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志願選填—家長教戰指南

很多家長現在這個階段,到處問朋友、同事,或上網查資料,深怕孩子一沒選好,這輩子毀了!根本比當初自己決定要娶誰、嫁給誰還緊張。首先,可以檢視和孩子是否有出現以下對話⋯⋯

▲ 吳俊叡提供

▲ 吳俊叡提供

會考考完了,對學生、家長而言,大概只有鬆了一口氣,就那麼一小口,接下來就得努力想著要如何喘下一口氣,因為一個壓力結束又是另一個壓力開始——如何選填志願?身為一個專業的考生家長該如何協助孩子,心中想著要避免幫孩子做決定,又擔心孩子亂做決定,該如何拿捏?畢竟這是孩子人生第一個重大決定!

選志願前,更重要的提醒

很多家長現在這個階段,到處問朋友、同事,或上網查資料,深怕孩子一沒選好,這輩子毀了!根本比當初自己決定要娶誰、嫁給誰還緊張。首先,可以檢視和孩子是否有出現以下對話:

「你怎麼一副不緊張?這到底是你的事還是我的事啊?」

「萬一沒選好,選錯了,會影響一輩子的!」

「你給我念OO(學校or科)就對了,那個是未來趨勢!」

「我是為你好,怎麼會害你!」

「你看,就是當初不好好念書,只在那邊玩,現在沒得選!」

如果這些句子常出現在親子對話裡,保證會成功把孩子愈推愈遠,疏離你們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要先提醒大家,因為每年這時候,總是不斷上演類似劇情,孩子到學校會大吐苦水,表示許多家長不僅沒幫上孩子,還賠上了家庭關係,絕對划不來。畢竟緊張跟焦急是會感染的,這樣只會讓孩子成為我們情緒不穩定的出口,或被迫承接了我們的擔心,到最後,不僅責任也被我們擔走,幸福也被我們擔心擔掉了,所以在此要提醒家長謹記「四不一沒有」:

  • 不莫名緊張
  • 不強制決定
  • 不過度負責
  • 不怪罪否定
  • 沒有用不到的經驗

除了這「四不」提醒自己不要犯,還要提醒自己帶著孩子學習用正向態度看待「沒有用不到的經驗」,不管考得好不好,都可以從中學習,與其懊悔,不如聚焦現在可以如何選擇。對孩子長遠的人生來講,這階段比會考前還重要,因為學習「如何做選擇」是人生必備的能力,家長們可以用「四不一沒有」先幫自己定向,利用陪伴孩子「進行第一次重大選擇」的過程,建構這一輩子都用得到的能力,並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起他們該負的責任。

扮演孩子的最佳小天使

做到了「四不一沒有」還不算是專業的考生家長,只是基本功,進一步能夠協助到孩子做決定,才是我們最在意的,提供以下幾點給大家參考:

一、善用資源

「我怎麼知道孩子的興趣?」

「我的孩子適合念高中還是高職?」

「現在到底有哪些升學管道?」

「現在還有五專嗎?」

面對以上疑問,家長不用太擔心,也不要過度苛責自己,因為以上問題對大多數家長都不容易完全掌握,其實也不用完全掌握,畢竟孩子待在學校的時間比家裡多太多,很多事情孩子也未必跟你說;況且現在升學、教育制度已經跟家長念書時候大不相同了。

那怎麼辦?記得尋求資源,不要自己嚇自己!

