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地理奧林匹亞奪佳績 高中生選手們心中的地理課:向大自然學習

今年夏天,台灣選手在東京奧運表現亮眼,全台民眾跟著熱血沸騰。就在與奧運差不多的時間,有一群高中生也走向國際舞台,他們參加「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比的是地理知識。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後簡稱「地理奧匹」)是國際地理聯合會為高中生舉辦的學科知識競賽,...

四位代表台灣出賽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的選手在培訓課堂中用沙子搭配光雕投影機,製作地中海的立體地圖。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提供

四位代表台灣出賽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的選手在培訓課堂中用沙子搭配光雕投影機,製作地中海的立體地圖。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提供

八月剛落幕的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四位台灣高中生選手創下台灣歷年參賽以來的最佳成績。從小對地理充滿興趣的他們,在培訓過程中不僅更加深地理知識,也培養多元能力,更結交到一群同樣熱愛地理的好朋友。走過一趟深刻的地理學習之旅,選手們認為,地理教育能多鼓勵學生走進自然探索,和土地學習。

今年夏天,台灣選手在東京奧運表現亮眼,全台民眾跟著熱血沸騰。就在與奧運差不多的時間,有一群高中生也走向國際舞台,他們參加「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比的是地理知識。

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後簡稱「地理奧匹」)是國際地理聯合會為高中生舉辦的學科知識競賽,測驗內容廣泛,涵蓋如氣候、海洋,與人文地理如文化、人口等知識。

試題共有三大題型且需用英文作答,分別是 MMT(Multimedia Test, 多媒體測驗),選手需利用地理常識判斷正確答案;WRT(Written Response Test, 地理議題申論測驗)則要統整地理知識,回答非選擇題;FWE(Fieldwork Test, 野外實察測驗)需要到戶外實地考察後作答,全方面考驗選手的地理觀。

今年地理奧匹於8月11日到15日舉行,原訂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辦,後因疫情而改為線上進行。台灣選手在這次競賽共獲2金1銀1銅,得牌表現僅次新加坡,在46個參賽國家中排名第二,是台灣自2002年共參賽14次以來的最佳成績。

代表台灣參賽的國手是四位高中生,分別是台中一中蘇子強、師大附中的李適軒,以及台中女中的梅立昀、莊千逸。四位國手歷經層層考驗,從國內初賽、複賽、決賽過關斬將,之後參與為期五天的「國手選訓營」,脫穎而出成為國手,再接受五個多月密集培訓,才能站上國際地理奧林匹亞的舞台。

許多人對地理學科的印象是得枯燥的背下各種地形、氣候、國家,但這四位國手對地理學習卻充滿熱愛。有人是因為曾遇到教地理很有趣的老師、愈學愈有趣,也有人因為小時候常跟著家人旅行、接觸大自然,而對環境議題相當感興趣。喜歡上地理的契機各自不同,但共通的是,他們都熱愛地理,無論是遙遠國度土耳其,或是日常的生活環境,都充滿好奇,想一探究竟。

戶外實察,向大自然學地理

地理奧匹國手培訓的過程,不只練習考古題,選手也要學習繪製地圖、統計圖與等高線圖,還要不斷擴充新知,參與基礎氣象學、農業地理、經濟地理等專業課程,並經常要在炎熱天氣下出外實地考察,考驗智力,體力與意志力。

莊千逸深刻體會到「行萬里路」的收穫。她分享,國手選訓營期間曾前往桃園看藻礁,親眼觀察後,發現藻礁的顏色比想像中深。她提及,踏查時也更認識了藻礁附近的環境生態及公投議題:「親身走過一次,會知道為什麼會有人反對、有人支持。比起看很多新聞,我覺得(踏查)學到更多。」

選手們回想過往接受的地理教育,提到學習地理若能與真實環境連結,很重要。梅立昀分享,國中時的地理老師會補充許多自己實察的照片與影片,帶大家探討各地的地理議題,她認為,能讓學生主動探索生活中和地理相關的事是很棒的:「譬如試著在自家附近實察看看,你居住的地方有什麼特別的,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什麼?」

國中小接受的多是背誦式地理教育的蘇子強也分享,曾聽帶領培訓的教授介紹台灣有很特別的自然環境,有許多不同的地質作用,物種也很豐富。他因此表示,台灣的地理教育能夠更以土地為本:「去看一些特殊的地質現象、或生態都可以,增加跟土地更多接觸。」

