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滴:鑽研興趣帶來的成就感,伴我渡過那些自卑的日子

製作YouTube 頻道「阿滴英文」影片的阿滴,分享自己成為YouTuber之後一路的酸甜苦辣,曾經遭懷疑而自卑,但因為對影片創作的「喜歡」才能堅持到現在。

阿滴認為當YouTuber前期很難看到成果,如果不夠喜歡這件事,很難堅持下去。照片:黃建賓攝

阿滴認為當YouTuber前期很難看到成果,如果不夠喜歡這件事,很難堅持下去。照片:黃建賓攝

2015年阿滴開設「阿滴英文」YouTube 頻道,以生活化、逗趣的英文教學風格,吸引百萬網友訂閱,更成為台灣目前訂閱數最高的知識型 YouTube 頻道。除了分享英文外,另有教育相關的主題,如討論108課綱、芬蘭教育等等。5年過去,目前阿滴英文頻道已有超過240萬訂閱人數、影片瀏覽人次超過2億,成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 YouTuber 之一。

「哈囉我是阿滴!」採訪尚未開始,本名都省瑞的阿滴,已搶先拿起自己的攝影機,側錄自己的採訪花絮,當記者看著他來回檢視畫面到終於坐下,以為可以提問時,阿滴卻拿起訪綱,和記者一一確認他對問題的理解是否錯誤。謹慎,是記者對他的第一印象。

黑框眼鏡是阿滴的招牌,英文則是他闖蕩網路的利器。2015年1月11日,阿滴與妹妹滴妹創立了「阿滴英文」YouTube 頻道,秉持每周上傳影片的堅持,5年過去,總共生產超過440支影片,累積瀏覽量高達2億人次,頻道訂閱更由幾百人、幾千人,最後衝破240萬人大關,成為台灣目前訂閱數最高的知識型 YouTube 頻道。

除了經營頻道外,阿滴也和滴妹在2017年一同推出英文學習月刊,提供有志學英文的粉絲另一種管道接觸英文。阿滴也相當不藏私,樂於透過演講、課程來與外界分享他經營頻道與個人品牌的經驗與心得。

阿滴不是唯一一個在 YouTube 上獲得如此大關注、影響力的人,大家耳熟能詳的蔡阿嘎、Howhow,都是在該平台上走紅,進而成為半個公眾人物的例子。

做影片的初衷來自英文教學影響力

身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 YouTuber 之一,阿滴的一舉一動,都深受粉絲關注,他透露,在剛開始做影片的第一個月,便深刻體察到做為 YouTuber 的影響力有多大。那時的他除了有正職外,另有在補習班兼課,然而固定的時間與空間,卻只能影響一小班上課的同學,「我花費兩個小時,就只能影響班上這20個人。」

但 YouTube 卻完全不同,「我發現我花了一個週末寫腳本、拍攝、剪輯出來的影片,放在網路上面一個禮拜,有一千個人觀看,它是好幾十倍的影響,」阿滴說透過影片,可以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觸及到更多有興趣學英文的人。

阿滴解釋,對觀眾而言每一支影片看似簡單,但背後卻需蘊藏非常多的細節,「包含我的頻道名稱叫做什麼、我想做什麼內容、呈現出來的個性的感覺是什麼,以及每支影片的主題、標題,縮圖要怎麼設定,大方向要確定之後,才能夠進入到每一支影片的製作流程。」平均下來,約10分鐘影片最少需花費6個小時,才能完成。

這麼用心生產影片,很難想像,阿滴第一年的整年收入不過三萬多元,相當於一個月不到2,500元的收入。外人看起來苦哈哈,但阿滴不覺得,因為「喜歡」,支持他繼續走下去的,是這份喜歡與對社會的影響力,為他帶來的是更大的動力,讓他能在有全職工作以及其他兼職的狀況下,繼續每周都推出教學影片,一年後,他更辭去工作,正式以 YouTuber 為本業。

然而,作為全職 YouTuber 意味著它不再是興趣,而必須考量到種種經濟與現實難題,例如影片不對粉絲口味、觀眾漸漸流失、訂閱數未反應在影片觀看次數上等等問題,後續更因加入不少以娛樂題材為主的影片,又遭不少網友質疑「阿滴英文變了」,失去教英文的初衷。

百萬訂閱 YouTuber,也曾因負面流言而焦慮

這不只是阿滴的困境,也是每一個 YouTuber 的困境。

「這份工作的壓力很大,因為所有的數據都攤開在網路上,你的影片表現得好或不好,訂閱數高還是低,全部都是透明的,」阿滴說。紅不紅、是否具備話題、是否過氣、有多少觀眾,這些問題彷彿成為緊箍咒,每當想起就令人頭痛。

儘管現在的阿滴已有超過240萬的訂閱人數,但他仍舊會為這些問題所困。另一方面,阿滴也不脫「人紅是非多」的命運,當愈來愈多人關注他,也就代表著有更多人正拿著放大鏡一一檢視他。

去年8月,阿滴團隊中的一名實習生上網發文,說明自己遭到團隊無預警解雇,在各大網路平台、新聞媒體上,都能看見這則貼文所帶來的爭議,也將阿滴推上風口浪尖,四面八方對阿滴的不滿匯聚而成,一次朝阿滴宣洩出來。

