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進:暴衝男孩教會我的事
面對情緒失控、衝動易怒的學生,許多大人習慣用大吼大叫、權威壓制來「教訓」他們,卻常常越管越失控。某次課堂上,學生態度惡劣,老蘇老師一時氣憤,用嚴厲語氣指責,結果學生情緒瞬間爆炸、當場對老師怒吼飆罵。這突如其來的衝突,讓老蘇老師學會了重要的一課...
Canva AI
本文重點摘要
大人以大吼來強壓孩子的情緒,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唯有用更多體諒與等待的正向態度,才能引導孩子轉變。
一位觀察細膩、又富有教育理念的新手老師,詢問如何處理學生發生爭執的問題:
昨天下課時,身高很高的阿瑋一直在教室裡欺負身材嬌小的小雄。小雄走到教室旁邊哭,小雄說:「我是跟阿瑋在玩摔角遊戲,但是我不喜歡,因為他都會欺負我。」
放學時我找阿瑋來談,阿瑋說:「他怎麼那麼娘啊!男生還哭?」任憑我怎麼和他溝通,他都反覆的撂下一句:「關我什麼事!」
我當下想不出能繼續處理這件事情的辦法,所以我讓阿瑋回家,因為我看他情緒上還是很憤怒,再繼續說下去,可能我也無法控制情緒而對他大聲喝斥。想請教老師:
- 像這樣的狀況,該如何處理才會更圓滿?
- 下次我該如何面對阿瑋和小雄呢?
這是在教室裡常發生的狀況劇,男生們愛在下課玩這種「打架遊戲」,一些肢體上的嬉鬧動作、甚至較暴力的玩法。只是當玩過頭,有人感到痛了,爭吵就出現了。
阿瑋反覆的說著「關我什麼事」,其實是有些惱羞成怒。他並沒有設身處地為小雄著想,他當下只有感受到難堪而生氣。有可能他真的覺得沒什麼,為什麼老師要來為難他?也有可能因為他太在乎這位老師,所以更覺得難受。
五步驟處理學生壞情緒
所以像這種情況,有以下幾個處理方法:
一、先調整一下他的情緒
請他把情緒放下,讓他先察覺自己身上的情緒。他可能會說「我沒有生氣」,我會平靜指出:「不過從你的臉部線條、眼睛、眉毛、嘴角都看到有生氣的情緒在……」如果他說「我有點生氣」,那更好,引導他說出來。讓孩子正視自身的情緒,才能有機會讓他們把情緒放下。
二、接下來回到事情的對錯上
和他釐清「這件事情真的也只是在玩」,是一件「很小的事」而已。但是對方哭了,不是因為他很娘,而是因為感覺很痛,覺得委屈或生氣。此時可以反問這孩子:「有沒有曾經哭過?」「如果有人說你很娘,會有什麼感想?」讓他知道用這樣的說法,不是那麼恰當。
三、再和他談遊戲如果玩到大家哭哭啼啼的,會讓玩興大打折扣
所以玩要玩得盡興,要雙方都一直保持著愉快的心情,下次才有一起玩的機會。可以和他聊聊維持「人際關係」的重要。
四、並且想想:該如何玩才是最好玩?
如何玩,別人才不會受傷、才不會哭?如果他一直執著於對方就是愛哭,那麼我們還能跟他說:玩伴有分很多種,顯然摔角遊戲不適合這個人,就換別種來玩;或是再去找可以玩摔角遊戲的同學。
五、要誇獎他有認真思考,也請他再想想:如何去彌補這件事?
