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美玉:人生三角柱,讓告狀變有解

溫美玉老師從學生時代,便深受阿德勒吸引,如今更將之轉化整理為「人生三角柱」心法,運用於自我成長、班級經營與親師互動中,化困境為助力,將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小,轉而專注於如何解決問題的「人生三角柱」上。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班上的學生A,哭哭啼啼的向我告狀:「B他們都嘲笑我的家庭狀況,我明明告訴B我會還東西給他,他就一直說我騙他。但我一定要等跟媽媽見面, 才可以去買呀!」

我老僧入定的問:「你希望我幫什麼忙呢?」
「我希望妳幫我跟他們說。」

我再次確認:「嗯,你很難過,覺得被欺負了,所以你希望老師幫你討回公道?」

「對!因為他們很過分!」

「所以,你認為我直接跟他們說,事情就可以解決?你的痛苦和難過就會解除?」

聽完我的話,A看著我沉默不說話。接下來,當事人B進入教室,正好瞥見「惡人先告狀」的場面,於是不甘示弱的跑到我身旁辯解:「老師,我跟妳說,事情是這樣的,這是上學期的事情了,我給他好幾次機會,他都沒有還我東西。我當初有說是借他、要還我,我已經提醒他一學期了,也說我願意慢慢等他,但他就一直拖著都不還呀!這次我又跟他講,而且我很生氣了,根本不想再相信他⋯⋯」

有借無還,麻吉也會生齟齬

我問A:「請問,這是事實嗎?」

「是沒錯,可是我一定要等跟媽媽見面才可以去買呀!」A繼續哭泣。

我深知這是心理學裡很典型的「弱勢操縱」,所以選擇同理,並不加以責備。

「親愛的A,現在老師要幫你了,你看著喔!」我當著兩個孩子的面,假裝責怪B:「你怎麼可以這樣!你不應該指責A,你這樣做會讓他很難過。他是想還你,但他沒辦法啊!所以,他要請老師來『叫』你不要逼他。你聽見沒?」

接著我轉變語氣繼續對著B說:「親愛的B,你聽到剛剛我幫A講的話了嗎?感覺如何?你會想原諒A嗎?你會讓這件事就這樣過去嗎?」

B回答:「我很生氣呀!為什麼他要叫妳跟我講?這樣子我才不會更高興咧!事情怎麼會這樣結束?我以後就不想再借他東西了!」

我轉頭詢問A:「親愛的A,你剛剛看到我幫你做的事了。你覺得我有幫上忙嗎?」

A很委屈的辯白:「我又不是不還東西,我也不要他對我生氣,我還是想跟他做朋友——妳這樣害到我了!妳的口氣太兇了。」

哎喲,這下子A居然開始嫌棄「幫」他的我了!我對此事件不做評判,只是個別提點這兩位孩子。

「親愛的A,那可是你叫我做的呀!我只是照著你的願望來做的喔!怎會這樣呢?所以,老師這樣做是愈幫愈忙,對你沒有幫助,對不對?」

「親愛的B,你聽到了沒?A其實並沒有要溫老師表現得很兇,他也想要還你東西,還想跟你做朋友。」

拋開自怨自艾,找尋前進的解方

人的一生中,必定會遇到挫折。面對不順時,我們的「行動」會是什麼?抱怨別人跟體制,甚至指責社會不公不義、責怪老天爺不眷顧,讓自己如此可憐、受盡委屈⋯⋯

這些做法與想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你停在原地、自暴自棄,甚至陷入無底深淵。

在教室裡,孩子也會有類似言行。當他看不慣誰、想要讓對方被懲罰時,就會跑來向老師告狀,希望老師能出面「主持公道」,讓自己討厭的同學被責罵。這些心態,都能用阿德勒的「人生三角」這個概念來說明。

為了讓孩子理解什麼是「人生三角」,我決定用很淺白的方式,跟孩子介紹影響我很深的阿德勒精髓:

「可憐的我」,是指當碰到難關時,最先想到的是「為什麼是我」,然後就開始自怨自艾,期望得到別人的同情與安慰;而「可惡的他」,則是我們開始怪罪那些讓你碰到難關的人事物,希望有人與你同仇敵愾,一同對抗那個「可惡的他」。

誠如阿德勒曾說:「自怨自艾或無所作為的人,其實是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這樣就可以裝可憐、操縱對方的情感,甚至永遠讓自己有藉口不作為,不需要擺脫不幸的狀態。」

那麼,我們究竟接下來該怎麼做呢?

