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辦校外教學怎麼做?教師心得分享

老師帶著一個班級進行三年的走讀歷程!原本戰戰兢兢害怕校長不答應的沈政傑老師,後來帶孩子們到各處校外教學,不只留下美好回憶,也在過程中進行許多機會教育。沈政傑老師分享他的帶班經驗,以及獨立帶班出去的流程。

自辦校外教學怎麼做?教師心得分享

自辦校外教學怎麼做?教師心得分享

由於過去熱愛鄉土采風,又想要把閱讀從書本、教室拉到生活層面,所以一年級時我便和校長詢問,是否可以自行辦理校外教學,原本還戰戰兢兢的我,沒想到會校長一口應允,只交代我留心安全便是。

當下我便規畫起這三年的走讀歷程,一年級本班在兩位兼任教師的協助下,(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勞煩兩位同仁幫忙),拉拔到新港水仙宮(可連結大明湖)、北港朝天宮(台灣開發史),進行鄉土導覽課程。

行前我還從許多廟宇圖鑑、建築百科抽印了相關資訊,發放給學生,言明這些資料都會在校外教學中搶答,第一二名吃鴨肉飯,三四名吃圓仔冰,最後一名只能去嗑牛舌餅了。

於是在食物的誘惑下,學生多數能回答相關提問(各位老師看到的舉手照,就是本班的縮影),在那些雕飾、彩繪中圓滿達成目標。

二年級本班更分成五組,分別有鹿港、彰化、南投、嘉義、台南五組,各自搜羅資料上台報告,再由每個人兩票的方式(避免只投給自己組,也為取得最大公約數),選拔出二年級校外教學的路線。

此次我就退居幕後,單純作協助、主持的角色,讓學生能夠獨立成長。而雀屏中選的鹿港一組,不僅在景點上規劃的好,連有無導覽、門票資訊、開放時間都詳細報告,可見孩子是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

其實孩子不見得要去多昂貴、熱門的地方,只要是能離開學校,對他們就是莫大的鼓勵,原本在小組介紹之前,呼聲最高的是台南的美食之旅,但同學卻從台中、南投、鹿港、嘉義、台南等區,選擇了鹿港作為教學的場域。理由無他,取決於各小組蒐集資料時的用心,本來看好大家會選擇台南古蹟(小吃)之旅,但因為該組不給力的介紹(啥小吃都沒做介紹),大夥便決定拉拔至鹿港走讀。

到了三年及由於會考後時間有限,我們先決定縣市-台中,再給同學時間查找資料(結合行動學習平板查詢),最後在科博館、地震館、鞋寶觀光工廠、大魯閣中,選出了科博館、大魯閣、鞋寶三個景點(鞋寶後來受限於當天時間,便沒去了)。

雖然科博館是大眾景點了,但不同年齡、不同夥伴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存在,出發前分配各組導覽的廳室,希望透過小組介紹,提升學生的參與度,並且以午餐獎勵用功的組別,沒想到時間總是不夠用,當我帶學生看完南風(六輕攝影展),操作微觀世界的顯微鏡後,就已經十點整,當時還沒有意識到時間不夠,等走完科博館的成立回顧室、人類文化廳,時間就已悄悄地來到十一點半。

此時最悲情的莫過於午餐的大意(出外,民生問題很重要,檢討事項第一點),中式餐廳是給預約便當的學校,麥當勞業已擠滿各校學生,來往的勞頓不免使孩子心浮氣躁起來。幸好孩子們都能互相體諒,排隊等候用餐與座位。

等候時看到桌面和垃圾桶擺放許多未食用完的餐盒,不免有些好奇,和店內職員聊過之後才知道,這種事情每年都會發生幾次,有些學校會擔心孩子餓肚子,所以都提供餐盒給他們食用,卻也造成某些孩子看到麥當勞後,就隨手棄置這些餐盒。