1、書面資源

這些年各個國中的升學輔導其實都花很多心力,從國一開始,學校就會帶學生填寫一些資料,協助認識自己和升學資訊,如:人格特質、休閒興趣、興趣測驗、性向測驗,還有高中(職)學校特色跟群科特色介紹的學習記錄。另外,動態活動心得也會記錄在手冊裡,如:安排學生去高中及高職實地參訪、技藝班課程等,這厲害的本子就叫「生涯輔導記錄手冊」。你沒聽過?嗯,可能你的孩子都體諒你工作繁忙,自己當代理人幫你簽名了(就不要怪孩子了^^),因為學校每學期都會發給家長簽名並給孩子回應,從中可以瞭解,孩子在生涯方面試探的軌跡,其中可以進一步瞭解幾個部分:

  • 興趣測驗:學校一定會有正式的興趣測驗,從測驗結果了解孩子的興趣類型,比如興趣在研究、操作、創造、分析⋯⋯等等不同面向,而且從中可延伸對應的可能有興趣的科系和職業。
  • 性向測驗:測驗結果可以瞭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能(潛)力,如:擅長語文、機械、推理、空間等等,也可以從這些項目對應出職業類別,再倒推來思考選擇高中還是高職,或哪些科別?做為我們繼續延伸學習的參考。

手冊後頭會用表格統整自己曾填寫的資訊,試填一些學校及科系,也透過不同表格協助分析。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用「生涯規劃書」來統整所有的資訊,裡頭會協助引導從各個面向客觀分析學校科系,透過分數統計做為順序參考,相信這些都可以做為了解孩子及陪伴孩子做選擇很重要的工具,一定要好好使用這本手冊,因為國中3年輔導老師和導師花了許多時間來建構這個人生涯資料庫。

至於這本手冊的使用法,建議可以請孩子說明給你聽,家長帶著好奇心詢問孩子填寫背後的想法跟動機,每個詢問的過程都是在幫孩子做價值釐清跟探討。如果孩子講不清楚,那就要尋找下一個資源了。

2、人的資源

  • 輔導老師:在學校的升學資訊,如「生涯輔導記錄手冊」、升學管道、學制、學校特色介紹等相關升學資訊,大部分都是由輔導處的輔導老師協助帶領孩子了解,包括試填志願的過程,輔導老師也會做很多的協助。但因為輔導老師要協助全年級學生,通常時間卡比較緊,可以叫孩子多利用上課時間把握機會和輔導老師討論。
  • 導師:導師陪伴孩子3年,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人格特質,面對下個階段的學習,究竟是比較適合要花很多時間念書的高中,還是會有動手操作或實習的技職路線?

另外每所高中職特色不太一樣,透過多跟導師討論,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樣子,對照家中的狀態,都可拿來當選擇參考用。若下個階段適應不良,可是很大的代價,因為一選就是3年。

  • 資料組:輔導處的資料組統籌了所有學生資料,還有各高中(職)、五專資訊,若高中(職)、五專有任何學校介紹或招生資訊都會轉交給學校資料組。另外會考結束到填志願間也會和高中(職)端接洽辦理升學博覽會、參訪等活動,對於了解新學校,非常有幫助,提醒孩子要多注意訊息公告,避免錯過。
  • 高中(職)、五專:因為少子化,所以各個高中(職)、五專都很積極的做出特色,除了可以上網看學校特色,有問題都可以直接打電話到招生專線,他們會非常樂意向大家說明,這個是很棒的資源,因為可以最直接解答對學校的疑惑。

關於以上介紹的資源運用,除了和導師的聯絡之外,其他部分強烈建議家長讓孩子自己來蒐集這方面的資訊,不要越位代為處理,否則孩子就喪失學習「如何做選擇」的寶貴機會了。

家長可以透過引導、好奇、提問,讓孩子多思考不同選擇間的差異和擴充孩子思考的廣度、深度,間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孩子自己經歷了這過程,如此未來再做其他選擇時,就會有一套方法系統了,這可是課本沒教的。

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這裡的「己」指的是孩子的特性,「彼」是高中(職)學校,就像植物要在適合自己的環境才會長得好,寒帶植物放到熱帶雨林肯定無法生存,適合別人不一定適合自己,所以了解孩子特性,尋找到適合的環境,這過程就是我們說的「適性發展」。以下是過去會和學生討論的一些面向:

  • 個性特質:到底是要當雞首還是牛後?當在兩所學校間做挑選時,除了看學校排名,更要看看孩子的特性:

【狀況一】喜歡挑戰的孩子,吊車尾去到一個列強環伺的學校,別人都比他厲害,若他的心理素質夠強,搭配不服輸的個性,會遇強則強,就會一步步提升實力,慢慢爬上來;相反的,這樣特質的孩子,若讓他去了到一所比較安逸的環境,反而會讓自己怠惰。

【狀況二】若是孩子本身對自己比較沒有信心,需要多一點鼓勵,或靠小成就、小進步引發自己繼續努力,可能就比較不適合吊車尾上到一所學校,不然他可能不斷拿自己和他人做比較,然後每天鞭打自己,當無法面對高壓,反而連原本的實力都發揮不出來;或許寧願退一個志願,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氛圍。這部分也有人會考慮到未來的繁星計畫,如何讓自己在校內有好的排名?也是可以思考的。

  • 地理位置:學校位置關係到要花多少時間通車,高中跟國中有個不同,就是通常學校離家比較遠,不像國中可能離家不遠,每天可以多睡幾小時,但很多高中生必須五、六點出門上學,不然會遲到,晚上如果又補習,就很晚回到家。通車移動不僅花錢、花時間外,還會影響到念書、玩社團時間,每天累積下來,對體力是很大的挑戰,真的也要了解一下身體狀況,如果孩子是很需要睡眠的,學校的距離可要好好思考。

曾經有個學生當初因為要念夢想中的公立學校,結果每天要花一個半小時通車,每天五點多就要起床,每天回到家也比別人晚,念的是設計科,畫作業又畫到很晚,結果念了一學期,身體負荷不了,只好休學,隔年重念離家近一點的學校。也有就是學校比較遠,需要住宿舍或是外宿,也要思考一下關於群體生活適應力和自制力,或許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思考。

除了以上兩點,影響孩子選擇的因素可能還包括學校的風氣、補習是否方便、是否有學長姊就讀、制服好不好看、有哪些社團、學長姊顏質高不高⋯⋯等等,什麼理由都有,其實不用去否定孩子的想法,但是要協助孩子列出判斷的順序,依重要性做排列,再來評估選擇。

親子意見不同怎麼辦?

很多孩子會來問我:老師,我喜歡表演,我要念表演藝術科,但是我爸媽不給我念,然後又僵持不下。這裡對孩子和父母分別有不同提醒:

一、擴充資料庫,歷程比結果重要

  • 對孩子:我就會說,好棒喔,老師也超喜歡表演,要不是來當老師,搞不好就是偶像派演員(誤),好啦,可以讓我了解,你喜歡表演的哪部分?戲劇還是舞蹈?幕前還是幕後?喜歡哪一位偶像或是明星?是興趣還是以後想要從事這個行業?

我會先同理支持,因為面對未來,孩子肯定會有擔心跟不確定,這時我的支持會讓他安心,接著再用問題來幫忙孩子建構問題地圖,幫他釐清,了解他選擇的原因。此時,大人提供的建議,孩子才聽得進去,曾經就有孩子和我討論之後,放棄去念高職表演藝術科,改念一般高中,然後加入學校戲劇社,努力往藝術大學的戲劇系邁進。

  • 對家長:如果不去理解孩子,或孩子講到一半就先否決,那孩子肯定閉起嘴巴,關係就對立起來,接著孩子就會覺得被孤立,這就是我最不願看到的,因為家長最後不是用情緒勒索,不然就是武力逼孩子就範。其實有個建議,通常家長會習慣只把結論拋出來,孩子當然會錯愕和反彈,建議父母把自己的擔心跟孩子說明,讓孩子解決你的疑惑,練習成熟的面對問題,例如:孩子呀!爸爸也很想支持你念表演藝術科,但因為爸爸對表演藝術科不了解,就會擔心這個出路好不好?或找不找得到工作?我想你應該也會想到以後工作問題,不然你幫爸爸了解一下,表演藝術科畢業的學長姊大概都做什麼工作?這些工作你喜歡嗎?

