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熱忱,準時就是遲到」實驗學校的影像課 讓他看見體制外的潛能與熱情

回台教書最不習慣的,就是問有沒有問題時,台下的一片死寂。但葉宗軒在因緣際會下,來到成立不久的影視實驗學校教課,讓他看見實驗教室與體制內的不同。學生們一感興趣就會全力以赴的態度,也激發了葉宗軒的熱情。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小曲折的求學經驗(以前我母親最常聽到老師的一句話是:你的孩子沒辦法在台灣教育體制內存活),使得我在碩士畢業後,對投入藝術教育有股熱情跟動力。

回台後,因緣際會下,來到了剛成立不久的影視實驗學校教課(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 Taipei Media School,以下簡稱 TMS),教授高中生電影、影像製作等課程。

在 TMS 授課的同時,我也在大學開課(還有拍攝……所謂的斜槓人生啊),但特別的是,相比在大學教課,實驗學校的課程總是讓我花費更多的能量與心力準備。

會有這樣的差異,很大一部分來自與學生的互動跟學習態度。在一般體制學校,學生會出席,動力來自「點名」;會繳交作業,時常基於「分數與學分」。但在實驗學校就不一樣了,他們不在乎出缺席,也不管成績高低,如果對主題沒興趣,他們的身影就會消失在課堂之中。反之,一但他們有了「興趣」,就會全力以赴,不論花出的時間為何。

有熱忱,準時就是遲到

而也是這態度,激發了與當時 TMS 學生們一同上課、學習的熱情。高二的影像課,課程從電影史、影像美學一路延伸的電影製作與個人創作。時常,同樣的主題,跟大學課程比起來,在實驗學校反而要準備更多的教材,因為學生們有更多的激盪討論。

在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School)時,很大的震撼來自同學們上課時的參與程度,課堂沒有點過名,但沒有人遲到過(校長名言:On Time Is Late,準時就是遲到),課堂上總是充滿同學與老師們的來回激盪(有時甚至更像吵架與質疑)。在這些激辯的背後,是大家對於課程的在乎與熱情,來回的對答,時常激發更多學習想像。

回台教書,最不習慣的,就是每次在台上問同學:「大家有沒有問題」時,台下的一片死寂。好像深怕問了問題會被笑,或是被另眼看待般,然後下課鐘一響,就跑來講台前害羞的說:「老師……我可以問問題嗎?」。

回想過往學習歷程,身為「問題兒童」的我,總是有個十萬個為什麼,在國小國中,時常被老師制止「舉手提問」,這樣的個性,到了英國,依然很不習慣眼前的課堂狀態……同學們的發言與提問實在太踴躍了!

每週,從中部搭車北上,走進寶藏巖聚落的台北影視實驗學校,面對同學的敢問敢答,總能洗刷旅途的勞累,也讓我看到一點在英國上課時的景象與感動。

(TMS 主任曾經對我說,他被我的課下一跳,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看到他們同學提前到教室等老師上課)

在 TMS 看到熱情,同時看到挑戰。 相對自由的課程安排,考驗著同學的自我要求。曾見識到一位學生的課表,每天早上到晚上10點,密密麻麻的安排著各種課程與學習計畫,學校沒課時,會自己安排線上課程與實習;但同樣的,也有同學一週只有幾堂課,然後逐漸消失在學校生活中。

體制常制約潛能與想像

在實驗學校環境中,學生往往能自由的激發潛能與無限想像,但如回到體制裡,這些特色往往會被大環境制約,而目前缺少實驗大學等延伸單位,也讓這些高中生在日後學習、升學多了許多挑戰,這部分也稍嫌可惜。

影像教育是一個多元與跨領域的實驗場,結合不同藝術形式與美學,同時也需要學員動手實作與實驗,更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自我)的過程。

記得第一學期,在 TMS 出的拍攝作業,其中一位同學跟我說他不知道要拍什麼,他說他每天都在「耍廢」。經過多次討論,我鼓勵他下拍自己的生活,把懶散的狀態拍下來,我跟他說:「要拍的夠廢才行喔!」。

沒想到,他真的很「認真」的把那「耍廢」的日常拍攝下來,不論表現手法或敘事結構,都「廢」到不行,「廢」到非常有特色,並讓我們一探他的思緒與生活狀態(同學拍攝他一天的日常,並捕捉他對生活的看法與耍廢的抉擇)。

他的作品,讓我們一探年輕人的心境與狀態,其實耍廢的背後,有非常多的抉擇與思緒,太精彩啦!

還記得,在研究所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當我的指導老師看完劇本後,對我說:「你確定要說什麼了嗎?」(Do you know what you want?),聽到這個問題,我連忙解釋一番,保衛自己的作品。 聽完後,指導教授直視我的雙眼,用和藹的口吻問到:「你有誠實的面對問題嗎?」。面對這句問題,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回答是在假想老師或外界要什麼,而不是面對最深層的問題。(而這也是從小學習慣的學習狀態)

教育是「好好面對自己」的深層問題

教授接著說:「給你兩個禮拜,好好面對自己。」

接下來的兩星期,是研究所最艱難的一段時期,每天關在房間撰寫劇本,不停自我質疑,嘗試突破框架,並努力誠實的面對自我。

現在回想,這段時期,也是學習過程中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

而在實驗學校(影像課)的課堂中,我看到的是,一群正在「探索自我」道路上的孩子(比我早了好多年!),面對熱情的事物,他們不斷嘗試,不畏未來挑戰。而在他們的作品中,也看到台灣下一代的能量與希望。

延伸閱讀

葉宗軒 葉宗軒

葉宗軒

攝影指導、影像教育

現任逢甲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教於台北影視音學校、世新大學,也是首位畢業於英國國家電影電視學院導演組的台灣人。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