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記者觀察:小一線上作業AI評分,真能學得好嗎?

教育記者長期針對教育創新深入報導,卻發現面對學習型態轉變,不只家長頭大,不認識AI為何物的孩子更是無助,當孩子抗拒、哭喊「不想學了」的情境發生,更提醒急忙防備停課的大人們:「慢慢來,比較快」。

▲ 小Q是一年級新生,這3週都很期待上學,但回到家面對線上學習平台卻出現排斥、不想學的情形,就在於語音辨識有點「凸槌」。陳盈螢攝

▲ 小Q是一年級新生,這3週都很期待上學,但回到家面對線上學習平台卻出現排斥、不想學的情形,就在於語音辨識有點「凸槌」。陳盈螢攝

「ㄌㄚ ㄌㄚ ㄌㄚ ㄕㄡˇ ㄌㄚ ㄕㄡˇ,」攤開一年級國文第一冊,小Q用食指指著一個個注音符號、對著手機話筒大聲朗誦課文,要讓學習平台上出現「綠燈」,並達到老師的最低要求90分。但眼前的小Q,見著螢幕出現20多次的「黃燈」,手插著腰氣憤難平、滿肚委屈,甚至再也忍不住落下淚:「為什麼媽媽唸得沒多好就有100分,我唸了20遍還是這樣,我真的不想學了⋯⋯」

在旁的堂姊我,雖然也懷疑語音辨識系統的準確性,卻還是鼓勵小Q再嘗試看看,陪著她運用手勢,瞭解輕聲時的節奏稍短、三聲時應把聲調唸得完整。只是我從來沒想過,從程式設計Scratch、麥塊《當個創世神》寫到停課不停學、混成式教學,一路用報導參與教育創新的我,也會和小Q遇上轉換學習形式卡關的時刻。但也謝謝小Q的挫折經驗,給了我3個關於線上學習的省思:

省思1:不迷失炫科技,才能成就孩子學得更好

「翻轉教育」一詞在台灣出現多年,但要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成效的關鍵,絕不止於「形式」轉變而已。印象很深刻,先前採訪北市智慧教育小組成員公民老師陳彥婷提到,「千萬不要覺得資訊融入,就是要做得多花俏的秀給大家看。」目前任教於和平高中的陳彥婷,有20年資訊融入課程的經驗,她特別提醒,科技工具能幫助師生教與學變得更好,才是主要目標。

可惜的是,在小Q初次挑戰線上教學、線上繳交作業時,看見更多的是的小小臉龐的落魄模樣。比照我與小Q相隔10多年的學習經驗,即便課綱不同,我們的學習樣貌卻沒有太大的改變——小Q與我一樣,依舊陷於追求分數、正確解答的迷思之中。差別只在於,我將參考書上的「詳解」奉為學習圭臬,小Q則是看重「人工智能 AI 」評斷,但我們的老師可能礙於教學進度,都忽略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

「當初採用線上教學工具的用意是什麼?」北市永吉國小校長楊政修提到,面對和小Q相似的情境,除了家長可協助排除設備問題,如,麥克風收音、網路穩定度等等外,他也提醒老師使用數位工具時,別忘了不時檢核教學目標為何,避免「為使用而使用」新工具失焦。楊政修說明,老師利用教學輔助工具,應適用於初步幫老師判斷學生的發音情形,再協助孩子唸得標準,而不在於打平時成績。

省思2:別急著使用數位工具,應為孩子裝備AI素養

小Q將 AI 視為唯一正解的認知,家長的3C餵養似乎「功不可沒」。身為數位原住民的小Q滑起平板電腦,熟練的好像螢幕出現的所有字詞她都認得;當他的小腦袋出現十萬個為什麼,第一件事也是模仿大人呼叫「Siri」來解答,平時更喜歡用平板電腦看影片。只是小Q即便很會使用3C,卻不明白 AI 背後的運作、大數據統計等等,只是一廂情願的對它投入感情、把「Siri」當朋友,因而對 3C 科技產生百分之百的信賴感

北市南港國小老師張齡云進行資訊融入教學已超過15年,她的作法便相當值得大人們借鏡。她說,孩子近期因應停課不停學,日益頻繁使用學習平台、科技輔具,卻不見得都認識AI的發展、應用範圍等等。於是,她選擇在這一新學期教學之初,一方面模擬線上教學,一方面也帶孩子認識身邊的 AI,「知道生活中到底有什麼是機器可以幫助我們的,再去學怎麼和機器溝通。」

省思3:線上學習勢在必行,應多鼓勵跨出舒適圈

來到永吉國小,二年級學生排排坐在電腦教室裡,透過螢幕與身處班級教室的老師同步連線,模擬如果停課了,該如何在家線上學習。楊政修表示,新學期開始前後,老師們光是準備線上、線下課程就花費了不少功夫在調整、檢核,「老師們要使用數位工具,可能需要改變教學風格、教案設計變得更精華,還需要拉下臉去增能,務必得要一段時間,」還需要家長、媒體、社會多一份體諒與鼓勵

「老師願意嘗試線上教學是好事,但嘗試過程難免有偏誤,只要願意修正就好,」北市日新國小校長林裕勝坦言,親師生面對線上學習仍處「磨合階段」。但他建議家長,在轉換教學模式的過程中,若觀察到學生使用平台出現 bug(漏洞)的情形,千萬別客氣向學校老師、平台系統端反應,「使用線上教學工具是教學新常態,我們都該抱持正面、積極態度面對,」林裕勝說。

經歷20多遍朗誦挑戰的小Q,聽了大人們的鼓勵,很快的擦乾淚水,回復情緒再挑戰其他作業。問小Q:還會不會在意線上檢測分數?他直率的說:「雖然也想要得100分,可是我覺得堂姐說得有道理,它(辨識系統)好像笨笨的,因為我其實唸得很好。」聽完這番話倒是讓我鬆了一大口氣,開始期待這位被老師評為「精神可嘉」的小Q,能在大人們更有警覺的引導之下,掌握3C、找到自己的學習步調,學得更好。

延伸閱讀

陳盈螢 陳盈螢

陳盈螢

親子天下記者

教育線記者。報導教育趨勢、教學策略、人物故事,並樂於跨域交流,盼能在媒體寒冬之中,尋得與世界對話、取得信任的那道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