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研究所還有親師座談會?他們不是小孩子了!

【李淑菁專欄】為何大學、研究所要舉辦親師座談會?在家長眼中,就算已經上大學的孩子仍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忍不住為他們的大學生活操心、各種疑難雜症都想幫他們一手包辦,但是家長可能忘記—他們已經是大人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日前收到一封朋友轉來的信件,內容為調查他校「親師座談會」時間:

各位師長好:

本系預計於X年X月舉辦「XX學系大一新生親師座談會」,介紹本系特色及未來發展方向,希望透過家長與老師的交流與溝通,協助大一新生更加適應大學生活,而擁有愉快又充實的學習生涯….

 朋友剛回台灣進大學任教不久,對於這樣的現象感覺不可思議:大學生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但我們還以「小孩」視之?因此要結合家長一起來「督促」大學生的學習與適應?還是因為有大學開始辦,其他系所紛紛群起效尤?當我收到這封信,帶著些許疑惑貼在群組,才傻眼得知有些研究所也辦理「親師座談會」,有研究生留言:「我媽73歲還在想說她該不會要去吧!」

記得二十多年前進入大學時,我們都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需為自己負責,當時似乎也沒聽過哪個大學有「親師座談會」。小時候的我們,國民教育階段也沒有出現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聯絡簿」,大人們忙著生計,而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約莫十二年前,剛從英國返國進入高教,第一次聽說有大學生的親師座談會,感到非常驚訝,當時有「直升機父母」一詞,猜想親師座談會可能是回應家長的需求而出現,但這幾年觀察下來,可能沒那麼單向度,而跟整體教育競爭、少子女化下的家長情感都有關。

當教育變成服務業

近一、二十年來,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對教育界的影響深遠,教育逐漸質變成服務業,家長們變成「消費者」,因此教育單位要收編的對象成了「家長」,教育人員要收伏的是家長的心,而非作為教育主體的「學生」

隨著「家長」在教育過程的角色逐漸加重,「學習」這件事情已然不再純粹—要學什麼、該學什麼、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如一些私立幼兒園教小小朋友寫字、做算術、學英文,是為了讓家長感覺孩子有在學校「學到」東西一樣,讓家長覺得學費交的有價值,因為「有學到了」,才會繼續甘願的繳錢,殊不知讓小小朋友的提早過度學習,不利於孩子長久全面性發展。

家長與教育單位關係的轉變,也讓教育單位為了求生存而自體轉變,許多的教育安排似乎是為了家長而存在,而非學生本身,這樣的轉變從幼兒園到研究所所在都有。具體來說,許多教育活動的安排或不安排,跟家長的想法或態度關聯很大,同時也是校方如何想像家長需求的呈現。

大學親師座談會協助的不是學生,是家長

我每年接觸許多大一學生,後來慢慢發覺「親師座談會」應該要協助適應的對象其實不是學生,而是家長。有些家長要求孩子只能就讀家裡附近大學;若必須到外地就學,最不適應的其實是家長,宛如進入空巢階段,百般不對勁。「親師座談會」表面上是協助學生適應,對家長的另一層意義可能是提供一個更接近孩子日常的機會,但這可能不見得是孩子所願。

曾參與大學親師座談會,看見學生們一臉不悅的陪同家長特別在周末早起到校,教授們努力的擘劃學生前途大餅,收買家長的心,把學生留在系上;學生百般無聊的在會議室外頭閒晃,讓裡面的「大人們」討論著他/她的生活適應與未來。到了大學階段,其實出席的家長也沒那麼多,約莫只有5–6組人,十分之一。

家長在大學親師座談會提出的問題,可以感受到為人父母無限的關懷,例如:學校在山邊常下雨,是否有烘乾機可用?學生住宿環境可以如何改善?未來出路與發展?這些問題,其實該要讓學生自己開始學著思考、面對與處理,而非再由家長協助提出。

當我們把大學生、研究生當成「孩子」,他/她就只會是「孩子」,永遠有人幫他們安排好。當我們把她們看成「大人」,她們就會有「大人樣」,逐漸長成「負責任的大人」!

很高興有些系所終於停辦親師座談會,開始把學生當「大人」了!

延伸閱讀

李淑菁 李淑菁

李淑菁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英國劍橋大學教育社會學博士,曾任自由時報財經記者、NPO工作者、松山家商夜間部社會科教師,現為政大教育系副教授。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