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MIT新鮮人省思:老師花很多時間教會學生,不是難倒學生

部分公立明星高中畢業生赴海外讀大學的占比更接近5%。以2017年為例,以師大附中47人、北一女中45人、武陵高中26人最多;在公立明星高中,又以北一女中應屆畢業生到國外念大學的比率最高,為4.92%,其次為建中4.89%。

▲ 到國外念大學已成為高中生的升學選項之一。Shutterstock

▲ 到國外念大學已成為高中生的升學選項之一。Shutterstock

愈來愈多高中生選擇出國念大學,2018年畢業於建國中學的余竑勳、陳韋同申請上美國MIT,是去年台灣「唯二」申請上MIT的高中生。雖然在很多人眼裡,天之驕子的他們上榜MIT似乎不太意外,但是從申請學校到赴美求學,他們有了不一樣的視野,也對台灣教育充滿省思。

學測成績公布後,高三生面對的課題就是申請學校。近年來愈來愈多學生選擇到國外唸大學。根據教育部統計,高中應屆畢業生赴海外就讀人數自2013年起突破千人,之後每年緩步上升,2017年為1584人,占整體畢業生0.72%。(看更多:高中生出國念大學系列報導

部分公立明星高中畢業生赴海外讀大學的占比更接近5%。以2017年為例,以師大附中47人、北一女中45人、武陵高中26人最多;在公立明星高中,又以北一女中應屆畢業生到國外念大學的比率最高,為4.92%,其次為建中4.89%。

2017年自建中畢業的余竑勳和陳韋同申請上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當年台灣「唯二無美國籍」申請上MIT的高中生。就讀建中科學班,同時也是奧林匹亞和科展的常勝軍。在很多人眼裡,他們優異的學科表現和獲獎,踏進MIT很合理,但不論在申請學校或是適應美國生活的過程,兩人依然戰戰兢兢。

努力K英文,還是無法與外國人溝通

談到出國讀大學,很多人第一個挑戰就是語言能力,余竑勳和陳韋同也不例外,尤其要和外國人溝通更讓他們擔心能力不足。「雖然從小學英文,可是與人溝通好像又是另外一回事」,余竑勳自覺與MIT的遠距面試狀況百出,趕緊找了外國人做家教、練習口說。此外,他也用最傳統的「單字本」背生字,並且將自己的資訊專長用來讀英文,寫了一支考英文單字的程式來測驗自己。

可是到了當地,余竑勳仍花了整整一學期才完全適應國外的社交生活。他坦言,缺乏與外國人的真實接觸,讓他一開始還是「知道要講什麼,但是說不出口」、「不知道怎麼跟外國人相處」。

陳韋同因著小學有念過私立雙語學校,有與外國人聊天的經驗,但是他也對外國學生討論的話題感到「搭不上話」。「原以為大家都聊籃球、運動這種比較輕鬆的軟話題,」他說,「但是他們居然討論如何避免種族歧視,或是學校是否該為不同種族的人保留特定入學名額。」陳韋同注意到國外學生都很有想法,也勇於表達,「這些話題通常沒有正確答案,也滿嚴肅的,不大是平常我們會在台灣討論的事。」

▲ 陳韋同(圖右)國小時讀過私校,有過與外國人聊天說話的經驗,很快融入外國人的社交生活。但是即使如此,同學間的聊天話題仍偶爾讓他大開眼界。陳韋同提供

語言的困境讓兩人對台灣的英文教育有很深的思考,認為國內再多的英文課好像都沒用,「台灣人學英文必須跳脫一般補習英文的思維,要想辦法和外國人真實接觸、溝通的機會,」陳韋同說。

台灣太著重學科學習,但別人都是全方位

即使是別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兩人卻發現自己長期以來著重學科上的成績,對於其它課外活動相當缺乏。以余竑勳來說,在奧林匹亞的光環之外,剩下只有橋藝社、服務學習,「而且服務學習其實是建中的班際活動」,他講起來有些不好意思。

