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測衝刺】109學測試題解析:素養導向取材多元,考驗長文閱讀、統整思考力

作者:許家齊、陳盈螢、王韻齡

▲ 楊煥世攝

▲ 楊煥世攝

109學年度學測17、18日低溫中舉行,專家分析,109年學測各科考題取材多元,減少純記憶或計算題型,鼓勵考生思考事件背後意義。

作者:許家齊、陳盈螢、王韻齡

>>110學測最後衝刺,考生必知總整理!

109年大學學測落幕,考題取材廣泛多元、純記憶或計算性質題目減少、鼓勵考生多思考事件背後的意義,是一致的命題趨勢。《親子天下》綜整各科老師的解題分析,建議高中生除了熟悉課本中的基本概念,更要廣泛閱讀科普文章、從長文中試著做閱讀理解練習,是重要的致勝關鍵。而學測五科的「跨界」題目也都持續增加,對考生而言是最大的挑戰。

國文科:掌握國學常識、課內選文就能得分

今年學測較少出現素養導向題型,回歸國文科強調的文學性。高雄市中山高中國文老師陳傳芳分析,此次試題別於前2年,出了應用文,也出了古典散文釋讀、國學常識題型,加起來比例上約有一級分,呼應國文教學面向,無非告訴學生備試不能脫離國文課堂。

高雄市中山高中國文老師葉秀娟表示,此份考題對熟悉課內選文的學生而言並不難。她舉例呼應課內文本試題,像是,第6題、第11題選項出現的4首現代詩、論語內容,就出自現行高中國文課文的A級選文(4家教科書版本選錄作品);題組22-23則由課文素材延伸,談朱光潛定義的文學趣味。連同前2年未出現的書信應用文,也出現在此份試題第5題。

試題中明顯素養導向的題型,出現在題組16-18的第18題「陸游想控制血糖」。題幹提供3種跨領域、跨時空文本:南宋詩人陸游的粥品食譜、描述陸游飲食習慣與疾病的現代散文、以及醫療保健類的非線性文本。葉秀娟表示,此一試題考閱讀理解,考題生活情境化很活潑,要考生為陸游選出合適的血糖管理方案,「不因跨學科文本而顯突兀,出現學生熟悉的作者、選文,是保有國文科本質,」葉秀娟說。

此外,大考也有多題引導考生進行「價值思考」。台北市中正高中老師張青松舉例,第37題引用蔣渭水模仿〈赤壁賦〉創作的〈入獄賦〉,以蚊子嗜血論暴政,呼應今年大選年,引申期許政府應該對人民保有一顆溫暖的心,呈現文學的功用性;另將生活素材入題的14-15題組,談牛仔褲的文化脈絡、社會象徵,則可藉此引導學生思考,事物背後更深層的社會階級、符號意涵:你到底穿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穿這件牛仔褲?「這份考題設計,傳遞出要學生多關照社會的期待,」張青松說。

針對未來準備學測的高中生們,國文老師們不約而同建議,「課堂教學對準備測驗就已非常有效,不需捨本逐末,過量補充課外文本而忽略課內選文,」陳傳芳說,老師們在課堂上教文本,便能教出學生閱讀素養題型的3大能力:統整、比較、掌握核心觀點,因此學生不需過度擔心生活情境、或是學術探究類的素養導向題型。「不論素養導向還是舊課綱,掌握國學常識、課內選文都是答好題目的基本功,」葉秀娟說。

國寫:回歸擷取文本訊息、即時取材能力

今年國寫知性題別於前2年的圖表解讀,文本回歸以文字呈現,測驗學生擷取訊息能力。陳傳芳說,此次國寫試題並不難發揮,重點在於能否透過張盈堃〈物體系:玩具的文化分析〉的改寫文章中,回應自己的成長經驗,並舉出合適、好發揮的例子,以佐證自己對於玩具是「玩物喪志」或是「玩物養志」的論點想法。

情意題「你對靜夜的體驗及感受」,也和知性題相同重視學生即時取材力。陳傳芳表示,情意題援引的蘇軾、陳列作品,皆為學生曾在課本上閱讀過的作家,尤其蘇軾黃州貶官的背景對學生而言並不陌生。但若對文本不熟悉,也並不影響測驗,因爲此次出題者已明顯定位二文本所代表的內容意涵。所以,考生的寫作重點在於連結引用文章,並準確呼應題目主旨。

