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親師溝通實用範本《家長怎麼辦本》常見誤解與釐清方式
老師的用心,容易被誤解
在孩子的描述中,「老師好兇」、「老師都不理我」、「老師針對我」常讓家長憤怒、緊張。但這份手冊提醒我們——孩子的說法可能是情緒性的片段,老師其實正在努力調整教學,關照每一位學生。透過這本手冊,我們看見老師不只是教學者,更是關係的維繫者。
《家長怎麼辦本》資源簡介
這本資源手冊收錄了六個常見又真實的校園情境:
- 課業安排的不平等誤解
- 忘記帶課本導致的溝通落差
- 孩子被打是否真的被欺負?
- 公共物品拿錯引發的尷尬場面
- 小組合作失敗的責任歸屬
- 零食誤拿引起的同儕衝突
每一則情境都從「孩子怎麼說」、「家長怎麼想」、「實際情況」與「建議處理方式」四個角度出發,幫助家長更全面地理解孩子的敘述,並學會如何冷靜應對與老師有效溝通,成為孩子與學校間最重要的橋樑。
使用建議:
閱讀方式:每次孩子回家說了什麼「讓人擔心的話」,就翻閱對應情境,幫助釐清來龍去脈。
親子對話參考:用裡面的語句來引導孩子具體敘述經過,而不是只停留在情緒。
與老師溝通前的整理工具:先釐清孩子所說是否為完整資訊,避免誤會加劇。
一份老師寫給家長的信
《家長怎麼辦本》不是一份「告訴你怎麼做才對」的指南,而是一封寫給每一位關心孩子的家長的溫柔提醒:孩子還在學習如何說清楚事情的經過,老師也還在努力兼顧每一個孩子。願我們一起傾聽、理解、合作——讓誤會減少,支持增加。
最懂老師的溝通實務課|翻轉教育
每天,我們和學生、家長、同事、LINE 群組的訊息,都在考驗溝通力。這門課從「班級經營、法律自保、情緒穩定」到「善意共識建立」,四大情境實務練習+法律×心理×案例整合,一堂接一堂,實戰即用——前往了解課程
- 四堂直播課(總長約7小時)+回放影片/Q&A 精華筆記
- 專屬溝通 AI 工具手冊:教你打造自己的 AI 助教,模擬親師、導師、行政溝通場景
- 五位講師實戰加持:資深教師、校園法律專家、諮商心理師、圖書館主任
點圖片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