余竑勳認為,台灣長期以來重視課業,不像美國高中生有大把的時間做課業以外的事,而他認為,美國高中生一邊做課業以外的事,其實也一邊在探索自己,「這是台灣滿缺乏的」。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陳韋同身上,尤其入學後發現同學間的多才多藝,讓他自嘆不如。「有位同學當過國會助理,而且是蔡英文訪美時,協助安排行程的人,」陳韋同感嘆,台灣學生很少嘗試類似的事,「我們比較偏重學科類的成果,但別人是全方位:舞台劇、花式溜冰、模擬聯合國......」,陳韋同也分享自己的課外活動裡,反而是「廚藝競賽的團隊獎」受到矚目,把他科展的光環都比下去,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因著這些衝擊,陳韋同從同學身上學習用比較寬容的心情看待不同的人。「不要用太現實的眼光去評斷課外活動」,他認為,國外非常重視學生對特定事物的熱情,「即使是玩桌遊也是很好的活動」。

找學校,更不如說在「找自己」

比起台灣單純以分數決定學校,申請國外大學必須用各式資料證明自己的熱情與興趣。看似複雜的流程,卻讓余竑勳和陳韋同在找學校的過程中漸漸發現自己的喜好和興趣。「找學校也像在自我探索」,余竑勳認為,很多台灣學生都是一路念書、考試,很少有機會反思自己的興趣或是喜好。但是在找國外大學的過程中,他卻需要不斷跟自己對話:「是不是真的喜歡這件事?」

▲ 余紘勳認為,找學校也是種自我探索。原本想同時申請MIT和哈佛的他,經過資料搜集、自我對話後發現,「我這麼愛數學,MIT才是真正適合我的地方」。圖為余紘勳(左後方著黑色T恤)與數學課的同學一同呈現數學笑話的合照。余紘勳提供

譬如一開始想要申請哈佛和MIT的余竑勳,從各種資料裡反思到底哪所學校適合自己。最後他發現,「我從小就很愛數學,比起哈佛是綜合型的大學,MIT這種專攻理工學校更適合我」,余竑勳說。

陳韋同則是受益於校友分享的部落格,他在部落格上看到「大學希望收什麼樣的學生?」、「為什麼選擇MIT?」、「學校有哪些課外活動?」等。讓他在申請學校時更明白MIT的文化和學習環境,也對自己畢業後的想像更加具體。

這些發現,也幫助他們選課,譬如余竑勳除了原本擅長的數學,還選了音樂、日本文化課,他也發現自己偏好深度的研讀知識。「譬如比起一篇篇零散的國文課文,我可能更想花一學期的時間好好認識蘇東坡,了解他的思想、他做決定的背後原因,他的生活和際遇與我有何差別?,而不是每個文學家都認識一點點」。

上課重實作、發表,不求難倒學生

在MIT上課一年半,余竑勳和陳韋同完全樂在學習,有種如魚得水的瀟灑。在國外求學,余竑勳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師花很多時間把學生教會,而非把學生難倒,「不論再難的知識,教授都一定用白話文不斷解釋,要讓程度不好的人也能理解」。教授的努力,讓余竑勳學習更有動力,「這讓我即使卡關也不會挫折,我知道我有辦法學會,不論如何都會搞懂」。

修習資訊課的陳韋同則是有很多實作課,實作課上的助教很多,讓師生間很多互動。「有時候在台下聽課我以為我懂了,但是實際上做一遍,再經過助教的檢查,我才發現我其實漏掉了一些細節,沒有完全理解」。受益於這些課堂互動,陳韋同的學習也變得主動,明白「知識不應該是一考完就忘記,學習也不是為了分數;真正的知識是要用出來、能與人交流互動的,甚至可以為人類謀福利」。

 

延伸閱讀

張益勤 張益勤

張益勤

親子天下記者

一個相信用心感受就能成就大事的小小記者。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