考試,塑造了這種思維?還是文化使然,讓對分數沒直接幫助的事物,都顯得沒價值?也許都是;但我認為更核心的點,在於『引導者的族群太單一』。

是什麼讓學生想放棄自主學習計畫?

放眼現在的臺灣,誰在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對大多數學生而言,除了老師、還是老師。但自學主題包山包海、變化無窮,老師就算拼了命、又能懂多少?更現實的是,老師很少阿;上週,一位輔導老師跟我說「我很想一對一輔導學生,但我有6,700個學生欸!怎麼可能?」

拉回開頭的問題,只要這位經營IG穿搭帳的學生,能問到任何一位略懂IG經營的人,雖未必能多紅,但至少都會得到具體的策略跟建議,而非放棄或硬做。現在的社會,懂社群經營的人還少嗎?輔導學生完成計畫,也用不著公司老闆或社群大師嘛。

只不過這些人很難進入校園,校園的門關越緊,老師們的壓力越大、自主學習成功的可能性越小;這事顯而易見,但遺憾的是,政策似乎難以跟上。

自主學習課有效益嗎?

而每週一次的自主學習課,真的有效益嗎?同學們都用自學課做什麼,這我不確定,我確定的是「學習,非常需要學習」。

如果你看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計畫書,一定能懂我在說什麼,很多只是心得報告,稱不上學習計劃;擬定主題、羅列目標、安排時程⋯⋯這些事看似簡單,實則不然,對於從小課表就被排好好的學生就更難。但全台有10萬高中生,大多數都要自主學習,能系統化教他們的老師,到底有多少?

有次跟一位做師培的教授談話,他說「每位老師都該創業看看」,因為創業就是個巨大的自主學習計畫啊!定主題、列目標、排時程、找資源⋯⋯都是玩真的,也需要運用跨領域的知識來解決問題。若學生能用創業的概念來做自主學習,相信在知識、技能、態度上,都會有肉眼可見的成長;遇到困難時,也會有更積極的角度找出路,大學不就是要找這樣的人才嗎? 

我仍然認為新課綱是好的、學習歷程檔案、自主學習也都很好,但教育資源真的需要跟上;最輕鬆的方法,其實是打開校門、導入社會上的專業者來輔導學生(線上也無妨),而非只是入校做單堂式的生涯講座。

改革之路還長,期望台灣的學生們,很快能從放棄/硬做間掙脫,享受學習的樂趣。

延伸閱讀

陳坤平 陳坤平

陳坤平

WeTeach 教育平台

1111學生職涯發展顧問、WeTeach探索教育平臺創辦人、親子天下【用IG思維,做自己的學涯設計師】作者、Snapask學習歷程講師;多至全臺各校演講、專長為108課綱、學習歷程、科系探索、生涯設計、SDG與設計思考。

WeTeach Facebook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