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級國語前4節課,掌握教學流程幫孩子更容易進入狀況

國小國語課進入中年級,跳脫了認讀音、識字,接著要進入寫作階段,陳佳釧老師融合溫美玉、陳麗雲、王政忠等老師的教學法,再結合心智圖,整理出一套實際教學上也相當實用的流程,更容易幫助學生進入狀況喔!

陳佳釧老師提供

陳佳釧老師提供

在這裡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國語教學流程,這裡頭很多東西都是從溫美玉老師、陳麗雲老師、王政忠老師、陳欣希教授等大師身上學習而來,再配合自己班的學生能力和自己的教學習慣來調整,慢慢的累積成自己的實務經驗。

因此想把自己的教學流程記錄下來,在書寫的過程中,自己可以再沉澱和檢視,也或許可以幫助一些新手老師,縮短摸索的時間。

 四年級國語課的教學流程

陳佳釧老師提供

因為2015年參加了十二年國教的專案,所以從欣希教授身上學習到很多,教授告訴我們透過明示的教學步驟,可以讓學生更理解教學的流程,也幫助孩子學習自我監控。

在3次閱讀的過程,漸進式的帶領孩子慢慢的理解文本,3次閱讀為:

  • 第一次印象閱讀
  • 第二次讀懂內容
  • 第三次讀出特色

我把它改用比較簡單的語言:讀懂大意、讀懂文本、讀懂寫法,再把教學內容訂出小標題,讓學生知道教學的內涵是什麼,孩子們若懂得老師的教學步驟,更能有學習的準備。

目前我們的國語課是4堂+2堂閱讀寫作+1堂早自習共讀。

我通常會在4堂課內把國語的部份上完,閱讀寫作則是配合國語課來做延伸,共讀則是採寧靜閱讀的方式進行,希望孩子們可以養成好的閱讀習慣,進而愛上閱讀。

課前預習

孩子的課前預習內容包括:

  1. 猜一猜內容、分一分段落、讀一讀文章、做一做記號。
  2. 預習單:一組4人,異質分組,每人的預習單內容不相同。

預習單每個人的任務不同有2個考量,一是想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二是因為任務不同,所以可以互相交流

每個人都是小老師,可以把自己預習的內容教給其他人,增加學生的成就感。任務分工可以如下:

  • 主管接班人:負責介紹3個容易錯或特殊部首的生字
  • 協理:負責介紹3組多音字或形近字
  • 總經理:負責介紹特殊的標點符號和句型
  • 董事長:負責介紹修辭和提出問題考大家

頂埔國小張巧燕老師提供

國語第一節課:讀懂大意

  1. 全班共同美讀一次
  2. 兩兩互相分享做記號的部份

透過短暫的2~3分鐘,讓學生分享自己類似的經驗、想法或喜歡的句子,主要目的是希望孩子能親近文本,並和生活產生聯結。

陳佳釧老師提供

  1. 小組分享預習單重點

利用6分鐘,讓學生在組內介紹自己預習單的部份,從簡單的生字到難的修辭,可以讓學生練習口語表達,並學習傾聽同學分享的重點,每一個人分享的重點就像是一塊拼圖,等聽完大家的介紹,就能拼齊這課的各大重點。

  1. 老師抽問生字和字音字形部份

為了檢驗剛才小組的分享是否確實,也為了讓全班可以學到不同的重點,所以我會抽人分享剛才學到的生字重點是什麼,再請全班在課本上做筆記,就把生字和字音字形的部份重點帶完了。

  1. 解決陌生語詞

學生先提出做記號時疑問的部份有哪些語詞,再利用教育部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研習的解決陌生語詞流程圖來協助學生。他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有部件辨識、拆詞、上下文推詞義等方式可以選擇。

一開始可以全班共同討論要用哪個方法,等孩子慢慢熟悉後,可以讓小組討論後再一起全班比較,很快的,他們會發現一個語詞有很多方法能理解詞意,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慣運用策略來解決問題。

陳佳釧老師提供

國語第二節課:讀懂文本

  1. 全班共同美讀課文(加強印象,可略)
  2. 內容深究:(配合小組競賽加分)

    這部份是把王政忠老師的MAPS模式轉化成較易操作的方式。

    因為教學時間有限,因此一節課大概只能提問6題,學生回答時強調完整句回答,會視題目難易度而有指定回答、搶答、小組討論後抽答等方式選人。

    在課堂孩子們已經透過提問思考和口述,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效,所以我們也讓學生回家以筆述的方式再次練習。

陳佳釧老師提供

國語第三節課:讀懂文本

心智圖:從「增進閱讀理解」到「口頭組成大意」

心智圖是通過一個主題為中心,向外做相關對象的發想或整合,可以協助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摘取關鍵詞,聚斂文章重點,也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結構更為清晰。因此心智圖具備了統整的功用,讓我們可以一窺文章的全貌。