「我要面對的是無數則負面留言,你會遇到很多不認識你的人對你品頭論足,或是對你的影片有意見,或者是有人誤會我,」阿滴坦言這對他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最嚴重的時期,阿滴甚至都無法出門吃飯,「我都會覺得身邊的人會不會在批判我?我只能外帶回來工作室吃。」

曾自卑,教英文與製作影片帶來成就感

阿滴坦言,那是他第一次產生了放棄的想法。而支撐他走過那段時期的最大動力之一,就是內心對製作影片這件事純粹的喜愛。

「我國高中的時候,其實是一個相當自卑的人,我講話的時候,一定是盯著對方的肩膀或是手,」看著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阿滴,實在很難想像他也曾是一個嚴重缺乏自信、甚至無法與人對視的人。

由於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阿滴的皮膚總是又紅又粗糙,造成他對自己外表沒有自信,也因此,他試圖找尋其他成就感來源來彌補內心的匱乏。不擅長講話的他,參加演辯社,精進自己口才;擅長英文的他,則開始教起同學英文,並從中獲得幫助別人的快樂,也養成他喜歡分享英文的個性。

上大學後他開始接觸剪輯與拍攝,幫社團紀錄活動回顧,對他而言,拍攝時是人群與鏡頭直接互動,因此他可以安心的隱藏在鏡頭背後拍攝大家。每當同學們一起觀賞阿滴製作的影片時,他甚至都會認為自己就是舞台的主角,「每一個字卡、每一個音效、畫面都是我設計的,雖然我沒有在台上表演,但站在最後面的我在影片結束之後,卻可以獲得大家的掌聲,」阿滴說這就是讓他最有成就感,也這麼喜歡做影片的原因。

而 YouTuber 這份工作,不僅能同時結合阿滴的興趣與專長,又可以藉此獲取收入,對他來說,無疑是份 Dream Job ,這也難怪在採訪過程中,「喜歡」二字成為他重複最多的字詞。

過來人經驗談:學生別把 YouTuber 當職業

面對愈來愈多的年輕學子,將 YouTuber 視為未來志願之一,阿滴卻不鼓勵學生將它當作職業考量,他認為,學生的本業還是應專注學習,只有學生時期,才有大量的時間不斷「吸收」新知,「當你出了社會之後,你會發現你能學習的時間是大大降低的。」

與學生相反,YouTuber 是創作者,創作的本質是「釋放」,製造內容,內容則取決於你過往的知識,「當你空空如也的時候,你沒有什麼內涵、知識,沒有什麼對人生的態度,沒有什麼經歷的時候,你要創造什麼東西呢?」阿滴說。

另一方面,阿滴認為大多數人都忽視了「YouTuber 起點為零」這件事:「YouTube 的收益是跟流量綁在一起的,你有流量才會有廣告收益,剛開始訂閱的人數一定很少,所以你必須花很久時間,才會有基本薪資的收入。」

阿滴直言,如果做 YouTuber 的目標是想賺錢的話,一定會大失所望:「你沒賺到錢,就不可能堅持不斷的做內容;沒有創造內容出來,就更難被觀眾看到。」

為興趣而做,才能堅持下去

相反的,他比較鼓勵學生將其當作興趣,兩者差別在於興趣的心態是「學習」,學習知識轉譯的過程、拍片剪輯的技巧等等,「雖然你仍然有在製作內容,但你更多時候是在學習,就算你沒有賺到錢,你還是樂在其中。」

阿滴表示,他認識所有的一線 YouTuber,幾乎都是他們很喜歡做影片,同時也很喜歡某個領域,才可以堅持創作到現在,「就算你不給我錢,我還是會每個禮拜上傳影片,」這也難怪阿滴笑說若當初能重新選擇,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做 YouTuber。

同時他也建議家長,如果孩子對 YouTuber 相當感興趣的話,不要那麼快否定他們,他認為,孩子的時間就應該要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當一個人對一個東西真的富有熱忱,他可以堅持下去的話,他就是在往卓越前進,未來也可能在這個領域上成為專家,「誰知道這個領域在未來不會成為非常賺錢,非常成功的領域?」

他強調,面對不斷變遷的時代,最好的教育應該是開放式的教育,「現在的學習就是不要設限,引發孩子的各種興趣,讓他嘗試各式各樣的東西,並從中逐漸找到自己很擅長、喜歡的事情,再不斷往下執行,」阿滴認為這便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阿滴|小檔案

31歲,本名都省瑞,畢業於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學士、英國語文學研究所多媒體英語教學組碩士,由於小時候與妹妹滴妹都冠伶在新加坡留學,因此練就優異的英文能力,在開創「阿滴英文」頻道後,兄妹倆同時成為人氣YouTuber。

 

延伸閱讀

黃怡菁 黃怡菁

黃怡菁

親子天下記者

意外踏入一場公民運動後,自此相信文字具有可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期許自己用冷靜的頭腦、溫暖的心,用文字一一記錄下未必美好但卻充滿溫度的世界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