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文淺白還是弱智?課本選材遭批背後,面臨這4大難題

一篇國小課文,被作家張大春批評為「弱智淺語」,代表「國語文教育全面退嬰化」;但也有小二生覺得「這一課很有趣」。國小低年級課文如何在淺白口語化與優美文學性之間拿捏,引起了各界不同的討論......

日前國小國語課本選文引起各界討論,專家們指出,其實國語文教科書的選材,面臨4大難點。shutterstock

日前國小國語課本選文引起各界討論,專家們指出,其實國語文教科書的選材,面臨4大難點。shutterstock

12月初, 選用翰林版國語課文的小二生正好上到第11課《門、鬥大仙》,作家張大春在臉書砲火猛烈抨擊課文是「言不及義的瘋話;也是國語文教育全面退嬰化的證據」。他說,這種文章編入教科書,大家卻好像都覺得無所謂,擔憂「這樣弱智的淺語,只會讓未來的大人及早墮落。」

為此翰林出版社緊急發表聲明指出,因應時代轉變,低年級國語以故事、童詩為主要內容,除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生活化教材內容也符合教學需求,《門、鬥大仙》一課是透過文中兩位主角的故事教孩子認識情緒、將易混淆字和同部件字,以故事詩形式設計成課文,利於識字教學。

「我們認為,世界上沒有完全完美的教材,編寫團隊會持續聆聽教師們的使用意見,不斷精進教材」,翰林出版社這樣強調。

張大春抨擊《門、鬥大仙》課文內容是「言不及義的瘋話;也是國語文教育全面退嬰化的證據」

作家張大春抨擊《門、鬥大仙》課文內容是「言不及義的瘋話;也是國語文教育全面退嬰化的證據」。截自張大春臉書,不雅字眼經馬賽克處理。

課文選材有多難?專家點出4大難題

《親子天下》綜整多位教科書編輯、大學教授和一線教師看法,發現國語文教科書的選材,面臨4大難點:

1.被賦與的目標太多,很難同時達成

長期關注素養與學習的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曾世杰分析,「愈低年級的國語文課文,愈不好寫」,以翰林這篇課文為例,目標生字有「門、悶、問、間、閒、闊、開、閃;鬥、鬧」等,出場的角色則有門大仙、鬥大仙、心大仙、人大仙、日大仙、月大仙等,可以看出主要教學目標是「識字」與「部首」。而把部首、部件相似的漢字放進課文裡,讓學生可以成串習字,這種教學方法叫「集中識字法」,研究結果支持這有助於兒童發現漢字的組字規則,在識字教學上效能佳。

「這樣把集中識字法融入課文,應該是教育部審定國語文教材中第一次,這是值得鼓勵的。但要寫出這樣的教材並不容易」,曾世杰說。

翰林國小國語2上課本

曾世杰指出,《門、鬥大仙》一課將把部首、部件相似的漢字放進課文裡,有助於兒童發現漢字的組字規則。翻攝自翰林國小國語2上課本。

2.除了識字,還要兼具美感與想像力、文學與經典性

從事教科書編寫近二十年的南一書局發言人黃安志則說,依照課綱,國小低年級階段國語文教學目標,在大量識字、累積詞彙,為下一階段的寫作做準備,因此在教科書中,讓學生透過部首、部件的組合,來擴充識字量是很常見的。不過「做為小學課文,除了示範字的結構,在遣詞用句上還可以更講究與更精準,同時有美感與想像力,最好兼具文學性、經典性,足以成為孩子仿寫的範本」,黃安志認為,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出版社在選文時應該更加審慎。

3.兒童識字量有限、課文字數也有規定上限

曾世杰說,國小教科書必須考慮低年級小朋友口語詞彙及識字量有限、注意力短暫、先備經驗不足,而理想中的課文除了教字音、字形、字義,且內容必須是兒童熟悉、覺得有趣、具教育意義。要達成這麼多目標,還只能用極短的篇幅(通常在150字以下)達成,這些對寫課文的人是一大挑戰;如果再要求「文學性」,就難上加難了。

4.易讀又有趣味和知識性,好作品難求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祁立峰則認為,這次國小課文引發熱議,可能是兒童文學作家不如以前多,早期課本常選用作家林良《小太陽》這種童書,或劉墉的小故事大啟示等,應該鼓勵更多作家投入寫給學齡孩童的讀物,就可以從中選出好讀又有趣味的作品,讓小學生在練習生字、生詞的同時,也能讀到一些具有知識性、含金量高的作品。

「有時很好的文學作品,並不適合當成課文」,黃安志表示,兒童文學作品常能激發小朋友的想像力和對文學的興趣,但作家的文字精鍊,兒童往往不易仿寫;而過於口語化的文字若要做為孩子寫作的範本,就得審慎拿捏,它可以當成課外讀物或延伸閱讀,但拿來當課文可能會有疑慮,這些都是編書者不可不考慮再三的地方。

直擊108課綱新課本!小一課本6大改變:雙語、新住民語、美感課本加入

讓孩子愛上學習的課本該長什麼樣子?

第一線教師:教課書功能有限,引導互動才是教學靈魂所在

現行教科書困難與限制重重,但若是不用出版社提供的既定教材,直接改由各校自行選用多元文本,會不會爭議較少呢?曾世杰分析,這樣的做法在理論及法規上可行,但是目前國小老師的任務已經太多,很少能夠完全自行選編教材,所以實務上並不可行。

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也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的翁麗淑則認為,教科書只能是一種媒材,能給學生的有限,通常教師在課堂中引導的互動,才是教學靈魂所在。她進一步分析,引起爭論這課的單元「語文真有趣」,應該是期待學生從課文中看到文字形體變化的趣味,因此集結了很多「門」型的字,而來勸架的「心」、「人」、「日」、「月」也都可以在課文中找到,「如果是我上課,也許會跟孩子們玩文字躲貓貓的遊戲,畢竟華文方塊字在學習的過程中,確實要對字形多一點感覺。」

翁麗淑建議,課文中呈現的情緒、悶氣、勸架、求和……,也可以是課堂中進行的重點,「也許我會讓小孩們自己將生活經驗中的吵架情節補充進來,引導人際互動可能會有的衝突及解決方式」。她說,雖然不滿意現行教科書的內容,但並不覺得這一課內容是退嬰化。「如果真要評論,問題較大的是在趣味的包裝下,傳遞不論道理、只『以和為貴』的八股教條」,翁麗淑說,這恐怕不單單是哪一課的問題,而是教科書普遍都有的狀況。

家住新北市的邱小姐則說,小二的女兒很喜歡《門、鬥大仙》這課,回家主動提及課文很有趣,也弄清楚「鬧」字是由「鬥」、「市」兩個部件組成,不能配上「門」,還邀媽媽一起共讀。邱小姐認為,能讓孩子產生興趣、又記得住生字的課文,在家長眼中應該就是好課文。

翁麗淑樂觀的認為,「當然教科書確實存在許多問題,如果經由這次事件,讓大家願意重新去檢視、反省教學現場呈現了甚麼落伍的價值觀,那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呢!」(責任編輯:陳奕安)

原住民校長伍麗華 編自己課本,首創完整原民教材

課本比珍奶便宜,卻讓家長負擔更重

延伸閱讀

王韻齡 王韻齡

王韻齡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對教育政策觀察、現場故事和人物寫作有極大的熱情,以「一日媒體人,終生媒體人」為榮。

陳盈螢 陳盈螢

陳盈螢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報導教育趨勢、教學策略、人物故事,並樂於跨域交流,盼能在媒體寒冬之中,尋得與世界對話、取得信任的那道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