因為目前是四年級,孩子較具備文體結構的概念,所以我們在畫心智圖時,不以文章的結構(如:開始、經過、結果)來命名,而是以能代表此段的關鍵詞來做分支命名。

一開始由教師帶著全班共同討論,區辨比較命名是否適切,讓學生了解命名可以多樣,但不能偏離概念核心。

等帶了一陣子,全班共同討論很順暢後,就可以讓孩子小組共作心智圖,只有讓學生自己操作,他們才能從嘗試中發現自己的盲點,老師才能幫助他們釐清迷失概念。

以下是我讓孩子們在寫心智圖前,全組討論時做的3件事:

步驟1:分意義段

讓學生討論意義段,讓他們思考:哪些段落在說同一件事?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合併。若擔心孩子不容易聚焦討論,可以給提示的句子:哪一段需要和別段合在一起嗎?它們在說同一件事嗎?

讓孩子每思考一次,就問自己一次,這樣可以幫助孩子比較容易分辨。若這課的自然段本身就等同意義段,不需再做區分,那直接以自然段來做下個步驟。

步驟2:段落小標題命名

段落下標的好處是可以幫助我們聚焦這段的重點,就像說明文有小標題一樣,可以讓讀者快速的掌握文章核心概念,使閱讀不偏離主題。

這邊可以給提示的句子是:這一段在敘述主題或主角的什麼?

下標的方式有二:

  1. 第一種是找出能代表該段核心概念的關鍵詞當小標題名稱,這個方法學生比較容易上手。
  2. 第二種是學生可以閱讀完整段落後,以自己對該段的重點理解來命名,不限文章中的語詞,這個考驗著孩子們的聯想力、創造力,比較是屬於寫作能力訓練,若孩子程度好可鼓勵。

步驟3:圈關鍵字

等確認段落小標後,孩子就開始圈選該段的關鍵字,一開始可以讓學生從每長句找1∼2個關鍵詞開始練習。

會這樣建議的原因是:一個長句是一個完整句子的結束,同時也常是一個重點的敘述。但在細節描寫較多的段落中,很多句子可能是細節的補充,常是一個重點的延伸補述,這時就可以用概括語詞來做取代,也需要更多老師的示範和說明。

因此,一開始讓學生操作的文章必需篩選過,先給予句子重點較易掌握的文章,建立孩子的成功經驗。

等討論完成後,才能在大紙上繪成心智圖,然後把各組成品張貼在黑板上互相觀摩。這個歷程最為重要,因為心智圖的畫法很多,只有經過比較,才能夠區辨自己和別人的異同,進而思考優劣,最後還可以全班共同票選哪一組的心智圖最完整,成為學習典範。

當天回家功課:利用心智圖的關鍵詞來組成課文段落大意。

陳佳釧老師提供

國語第四節課:讀懂寫法

這節課的重點在於學習寫作方式,也就是教學的重心由前幾節課的閱讀理解轉向寫作創作,教導學生們由讀者角度提高到作者角度思考,如此一來,課文就成為學習寫作的最佳範文。

討論這課的文體會放到最後一節課而不是第一節課,主要目的就是不要讓孩子在閱讀時被文體侷限。

因為閱讀首重應該是要進入文本的脈絡,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等到討論寫作手法時,再來討論文體。

我認為可以讓文體、結構及寫作手法一氣呵成,學生能夠對寫作能更有通盤的認識。而讀懂寫法後,更重要的是學生也學會寫法,所以進一步的課程,我會運用閱讀寫作課來安排習寫練習。

陳佳釧老師提供

以四上康軒第二單元人物寫真為例,這個單元都是介紹不同的典範人物,我希望孩子學完這個單元後,也能學習習寫一篇名人傳記的文章。所以我就利用泳將菲爾普斯的故事和影片先讓學生閱讀,再利用心智圖來摘取文章的關鍵字,而課文就是最好的學習素材。

學生透過學習課文的架構,並搭配課文的開頭結尾段寫作手法,這時閱讀就像麗雲老師說的一樣是為寫而讀,讀寫共進,因為有好的對象模仿,孩子自然就能寫出一篇篇的好文章了。(責任編輯:鍾清堯)

陳佳釧老師提供

延伸閱讀

陳佳釧 陳佳釧

陳佳釧

新北頂埔國小班導師

新北市頂埔國小教師,同時也是夢的N次方國小國語講師、新課綱國語教科書編者、作者,曾獲105年教育部師鐸獎、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經營部落格「推陳初心」,記錄教學的點滴,希望能為孩子種下一顆語文的種子,打造一座閱讀的花園,豐盈孩子的生命。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