我會跟孩子分享,因為陷入「可憐的我」和「可惡的他」所形成的自怨自艾,會讓自己逐漸變得頹靡不振、憤世嫉俗,最後停滯不前甚至放棄。

只有擺脫對事件的怨念,專注去思考「接下來該怎麼做」,才是繼續前進的最佳解方。

套用「人生三角」,化解學生糾紛

接著,我帶領全班應用這個新學到的「人生三角」,來分析A與B的糾紛。

「可憐的我」這個想法的背後,必定就是「可惡的他」。所以當A陷入「可憐的我」的想像時,心裡想著一定是「都是B害他變得那麼痛苦」,所以要找老師來跟他一起加入「自憐自艾」「痛罵世界」的戰場。

然而,當A陷入這種負面情緒中,也就逃避了「解決問題」這件事。

我以此為例提醒孩子:「可憐的我」和「可惡的他」並不能幫助自己前進,我們不能陷入這樣的情況太久,這才能把心思放在面對困境、解決問題上。

當然,為避免A被汙名化,我一定會提醒全班:「A發生的事件只是其中一個例子,這類事情在教室每天都會發生。只因為A事件剛剛才發生,所以老師用這件事情當例子。我們要謝謝A讓我們有這個學習的機會。

人生三角柱套用到教學行動

明白事件原委之後,為了讓孩子親身體驗「人生三角」的魔力,我用圖畫紙製作了一個「人生三角柱」,並配合我之前曾發展的「人物行動卡」,帶領孩子一起思考這個在生活中大小事件都會碰到的課題。

1. 引導思考

首先,我在三角柱的三個面,分別寫上「可憐的我」「可惡的他」「接下來該怎麼做」字樣。先讓孩子認識「可憐的我」與「可惡的他」,因為這是我們遇到困難時,最容易思維的方式;之後再讓孩子猜猜看:「你認為第三面是寫什麼?」

此時孩子不斷思索、推敲,希望老師趕緊揭曉第三面的答案。我則會賣個關子,先讓孩子儘量發表想法後,才慢慢引導出第三面——「接下來要做什麼」,這才是能讓困難解決的關鍵法則。

2. 導入行動

之後,我再拿出行動卡。這是一個包含「積極正向」「休止」「消極負向」行為的詞彙卡片,讓孩子分析哪些行動能幫助事情解決。

當孩子發現陷入「可憐的我」「可惡的他」的循環時,我們往往隱沒至等待、休息、哭泣、宣洩、逃避等「中立」或「負向」的行動中。但,若沒有擁抱「前進」,就沒有改變現況的可能性。

因此,若能將思考專注於「接下來要做什麼」,才讓我們有機會跳脫抱怨,進入省思、求助、面對、挑戰、征服的「正向行動」階段,翻轉自己的命運。

3. 反思與表達

最後,則是讓孩子上場省思與表白了。我透過每個孩子手上的小白板,寫下這節課的成長與收穫,並時時警惕自己:「我是不是又陷入『可憐的我』『可惡的他』的陷阱?」有了這層覺察,適時讓自己踩剎車,並有意識的讓自己思考「接下來該怎麼做?」

之後,也請孩子回家製作自己的「人生三角柱」,甚至還可以來點小花樣,只要在柱子下方黏一張紙,「三角柱」就立刻化身「三角垃圾桶」,當有怨念出現時,用文字寫下來取代言語抱怨或告狀,一來不會傷害別人,二來也能提醒自己,不要被「可憐的我」「可惡的他」的思緒盤據太久。

我希望,這堂人生三角柱的課程,能在孩子的心靈裡種下一顆小小種子,陪伴他們度過每一個困頓的難關。

*本文經親子天下出版《教室裡的阿德勒:人生三角柱裡的處世智慧》授權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溫美玉 溫美玉

溫美玉

「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腦力集教學諮詢公司」CEO、南大附小退休教師。

相關出版品與教學輔具,請前往「溫美玉備課」精選館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