培訓期間選手到新竹進行實地考察,梅立昀(中)、莊千逸(右)研究手中的題目與地圖, 和成員找尋任務指定的廟宇及門牌。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提供。

▲ 培訓時梅立昀(中)、莊千逸(右)到新竹實地考察,研究手中的題目與地圖,和成員找尋任務指定的廟宇及門牌。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提供

應用跨域知識,解真實世界難題

 

 

 

地理奧匹考題包羅萬象。選手們提到,印象深刻的題目是考岩石種類判別,這在高中的課程較偏地科領域。考題也結合時事,像是連結長賜號事件,結合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命題,用申論題的方式要選手推敲為什麼蘇伊士運河會因強風和沙塵暴造成船隻堵塞,並提供世界前20大港口的資料,請選手分析航運業未來可能遭遇到的衝擊,進行風險評估。

地理奧匹除了三項測驗外,選手們另要在賽前產出一份海報,在比賽中團隊發表。今年的海報題目與環境議題相關,選手需回答自己國家主要受到氣候變遷哪些影響,能用什麼方式減少碳排放跟溫室氣體排放,並評估正推行的方法是否有效。

培訓地理奧匹國手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沈淑敏形容,參加地理奧匹像是「把學生丟到野外」,說:「(學生要)在一個真實世界、嘈雜混亂的環境裡,抓出裡面有意義的資訊。」選手要能隨機應變、統整力強,運用所知解決眼前的問題,更要有能到野外實察的好體力。

培訓選手時,沈淑敏會告訴學生生物、地科的知識都要準備。她也介紹,世界各國教地理的方式差異很大,分科方式與內涵都不同。例如芬蘭會把生物與地理放在一起教學,因為談永續發展概念時,生物與生態系與環境相關,地理則強調人跟環境的關係,談起生態系,個人到部落、都市、到國家、區域聯盟都會對生態系產生影響,許多概念相互連結。

燃燒地理熱情,往世界探索

選手要讀的書不少,期間也各自遇到不同的挑戰,有人準備指考、有人忙著準備申請入學的備審資料,得管理好時間。密集培訓準備比賽的過程,四位國手從原本陌生的組合成為「好戰友」,互相討論不懂的問題,並累積許多有趣回憶。蘇子強提到,大家埋頭在地理書海之餘,會一起玩撲克牌、看喜愛的卡通《飛哥與小佛》,不知不覺就更熟悉彼此,養成團隊默契。

沈淑敏表示,培訓國手時,重要的是希望大家能從中體會到學習地理的樂趣。她也觀察到,這四位選手的共通特質是對人生非常認真、全力以赴,也發揮團隊戰鬥力,相互支持。

採訪時,選手們回憶起公布金牌名單瞬間還是很激動,一來一往地描繪當下情況:李適軒和蘇子強兩位金牌好搭檔緊抱彼此,也有人忙著發 Instagram 限時動態分享喜悅。「我們純粹是因為熱愛地理才有今天的表現。」李適軒在個人臉書寫下。

地理培訓

▲ 培訓期間選手們到南昌家具街進行實地考察,李適軒(左)和蘇子強(右)兩位好搭檔一起觀察街景,練習繪製地圖。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提供

四位選手正處銜接大學的階段。梅立昀個人申請時雖錄取不少系所,不過她說:「讀地理會讓我讀得比較開心。」因此選擇就讀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參加完地理奧匹後,她更確立目標,期許自己未來能到國外進修,鑽研地理資訊系統,深入探究地理議題。選手對未來的人生規劃,也並不僅限於地理,如剛進入台大醫學系就讀的蘇子強表示對不少學科都充滿興趣,大學期間會持續自我探索。

「看到我們地奧的選手,就覺得國家超有希望。」沈淑敏開心的說。地理奧匹並未列入升學優待辦法中,沈淑敏認為,選手們的實力已能夠證明他們是許多大學會希望爭取的人才。

儘管奪牌後沒有任何實質上的獎勵,但一起走過艷陽高照的實地考察、絞盡腦汁討論海報、激動相擁的奪牌瞬間,都成為這些國手們的寶貴回憶。

加入翻轉電子報 最新資訊不漏接

我要訂閱:https://cplink.co/OR1AwoDv

延伸閱讀

劉品翰、許家齊 劉品翰、許家齊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