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號事件簿》科技考古台語教案
內容說明
設計理念|
以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出土的人面陶罐為主軸,結合文化考古與現代科技應用,引導學生從文物出發認識歷史發展與文化脈絡,學習科技考古工具知識,如碳十四定年法、3D掃描技術等,結合推理與敘事能力進行探究與創作,建立人文與科學的學習觀點。
使用說明|
課程以《第十三號事件簿-你所不知道的十三行》出發,結合台語語言學習、考古文化探究與藝術創作,設計分齡分層的教學活動,可透過以下課程活動進行。
- 課程活動一:「十三行遺址考古初探」-播放繪本動畫,學習台語5W1H的問題與分析,並搭配學習單綜合運用。
- 課程活動二:「深入科技考古世界」-介紹科技考古工具,利用團體分組猜謎的方式進行探討分享。
- 課程活動三:「手作重現考古文物」-以人面陶罐做靈感,進行圖像創作,引導學生先以紙筆將預計創作的陶罐繪製出草稿,再透過不同的媒材與製作形式(摺紙、拼貼、紙黏土捏塑)等將創作概念具象化成實體作品。
- 課程活動四:「歷史劇場:穿越時空回到十三行遺址聚落」-以每個學生完成的人面陶罐當作道具,設計5分鐘的短劇,並全程以台語的方式進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