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不硬撐!6方法幫助老師不內耗,維持教學續航力

為了處理班務、課務,老師時常不知休息地工作著,久而久之感覺身心都被消耗殆盡。美國教育媒體《Edutopia》提醒,真正走得長遠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擁有無限容忍力,而是懂得適時休息的人。本文整理6種實用方法,幫助老師有智慧地恢復精力,照顧自己的身心健康。

真正走得長遠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擁有無限容忍力,而是懂得適時休息的人。Shutterstock

真正走得長遠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擁有無限容忍力,而是懂得適時休息的人。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 6種方法幫助教師身心復原,避免內耗
  • 工作與生活如何平衡?掌握4個心態
  • 國中班級經營X高效教學資源專區

距離學期末只剩一個多月,有些教師即便再疲累,還是傾向忍耐再忍耐,認為衝刺到最後就能休息。但美國教育媒體《Edutopia》引用研究指出,在精力尚未恢復前,硬撐著拚下去,只會讓教師更快筋疲力盡,加速燃燒教學熱情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研究指出,人類筋疲力盡的原因不是努力工作,而是沒有足夠的修復時間。復原不只是睡眠或休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主動恢復能量」來緩解壓力。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游昊耘 游昊耘

游昊耘

翻轉教育特約編譯

前親子天下編輯、前聯合報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