畢竟弄疼別人、讓別人哭了,不管是否故意,我們自己已經先理虧了。
我很喜歡這位老師的發問,在第一年教書他就選擇用冷靜處理、而不是高壓的管理方法,來面對學生的憤怒情緒。但其實有更多大人,在面對孩子的當下,是以大吼的方式,來強壓孩子的情緒;然而多年下來,也只學會愈吼愈大聲而已。
這則發問,讓我回想起一個愛生氣孩子的故事。深切反省與他的衝突後,體會到這孩子教了我好重要的道理。
幾年前,也在某間教室裡,看到某位像阿瑋這孩子的身影。這孩子長得高大魁梧,喜歡欺負同學,上課表現時好時壞,高興時就在課堂上搶話發言,不高興就踢飛桌椅、趴在桌上睡覺。
更大的問題是,他經常有暴怒的傾向,常對老師和同學大聲咆哮,甚至有次他一個人在辦公室裡,面對兩位男老師大聲對嗆。但在每次衝突爆發後,他就會衝出教室,消失在校園裡,不是躲在某個角落,就是爬出圍牆消失不見人影。頻率之高,常讓班導師和學校行政人員疲於奔命。
雖然他經常闖禍不斷,但我跟他的關係算是不錯。在上課時,只要他上課表現好,我會在全班同學面前讚美他;在下課時,我也常和他亂哈啦,和他聊聊最近班上的大小八卦;有時候在他和老師們爆發衝突後,我會找他私下聊聊。我發現我算是他信任的老師之一,在聽他吐露許多不成熟的抱怨之後,還是可以看到他內在那顆單純的心。
不過有陣子,他顯得異常誇張,那兩個星期每隔幾天,就聽聞他又對同學、對老師大發脾氣、亂飆三字經、上演失蹤記。
那天,上我的自然課也是如此。快過半節課了,這大哥還是不見人影,同學和導師都不清楚他去哪裡了,整節課快過了,他才姍姍來遲,滿臉無所謂的表情。問他去哪了,一副愛理不理的表情說著他剛從教室過來。
孩子態度差,讓我也跟著生氣
我忍不住唸他幾句,這孩子轉身就往外走。我走出教室攔住他,他態度極差,當下我們都生氣了,他語氣很差的推開我逕自離去。
我不能放著整班學生不管去找他一人,只能請導師幫我留意他的去向。下課時同學說他又躲在某間廁所裡,於是我把他請來好好談談。
我究竟該怎麼讓這孩子知道:這世界不是他能為所欲為的亂發脾氣?我也想要讓他知道:他這樣的態度,連我這種「和他關係不錯」的老師也會生氣。
我想要表現出「因為他的糟糕態度我感到生氣」的形象,我的語氣大聲而嚴厲。但話才剛出口,我就發現我錯了。我正前方這孩子,竟發出怒吼,接著髒話不斷,他爆發的情緒之大,讓我嚇了一大跳。
教書這麼多年,我第一次看到這樣情緒激動的學生,敢面對老師公然嗆聲,毫不示弱。那瞬間我明白了,這孩子有情緒狀況。而我扮演這樣嚴厲的形象,並無助於讓他明白他在行為上及態度上的錯誤。
於是我先讓他回教室。我深切的反省我自己,我發現我內心在隱隱生氣著,那情緒是來自於:「我很喜歡你,一直以來我很善待你,但你為何仍對我如此不禮貌?」
但我心裡明白,這孩子的情緒也是如此。他內心應該有著比我更大的憤怒:「我這麼信任你,我以為你和那些老師不同,原來你們都是一樣的!」
探討背後原因,重修師生關係
這孩子長期以來,在家裡被大人粗暴的鞭打,在先前學校被老師嚴厲的管教。長久下來的打罵教育,並沒有因此讓他變得更好,反而讓他的世界變得黑暗而扭曲。那狂暴的情緒,來自於對這世界憤怒的吶喊:你們沒有人了解我!自始至終從來都沒有!
傷害了他對我的信任,對此,我深感抱歉。
於是當天下午,我又把這孩子找來。聽班導師說他心情穩定許多,我輕問他:「你還在生氣嗎?」
這孩子搖搖頭,我感覺到他的情緒平復很多。我說:「對早上的事情,老師事後想一想,覺得不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跟你說話,讓你如此生氣又難過,老師要跟你說一聲『對不起』。」
他嚇了一跳,我繼續說:「老師後來也反省自己,發現原來我在生氣。你知道我為什麼生氣嗎?」
於是我把我為什麼生氣以及後來發生的種種原因,認真的向這孩子坦白以告。而這孩子也和我解釋他為什麼晚進教室,以及他為什麼說出那些不堪的話的原因。
對談的過程中,我們彼此都鬆了一口氣。孩子的臉上開始有笑容,我們也約定好下一次生氣時,我們能做些什麼來避免這樣的傷害,並且伸出手來打勾勾。
離開前,他對我說了一聲:「老師,對不起!」
望著他離去的背影,我內心一陣陣激動。他真的只是一位個性單純的孩子,一位內心極度渴望被人關愛的孩子罷了!
後來,雖然時常聽聞這孩子又發生情緒暴衝的行為,但我選擇在課堂上用更多體諒與等待的正向態度,來引導他的轉變。在一次機會裡,公視《下課花路米》來拍攝,我也把他加入了學習步道解說的學生群裡。他的班導師在底下看了他精采的表現之後,悠悠的跟我說了句:「謝謝你,願意給這樣的孩子上台表現的機會。」
我們一同望向這孩子,他正在鏡頭前認真的解說,他手舞足蹈、他發著光,眼底盡是耀眼的神采!
謝謝這位孩子,教會了我好重要的道理。
大人們權威式的強壓管教,從來就不是抒解孩子偏差行為的好方式,尤其面對這麼獨特的孩子時。那與孩子內心情感的連結,那願意體諒、等待、並且耐心的引導,才是美好轉變的開始。
您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