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測國寫衝刺:寫好學測論說文 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學測進入最後倒數階段,寫作的準備雖有賴於平時關注時事與閱讀的大量累積,但最後關鍵時刻真的沒有任何搶救的事可做嗎?答案其實是有的,蔡淇華老師就整理了10點學測國寫論說文的寫作必知,除了架構方法和選題外,連「例子能否造假?」都提出建議。

▲ 108學測現場(圖片僅示意)。黃建賓攝

▲ 108學測現場(圖片僅示意)。黃建賓攝

本文重點摘要

一、立場千萬不要模棱兩可

如同2020年歐美人士會爭論是否需要配戴口罩,台灣的專業人士在也在媒體各自表述,討論是否需要燒大錢實施入境普篩?論說的目的一向是為了表達明確的立場。而這個世界最不需要的,就是立場不明的文章。

然而台灣學生在結論時,常寫到最後尚無法表白明確立場。切記,立場模棱兩可是考場大忌。如同111年參考試卷卷一)的題示:請以「被遺忘權」為題,「明確」表明你贊成或反對。

▲ 111學測國寫參考試卷(卷一)。截自大考中心官網

二、避開傳統的起承轉合

傳統的起承轉合訓練,要求學生在第一段「釋題」。花個200字解釋題目,或許適合千字文,但因為學測國寫論說文限19400字,如果第一段還要像傳統作文東扯西扯,不僅會令閱卷老師厭煩,而且也會吃掉正文的篇幅。

三、至少四段,做好思辨結構

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法」是很好的思辨理論,可以用四段式「龍頭、豬肚、蛇彎、鳳尾」的文章架構完成。

所謂「龍頭」就是第一段使用主題關鍵字(subject)與態度(attitude),開門見山表明立場。例如:我反對(態度)「被遺忘權」(主題關鍵字),因為那會導致人類無法拼出完整的知識拼圖(111年參考卷一);我贊成(態度)在我居住的區域設置「資源回收中心」(主題關鍵字),因為科技與法規可以解決民眾恐懼的威脅(111年參考卷四)。

▲ 111學測國寫參考試卷(卷四)。截自大考中心官網

四、使用「因為、雖然、但是、所以」連結邏輯

第二段是支撐第一段立場的材料,是整篇文章的主體,英文稱這一段叫做body,因為需要許多論點支撐,傳統中文寫作暱稱為「豬肚」。第三段「蛇彎」是反方立場;第四段「鳳尾」則是正反比較後,「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的總結。

考生若要快速揀選材料,可以使用「因為、雖然、但是、所以」的邏輯連結二、三、四段,例如:

第二段:因為支持材料。
第三段:雖然有反方材料。
第四段:但是支持材料的質與量遠勝反方材料,所以第一段論點是對的。

五、第二、三段可使用題幹正反材料

學生在考場常常過於慌張,忘了題目中早已提供大量的正反材料,可使用在第二、三段。例如若立場反對「被遺忘權」,則111年參考試卷(卷一)中,有下列的大量材料可撿選:

支持材料:

「被遺忘權」一旦成為法律,可能用於隱瞞個人不光彩的過去。甚至有助竄改和否認重要事實,這會剝奪公眾的知情權、損害公眾利益,更可能會對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產生巨大的衝擊。

反方材料:

在數位時代有必要推動「被遺忘權」成為個人隱私法規,因為任何個人資料及其連結久存網路上,只需使用搜索引擎就能輕易找出。因此,法律必須加強個人資料的保障,讓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行使「被遺忘權」,阻止一些個人負面或錯誤資料繼續被連結轉載。

但切記,勿全文照抄,挑選半數字句雜揉文內即可。

六、二、三段應有「比例原則」

支持材料必須是反方材料的2倍以上,如同散文的傳統,一篇文章是用散出去的例子,去支撐一個共同的論點。而這些散出去的例子,則包括支持材料、例子、以及數據

七、一例勝萬論

現世的讀者常說:「別跟我講理論,我想聽故事。」題目正反材料常包含理論與數據,故事則需要考生自己舉例。考生可由「我與我的關係、我與他人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等四個面向,舉出兩個例子。

八、例子可以造假嗎?

這幾年大考中心與會考作文釋出的範文,會發現一半的作者受訪時,會表明使用的例子並非切身經驗,而是使用他人經驗、新聞報導、甚至是戲劇內容,用第一人稱「我」來書寫。

例如一位考生寫自己被霸凌,其實是參考同校同學的經驗;一位考生還利用觀看韓劇的聯想,寫自己家中開了養老院。

如同司馬遷以小說家之筆,寫出「心理的真實」,去彌補「歷史的真實」,而這種真實,就是「人性」。而「人性」本是主宰所有文類的大神。所以同學在考場搜索枯腸,仍然無法揀選可使用的個人經驗時,不妨可以發揮想像力,去連結日常的聽聞與觀察。

九、同理心思考的「提案式」作文,是最「成熟」的作文

依據新加坡與劍橋大學合作完成的高中論說文參考閱卷標準(Singapore-Cambridg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Ordinary Leve 2020),其中最高分一級,提到「成熟及支撐完善的評估」(mature and well-supported evaluation)的標準。這「成熟」二字,指的就是「創意的提案」。創意是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第一流的文章,必須要有為反方提出「補救提案」的解決問題論述

例如在111年參考卷四的「鄰避效應」文中,如果考生反對在自己居住的區域設置「資源回收中心」,則最好在第三段提出以「大局為重」的「補救提案」,例如:

雖然因為自己居住的區域為水源區,不適合「資源回收中心」的設置,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反對,則一國的垃圾終將滿溢為患,造成環境問題,因此我建議將「資源回收中心」設立在對環境威脅最小的區域。當然,政府也應該對當地的居民有所補償。另外,政府也必須利用最新的科技,讓「資源回收中心」對環境及居民的危害減到最小。

在這段文中,「補償」與「科技」,就是兩個成熟的提案

十、論說不拒抒情,意象結尾、呼應前後更加分

一般考生會將論說文與抒情文視為兩種文體,這非常的危險,因為現在已無絕對的抒情文或論說文,考題都是「夾議夾敘帶抒情」的思辨文。例如「溫暖的心」被歸類為抒情文,然而它的架構卻是論說文,因為考生必須做出選擇,要如何「恨中思其愛」、「惡中辨其善」,需要有邏輯的正反思辯論述

至於「被遺忘權」一文被歸類於論說文,但如果能夠找到一個意象系統造成前後呼應,則可以讓讀者產生畫面感,還能讀後留餘韻。

例如第一段:

我反對施行「被遺忘權」,因為那會導致人類無法拼出完整的知識拼圖。

最後一段:

若實施「被遺忘權」,人類的的知識拼圖將因此殘缺不全,人類就也再無法「按圖索驥」,找回遺失的知識坐騎了。

當首尾兩段以「拼圖」來連貫全篇,會讓讀者得到美感及完整感。那是因為「意象」是抒情的血肉。當論說不拒抒情,「龍頭」銜接「鳳尾」呼應首尾後,一篇「情理交融」的高分範文就於焉誕生了! 

延伸閱讀

蔡淇華 蔡淇華

蔡淇華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出版多本暢銷著作:《青春動力學》、《青春微素養》、《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