如何養成作文取材力?「作文不能往外求,需要回歸到自己身上找細節,從日常生活中的閱讀、寫作和自我做連結,」陳傳芳建議,在寫作練習中,試著建立屬於自己的「資料庫」,其內容不求多樣,但求精深。陳傳芳以知名作家琦君作品舉例說明,琦君無論是小說《橘子紅了》、散文集《紅紗燈》皆以「家」為寫作出發,資料庫根本主軸單一,但卻能透過同一事件,回應不同面向,便是靈活運用生活材料的例證。

英文科:取材多元、科普文多,試題著重閱讀理解

今年學測英文科的取材廣泛、涵蓋科學、心理、食物、人文、科技等領域,如藍色星期一的由來(26-30題)、酒窩形成的原因(31至40題)、橄欖油分級(49-52題)、驅趕鹿群的新發明(53-56題)等。建國高中英文老師劉家慧表示,這次英文科的題目主題豐富,從綜合則驗到文意選填、閱讀測驗,取材傾向以科普生活類文章居多,新知性和趣味性都相當高。

北市明倫高中英文老師陳建州指出,相較傳統英文試題看重文法,這幾年的大考英文命題方向有所轉變,很大比例是測驗學生的上下文理解能力。以綜合測驗為例,傳統克漏字題型會細考文法,像是動詞時態、關係代名詞等,而這次試題的文法題比例相對少。陳建州表示,這也能引導老師未來做閱讀教學時,多訓練學生做高層次的閱讀理解、判斷上下文,抓取核心訊息。如試題17題,學生就需理解上下文段落,來判斷該空格是指傳統手繪藝術的新「應用」(application)。

陳建州分析,學生閱讀時要培養自己「不因單字卡死就停下來」的習慣,當閱讀有適量生字的文章,可以訓練自己用已知單字與不同領域的背景知識來理解,問自己文章的核心訊息是什麼?作者對main idea(文章的中心要旨)有什麼看法?文章又是用什麼樣的方式支持、討論要旨?「讓自己慢慢進入比較分析、歸納性的閱讀訓練,」陳建州這樣建議。

針對英文作文題,給予兩張週年慶照片提示,成淵高中英文老師李宜樺則表示,學生除了要能用精準的動詞描述事件,也要有預測能力來敘述事件的發展和結果,並且將因果關係扣連。她指出,作文能表達出學生的觀點或想法,因此建議考生敘述完事件後,能夠加上幾句自己的想法與省思,會讓作文更有深度、豐富性更高。

數學科: 重視基本概念, 圖表與生活化考題符合素養精神

今年數學科比108年更簡單,不少題目只需用一個觀念就可以解出答案,考題在多項式的運算、排列組合、 數據分析,都沒有出現學生害怕的複雜類型,情境題的語句描述也都非常清楚。

台南市家齊高中老師黃光文分析,這兩年一直在強調的素養題,很多人都以為是考閱讀理解,其實素養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跟態度,像今年數學科選填第G題是生活情境題,因為有搭配圖形,只要具備國小的觀念,加上高中程度的計算,就可以輕鬆得分。在統計圖表上,今年以媒體識讀的統計圖表解讀形式出現,黃光文說,學生普遍反應不難,甚至大部分自然組的學生寫完,都還有30分鐘左右可以檢查,可見難度及計算量都相當親民。

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表示,今年數學科多數試題取材自課本上的基本概念,且計算不繁複刁鑽,也有取材自生活情境題,例如多選第12題的「農業就業人口」圖表,是跨領域考題,要測出學生對圖表中資訊判讀的能力,選填第G題則以天文館月亮形狀為命題素材,考的是圖形推理和活用知識的能力。大考中心認為這份考題相當符合素養精神,對於熟悉數學課程內容的考生來說,不難拿高分。

台北市麗山高中老師黃靜寧則認為,去年數學科偏易,所以今年有提高一點難度,除了基本題之外還有1、 2 道難題可供鑑別,應不至於再發生去年滿級分人數過多,造成個人申請大學時嚴重的超篩情形。

黃光文綜整近幾年學測考題分析,非常精確的計算出答案不再是必要,反而學生要會 「估算」大小順序或範圍,因為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要靠估算;像多選最後一題的E選項,學生如果以等腰三角形共同底邊,離底邊越近夾角越大,那這題就秒解了。「我相信這趨勢短期應該不會改變,整體而言會讓提早放棄數學的學生覺得很虧,數學老師則更容易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不要放棄數學」,黃光文樂觀看待這改變的趨勢。

