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傻眼要求,老師可以用3方法勇敢、委婉地說「不」

老師可不可以幫我⋯⋯餵學生吃飯?放學後看一下小孩?再代一次課?很難說「不」、自己幾乎要先崩潰了的過來人,教老師們怎麼明確、堅定又不傷感情地說「不」。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老師們面對學生、家長、學校的要求,常常很難拒絕,結果就會出現各種奇怪的要求,像是下課時提醒小孩要喝水、天氣變熱時幫他們脫套頭毛衣;或是要求老師在午餐、空堂、下班後幫忙看顧學生;同事的電腦出問題,要馬上幫他看⋯⋯。

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作家凡尼特(Alex Shevrin Venet)體悟,或許有時難免心軟,也會擔心對方除了自己,不知道還可以跟誰求助,但到最後會變成「每天都像在處理緊急狀況」,也不是辦法。美國網路媒體《教育烏托邦》(Edutopia)整理了她在《無限制的學習》(Unconditional Learning)書中的建議,教老師們也要適時、不傷感情地說「不」,才能把時間與心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避免自己先崩潰了。

第一種情況,坦白直接地說「不」

但是老師們可能會不好意思,所以凡尼特建議,可以說明自己在學校的工作責任並不包括那件事,或是解釋真的不行的原因。

例如,對於同事或行政人員超過自己職責範圍的要求,可以坦誠地說「我現在沒有辦法做」、「我現在的職責是要聚焦在⋯⋯,所以沒有辦法再多做那件事了」。如果是對家長或學生,希望老師幫忙看小孩,也可以清楚地說「我的那段時間得處理事情,沒法讓學生待在這裡」。要是學生一直岔出新的問題,可以解釋「我現在是要教你⋯⋯,所以沒有辦法聊那件事」。

第二種情況,當下有點壓力不好拒絕,可以為自己爭取緩衝的時間

這樣不但可以讓對方再想想他們的要求是否合理,自己也可以想想是否能夠負荷。

例如,對同儕的要求可以反問「可否告訴我這跟我的工作職責間的關係」,或是「我是有興趣,可是現在不確定有沒有時間,可以之後再討論嗎」。如果是學生有額外的要求,則可以回答「我想一下,明天上課時告訴你」、「我問一下校長,這個星期內給你答覆」。

第三種情況,給對方其他建議,也是一種婉拒的方式

凡尼特認為,有時這反而是最好的拒絕方式,而且仍能幫助對方。像是告訴同事「我現在不負責這件事情了,但你可以找⋯⋯」、「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可以建議下次一起找⋯⋯,他們可能知道怎麼幫你」。對學生或家長,則可用以更友善的方式,讓他們不覺得受傷,並且解決問題。例如「我希望有人可以幫你,但是我不是對的人。我來介紹你認識⋯⋯」、「謝謝你信任我,跟我分享這些,只是我幫不上忙,但我幫你跟⋯⋯連上線好嗎」

她也提醒,老師們在心中打定主意,認清自己被賦予的重要任務是什麼,自己的角色也是有極限的,對於其他事情則設下界線,優先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她自己的經驗是,當她不再凡事都接下,不再把自己當成唯一的救世主後,身邊的同事、學生、家長,都變得更能幹、更成功了。

(資料來源:Edutopia

親師溝通急救包:讀人也讀心,拆解溝通衝突地雷

親師溝通急救包

親師溝通急救包:讀人也讀心,拆解溝通衝突地雷。點圖片了解更多

每帶一個班、教學的每一天,老師都可能遇到不同的親師溝通挑戰。開口溝通前,腦中揣測對話發展各種可能,難免感到壓力。《翻轉教育》整理「親師溝通急救包」,內含文章、影片與音檔,精選溝通專家、有經驗教師們的分享,陪老師面對溝通變化題,也安頓自身情緒。

無論你想化解潛在衝突、參考回應範本,或想精進溝通技巧,有效對話建立良好親師關係,給遇到不同溝通情境的你,不同的資源解方》親師溝通急救包:讀人也讀心,拆解溝通衝突地雷

延伸閱讀

黃敦晴 黃敦晴

黃敦晴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特約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