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學者心聲:當研究遇上育兒,媽媽注定要當女超人?

在越來越多女性投入工作,一邊育兒、一邊努力求升遷的社會環境中,媽媽似乎無法選擇,只能被迫成為「超人」。這樣的社會,究竟是健全,還是不夠進步?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工作,以及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等種種,所以才會只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麼?」《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中,金智英在面臨夫家的生育壓力時,忍不住對先生脫口而出自己對「失去」的惶恐。

這是小說中經典的一幕,也是每個女性在面臨生育時,會遇到的掙扎,洪惠芬,正是其中之一。

2008年,洪惠芬剛任教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不到一年時間,她正計畫著要發揮她的專長,全身心投入社會福利、性別議題及家庭政策等研究領域當中。如果那年的她沒懷孕,她會因為學校規定的「6年條款」,兢兢業業的全力投入研究、準備升等教授。

她計畫好了這一切,剛任教的喜悅與對學術的展望讓她的未來閃閃發亮—如果,她沒懷孕的話。

小生命的到來完全不在洪惠芬的預料當中,「我還沒有準備好當媽媽,」她說,或許從來沒人真正準備好過。前一刻的她還站在晴天萬里的康莊大道上,天空卻突然下起雷陣雨,洗去她原先的人生規劃。

從此之後,她的身分不再只是教師、某人的女兒、某人的太太,還多了一個—某人的媽媽。

內在分裂:我要當個好媽媽,還是拚升等、做研究?

受限於校方的「6年條款」,如果洪惠芬未在期限內升等成副教授,則將面臨不續聘的處境。這樣所謂「限年未升等,則不續聘」條款,在各大專院校時有所見。該條款藉由要求教師於限期內升等的方式,希望新進教師能拚論文點數、衝大學排名。

長期關注婦女、家庭議題的洪惠芬知道這個條款的荒謬之處,「這個條款,忽略了研究者需要照顧家庭,特別是女性可能有生育需求,需要暫停學術研究一段時間的生命歷程,」彷彿將所有人都視為單面向的人,生活即是為工作而產出。

她沒有後悔生下小孩,只是初為人母的那幾年,洪惠芬得把自我分裂成好幾塊,才得以在好學者、好媽媽這兩個截然不同的身分與自我期待中生存。

白天的她是學者,要在學校授課、拚研究;晚上的她是媽媽,要顧著隨時都會哭鬧的嬰孩,只能不斷地在心中祈禱希望他今天乖一點,可以讓她好好完成今晚的工作。「但我投入工作又會對孩子感到愧疚,總覺得沒能好好的照顧他、陪他,」媽媽的日常,就在日復一日的自責與祈禱中過去,即使她不知道何時這種身心俱疲的日子何時會過去。

2020年的現在,她仍記得生產後的某一年,收到校方通知,再次提醒她要好好準備計畫、限期升等一事時心中的恐慌,「我真的很崩潰,很怕自己沒按期完成研究、升等就會失去工作,」將學術研究作為志業的洪惠芬,意識到自己深愛的孩子,恐將成為她工作上的絆腳石,既無助、又無力。

媽媽們的命運,註定在工作與育兒中掙扎?

不只洪惠芬,系上的女教授,結婚生子後,大多數也會經歷這段過程,彷彿女性在成為母親後,就走上了相同的道路。「我們知道要當一個好媽媽就很難兼顧學術,所以彼此都會互相幫忙,」洪惠芬舉例,如果有教師要接送孩子,就會互喬排課的時間。

這樣的咬牙苦撐看似沒有盡頭,卻在2015年,終於迎來了一點曙光。那年,令許多教師頭痛的「6年條款」在多位教師集體的提案、多次校務會議討論下,東吳終於正式廢除限年升等條款。

乍看之下,教師們似乎是在爭取媽媽的權益,其實不然,條款一廢,讓爸爸也有機會獲得喘息。「很多年輕男教授也加入提案的行列,不只女性有照顧家庭的需求,男性也有,」洪惠芬強調,廢除「6年條款」,才能讓教授有多一點時間回歸家庭,在工作與照顧家人間取得平衡。

社會學的訓練讓洪惠芬知道批判與行動同樣重要,隨著孩子漸長,她將過去她感受過的困境化作能量,加入婦女新知基金會,倡議照顧公共化、性別平權,爭取婦女勞動權益。

那些離開學術研究的媽媽們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洪瑞華點出女性學者的職場困難。黃建賓攝

能像洪惠芬一樣持續在學術界耕耘的,多半是身兼研究與母職的「倖存者」。更多女博士在成為教授前,便可能因為家庭因素,在學術界走不下去,另覓出路。

「如果你離開研究、專心顧孩子一段時間,有兩到三年的時間沒研發成果的話,之後你要再申請計畫很難,因為早期審計畫的大多都是男教師,他們只會看到你沒有成果,就拒絕你的申請,」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系主任、同時也是中華光電學會「光電工程獎」40年來唯一女性得主洪瑞華另指出,也有一些人面臨生產後研究一直被中斷、沒辦法升等,被迫離開教職,只好回家帶小孩。

這番言論暗示的是,女性學者遇上生育議題,眼前只有三條路:能兼顧研究與家庭最好,否則不是放棄生育,就是專心回家當家庭主婦。

這三條路,沒有一條是簡單、平坦的道路。不管選擇哪一條,都會面臨自我實現的掙扎。

科技部政務次長謝達斌在「國際女性科學日」啟動儀式上即提到,台灣的女性科學家比率雖達35%,但卻僅有23%的女性科學家拿到科技部計畫,「這12個百分點落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女性科學家在職涯的過程中遇到懷孕、照顧家庭,而必須離開科學研究場域,」為了公平,科技部表示未來將支援這些女性科學家能夠重返科學領域,科技部相關的補助政策也放寬年紀與年限的限制,不再將研究成果視作唯一標準。

讓媽媽不用再當超人

社會不斷往前走,像是《性別工作平等法》等許多法規也在進步,但媽媽們的眼淚好像沒有停過。她們仍要苦惱怎麼兼顧工作與家庭,要怎麼做一個好媽媽,同時在工作上維持卓越表現。

如何讓我們的社會,給出更多的空間,讓媽媽可以安心工作、安心生育,要改變的可能不只是法規制度,將女性視為家庭照顧者的文化刻板印象也需要翻轉,讓爸爸與媽媽在育兒的角色上一樣重要。

期待再過幾年,聽到的不再是媽媽們訴說自己如何咬牙在育兒與工作間苦撐的故事,而是分享家人、職場怎麼減緩自己的育兒負擔。媽媽們再也不必成為超人,而是一個自在的平凡人。

延伸閱讀

黃怡菁 黃怡菁

黃怡菁

親子天下記者

意外踏入一場公民運動後,自此相信文字具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期許自己用冷靜的頭腦、溫暖的心,用文字一一記錄下未必美好但卻充滿溫度的世界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