社會科:合科題數超過三分之一,閱讀能力更重要

大考中心主任張茂桂表示,近期社會科的命題和教學希望鼓勵合科發展,合科命題在考試中逐漸成為趨勢。根據圍內教師針對這次社會試題的分析,72題試題中就有27題、超過三分一的題數是以合科方式命題(此指的合科包含三科合科與兩科合科,如歷史地理合科、歷史公民合科等)。

師大附中地理老師洪挺晏表示,今年題目跨科整合的企圖明顯,題目的整合也比過往理想。如題組64-66題,考生可以從歷史科的光復前台灣對外貿易特性、公民科消費者和生產者剩餘的概念、地理科對台灣位置的了解來作答。對於跨科整合趨勢,洪挺晏表示,這與平時理解一個重大議題時,會通盤爬梳和該議題相關的各領域背景知識的過程很像。他也指出,不只社會科,學測五科的「跨界」題目也都在增加,這對學生是項挑戰。

張茂桂表示,合科題因為要設定情境,會有較長的題文說明,也可能用到比較多的圖表、包含地圖,因此培養閱讀能力和回答合科題的能力是相關的,「閱讀不只是人跟文字的關係,閱讀是人對情境的判斷理解、對資訊的消化。這是平常老師可以帶學生做的。」張茂桂說。

針對這次試題,公民與地理科老師都提到,閱讀理解與判讀圖的能力很重要。如第14題談艾倫‧圖林的故事,再附上兩個人的評價,要考生思考其中一人對刑罰的觀點最接近列舉的哪個法律意見觀點。內湖高中公民老師周維毅指出,這呼應素養導向中希望學生能用公民知識解釋多重觀點,而學生除了需理解議題的主要概念,也要讀懂兩人的立場觀點、思考作答。

周維毅另指出,公民科的圖形題較去年多。他表示,學生需掌握經濟學的重要圖形,也要有文轉圖的認知能力。如第7題考的是經濟學的生產可能曲線,但學生需讀完六行的敘述後,了解題目邏輯再轉成圖來作答。

洪挺晏表示,第60題學生要辨識地圖上有北美洲與南美洲、還沒有澳洲,推斷是歐洲人在十六世紀畫的圖,回想歐洲地理大發現的過程。他指出,試題中把地圖放上去,代表要從中解讀關鍵訊息,因此學生平時需花時間讀課本上的地圖。作答地理科試題,除了課本的統計圖表要會,也需要有讀地圖的能力。

自然科:跨科整合理解與實驗並重,要有應用推理及分析力

今年自然科考題普遍從生活素材與時事切入,部分考題的文字量大,考驗著學生讀題的耐性與圖表中的資訊擷取能力。

新北市新店高中老師陳正昌表示,今年地球科學多數考題都取材自真實情境,且以常見的天然災害來設計,例如海嘯、山崩、地震和颱風等,考生要對地科知識有通盤的認識,不能只靠強記零碎片段的知識,更要去探討現象背後的成因。

國立師大附中生物老師林峻緯分析,生物科以生活事件為題材,重視知識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圖表解讀和結果分析,跨科整合力也更重要。比較特別的是顯微鏡操作配合圖,學生要清楚每一個部件的功能,及看不清楚觀測物時,該如何解決問題。

高雄中學老師林威志分析,今年化學科減少繁雜計算,考生只要基本觀念清楚,能從圖表中看懂重要資訊,就不難得分,例如「生活中製作豆漿」這題,先讓學生閱讀理解,再把化學實驗遷移到生活經驗,就可以答題。另外「2019諾貝爾化學獎」的最新時事入題,也是非常生活化的例子。

台中一中老師楊憲忠表示,物理科只有2題計算量較大,近年來著重的素養考題也有出現,例如生活中常見的各式燈泡如LED、白熾和省電燈泡,要分析每一種的省電量及成本考量,會發現「省電燈泡其實不省電」、「LED燈泡其實未必省錢」,取材多元化,學生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有培養科普素養,會比較易答題。

學測各科試題可於大考中心網站下載查詢,成績將於2月24日公布,可上網或語音查詢,成績單於2月25日寄發。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