(某學校棄置的餐盒,有些還直接塞進垃圾桶,感覺真差)帶了孩子出來,卻沒有生活教育,那真的是白出來了(深自警惕)。

由於場館真的太大,用餐又耽擱了時間,原定的小組導覽只好被迫放棄,殊為可惜(檢討事項第二點)。

匆匆看完生命科學廳後,趕快趕往大魯閣中科店,或許很多人好奇大魯閣如何成為一個景點,我的想法直接很多:如果我們是走讀、從做學,為何不能讓孩子多些操作的機會?出發前我們已透過網路了解大魯閣的設施內容,明定那些可以使用,那些則避免,並且立下三個條件:

  1. 一定要看完教師示範如何使用器材(特別是揮棒練習)
  2. 對於同學的表現只有鼓勵沒有噓聲,完全正向看待
  3. 每個人我會發與一枚代幣,需要自己花錢的一定要報備

於是有人練習慢壘,有人租借桌球,有人練習投球準度,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就在汗水中過去了。

隨著年紀增長,孩子專注在我解說的時間也越長,隨著相處歲月越久,孩子也能體會我要求的原因,下週三便是畢業典禮,希望這些能力真的內化到他們心中,陪他們面對未來的挑戰。

另外有同好詢問獨立帶班出去的流程,趁此簡述一下

1. 長官願不願意放行:因為帶全班出去,一定要上簽呈知會相關單位,其中一定會聽到有同事說:「好好唷!可以出去玩。」(出去一點都不好,看前看後比在學校還累)或是「辛苦了,留心安全。」(沒錯,安全第一,學生出事帶隊老師要負責,所以一定要在學校教好孩子的規矩,免得出去多生氣的。)但不論主任、同事如何說,決定權還是看長官核可與否,因此一定要和校長先溝通好。

2. 學生想去哪裡:一年級是我規劃行程給孩子選擇題,於是他們選擇新港水仙宮與北港朝天宮。二年級則是我讓孩子分組規劃路線,讓孩子發表、簡介、投票決定教學路線。其目的很單純,提升孩子專題報告與參與規劃的能力。因為路線是孩子找的,老師反而可以看到孩子的聲音。其中要注意的是孩子台灣地裡的概念還有些缺乏,所以我是把中南部的縣市分配給各組去挑,如南投集集線、彰化鹿港線、台南市、嘉義縣市等區域,比較方便孩子聚焦景點。透過幾天搜尋、瀏覽、討論,就可以進行發表、投票。

3. 行程確認後:老師就可以進行簽呈、保險、車輛、導覽聯繫等庶務(三年級就可以再放手一些),也可以印製家長同意書,讓家長了解班上的活動。期間別忘了詢問有無同事願意跟著一起出去,在簽呈中一並列上,讓同仁方便請假。最後是出遊前幾天,再發各叮嚀通知,原則上健保卡必帶,其餘的看老師的習慣斟酌了。

4. 出遊當天:上下車必定清點人數,如果貪圖一時方便,有一兩個小毛頭不見了,那麼耽誤的時間必定超過點名時間。其實孩子教了幾次後,都很自動,只要我說點名,便會一號、二號的接續報數,一下子就完成工作了。

5. 在景點中:本班只要有解說與導覽,一定全體行動,如有自由時間,則以小組行動。每個人手上都有小組聯繫卡,所以我在聯繫學生時,只要打給某位學生便可掌握動向。如果參觀地點有體驗課程,不妨讓孩子操作,比起單方面的聽,孩子比較喜歡自己動手互動。

拉雜甚多,還望各位老師給予指教,也另推張道榮老師《競爭力在窗外》寶瓶出版一書,對於校外教學的細節介紹甚多,可作為工具書參考。

延伸閱讀

沈政傑 沈政傑

沈政傑

雲林縣古坑鄉樟湖生態中小學班導師

不務正業的國文老師,自然組出身,卻選擇國文系為棲身之處;從事國文教學,卻又研究經學文字,只為了走自己想走的路。秉持著教育是使人向善、向上精神,試圖建立客製化的教學模式。 教育無他,惟愛與榜樣而已;教育無他,惟愛與碎碎念而已。 2016年起,開始山居歲月,嘗試另一種教育的可能。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