當老師跟家長能夠這樣帶著孩子一起找答案,其實都可以幫孩子增加看待選擇的深度和廣度,而我們也會變成孩子信賴的大人,一起走在選擇的路上。

二、108課綱實行後,選適合高中也會幫助上大學

生涯選擇只有兩種,不是升學就是就業,了解學校畢業生的升學榜單或就業力,可以做為我們選擇的參考,因為大家在乎的是,現在的選擇,能否幫助到下個階段的選擇。

如果要升學,現在多了一個108課綱的要素,因為108課綱實行,高中3年接下來會多一個「學習歷程檔案」,有點像是國中的生涯檔案加上生涯輔導記錄手冊。這個「學習歷程檔案」記錄了高中3年的修課過程、社團參與、比賽紀錄等等,大學端會將此「學習歷程檔案」做為招生選擇參考,所以大學要念電機系或是企管系,在「學習歷程檔案」中,放進的資料就會不一樣,也就是說,高中生必須根據未來想念的科系,好好安排高中3年的學習歷程。

高中端也因應108課綱,課程規劃做了很多的調整,高中各校裡規劃了彈性課程、特色課程讓學生選修,各校間特色課程未必一樣,所以現階段了解高中特色時,也要蒐集課程方面的訊息,因為除了符合自己的學習興趣,也進一步規劃到「學習歷程檔案」中,間接往理想大學科系邁進。

聽起來有點複雜,關於這點家長不要擔心,因為高中端已經花了很多時間準備,高中除了跟國中一樣有輔導老師外,高中另外還增設「課程諮詢教師」,就是協助學生來選課。所以「學習如何選擇」是很重要的,只要現階段透過選填志願,陪伴孩子好好釐清興趣志向,一起「學習如何選擇」,也是間接幫助孩子儘早面對高中會碰到的情境,減少進到高中所需的適應時間。真的不要因為自己的擔心,剝奪孩子學習的權利。

做選擇的不敗祕笈

會考後,面對志願選擇會有壓力,是因為擔心它是否是個好選擇?萬一做錯決定,就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但事實是,我們無法在選擇之前,完全保證這個選擇是對或錯,或這個選擇是最好的選擇。

真正會影響選擇成敗的,是選擇之後的努力。

好好陪伴孩子做選擇,而這個陪伴過程會引發孩子對選擇的「擁有感」,「擁有感」的產生,端看孩子在決策過程參與了多少,當孩子覺得這是自己選的,就會願意為這個決定付出最大的努力,這個選擇變成好選擇的機率就會變高,在另外一個3年後,會感謝今天做的這個決定。否則,當他遇到困難,他只會回過頭來怪罪父母,都是父母幫他選的,這根本不是他要的。

選填志願除了為下階段做準備,其實也是國中學習過程的總盤點,若能用正面的角度看待,好好結束,肯定會成為下一個學習階段很棒的基礎。

生命是由一連串的選擇集合而成,期待每位孩子都能透過家長、師長的陪伴,擇己所愛,愛己所擇,一步步邁向屬於自己、可以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

延伸閱讀

吳俊叡 吳俊叡

吳俊叡

新北市立安溪國中輔導主任

期待用行政的力量翻轉學校,讓學校還原他應該有的樣子。曾經為了學生下海當沒人要當的學務主任,只因為希望讓一些被拒絕的孩子可以重回校園,和團隊一同推動淨塑、服務學習、冒險教育、寧靜運動、志工社區共學等,將教育落實在每個生活的小細節。 對我而言,學校就是學習的地方!師生享受成長的喜悅!學校應該是充滿夢想的地方!學生、家長、老師的夢想在此交織、激盪著!如果教育能因為我有一點點的不同,那麼才不枉費被稱作一聲「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