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佩嘉:中產階級父母為何如此焦慮?當教養陷入彌補失落童年的遺憾

「原來我們以前班上那些成績不好的、很頑皮的同學,不是他們的錯,是我們學校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一位兒子被診斷注意力缺失(ADD),舉家遷移至宜蘭,讓孩子在體制外學校就讀的林先生這麼說。他的太太當年赴美生產,原先也早已規劃好讓兒子就讀雙語幼稚園以及⋯⋯

▲ 黃建賓攝

▲ 黃建賓攝

公視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引起社會熱議,中產階級父母明明資源比上一輩豐厚,為什麼我們總擔心做得不對、不夠?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訪談一百多組台灣、美國家庭的親職社會學新書《養育全球家庭》(暫譯,Raising Global Families)提供社會學角度的詮釋和提醒。

  • 故事1:擁有碩士學歷的Janice,每隔兩年都送兩個兒子到美國參加夏令營。在美國,他們住在Janice的表哥家,表哥在美國矽谷工作,擁有寬敞的兩層樓房。有一年,表嫂請Janice帶台灣的數學和物理教科書來,因為,美國的教材太簡單了。這樣「反向取經」讓Janice有點訝異。

  • 故事2:「原來我們以前班上那些成績不好的、很頑皮的同學,不是他們的錯,是我們學校並不適合每一個孩子,」一位兒子被診斷注意力缺失(ADD),舉家遷移至宜蘭,讓孩子在體制外學校就讀的林先生這麼說。他的太太當年赴美生產,原先也早已規劃好讓兒子就讀雙語幼稚園以及台北的私立小學,卻因為兒子被診斷出ADD,就學地圖有了變動。

中產階級父母期盼孩子在全球化競爭下擁有競爭力,又希望他們「不要像自己小時候一樣」,為了讓孩子擁有無障礙的童年所做的努力,用心良苦。

同樣面臨了孩子的發展出現挑戰,中產階級家庭有資源能舉家遷移到適合孩子成長的地方,勞工階級的家庭卻因知識與經濟資源匱乏,家長選擇忽略孩子的問題。

讀小二的貝貝家裡還有兩個手足,爸爸開計程車養家,媽媽是家庭主婦。貝貝在家裡表現一切正常,到了學校卻不講話,被診斷是「選擇性緘默症」。在保險給付的心理諮商次數結束後,貝貝還是不願說話。爸媽決定不再帶貝貝去求診、諮商,「又沒什麼用」、「我小時候也這樣,長大就會好了」他們說。媽媽也坦言,不太理解醫生的說明。除了不能理解,後續需要負擔的經濟和時間成本,也是他們不願繼續就診的原因。

這幾個不同家庭對照組的真實故事,是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藍佩嘉近10年來,在台灣、美國東岸訪談了近150組華人中產階級和勞工階級家庭,其中的幾個縮影。她將這些家庭分為4組,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其教養敘事,以英文撰寫《養育全球家庭》(暫譯,Raising Global Families)一書,2018年7月由史丹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定位是給美國大學課堂使用的學術類書籍。

這也是藍佩嘉繼2006年出版的《跨國灰姑娘》(Global Cinderellas: Migrant Domestics and Newly Rich Employers in Taiwan,中文版2008年出版)後,第二本英文社會學著作。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庭康對本書評語:「這本書絕對可以與西方學者著作平起平坐,也能將教育社會學論述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打破。」

傳統社會學看待教養、教育,被認為是複製階級優勢的理性策略。藍佩嘉從亞洲視角貼近觀察台灣、美國兩地的華人家庭,一方面對西方的論述提出反駁,認為對於這些不同階級、處境的父母,教養並不是一件可以清楚算計出投報率的工具,而是一個「企圖降低風險的策略,裡頭其實有很多情緒上的不安全、焦慮和恐慌」,她用「全球保安策略(Global Security Strategy)」描述教養的操作。

近10多年來,台灣坊間大量引進西方的教養書籍與論述。另一方面,藍佩嘉也從社會學角度提醒,導引自西方中產階級的教養論述,不見得一體適用各個階層的家庭,而以中產階級為假想中「理想家庭」所設計的教育、社會制度,可能會深化階級不平等。

以下是藍佩嘉接受《親子天下》專訪的對話:

Q:從社會學角度研究親職教養的初衷為何?深度訪談一百多個不同社會階級的家庭,最大的發現和觀察是什麼?

A:有幾個初衷,現在做父母好像變得很焦慮、很困難,和上一代父母比起來,我們現在的中產階級父母有這麼多的資源,為什麼更焦慮,而且不斷覺得自己沒做對、感到高度的不確定?

另一方面,不同階級背景的家庭,教養方式落差愈來愈大,不僅是資源的多寡,好像大家認為什麼是好的父母、好的教養,做法也不一樣,有些人覺得你是在縱容孩子,我覺得我是在尊重孩子主體性。

我想了解台灣社會現在在教養、教育的問題或困境,背後反映哪些更大的社會結構狀況。台灣經歷了快速的社會變遷,是很典型的壓縮社會變遷的案例, 很短時間內經歷了經濟上政治上的變化,在各個不同制度裡看到不一致,例如,在美國的學校和家長態度是一致的,但在台灣有很多衝突。

我希望這個透鏡可以看到階級不平等和社會不平等的背後,家庭因素的影響。家庭,是造成下一代孩子發展過程中機會不均等,一個很大的因素。

Q:書裡為什麼用「全球保安策略( global security strategy )」來看待現代父母的教養行為?

A:社會學傳統上看待教養,就是一個複製階級利益的機制、中心點。你希望下一代可以得到你現在的優勢或安逸,尤其是中產階級家庭,你投那麼多資源,就是希望孩子接下來還能享有中產階級的地位。

這邏輯好像預設教養是一個很理性的策略、工具的計算,可是我在做研究過程中,大部份家長未必這麼理性,未必知道怎麼算,很多時候要考慮許多矛盾的目標:譬如,又想讓孩子有競爭力、又想讓孩子很快樂。

矛盾的原因是,台灣的社會變遷快速,我們自己都不是這樣被養大的,現在卻要如此教育小孩。所以,到底是不是對的方式呢?

為什麼我會用「保安策略」這個說法,因為我發現大部分的父母親其實不能夠很清楚去計算利益,他們能夠做的就是去「避險」、避免一些他們認為不安全的東西。而父母所認知的「不安全」到底是什麼,不同群體、不同地點的父母,看法就很不一樣。

Q:書裡研究台灣中產階級、台灣勞工階級、美國中產階級華人移民、美國勞工階級華人移民4個族群的家長,他們背後的焦慮和不安是類似的嗎?

A:他們的情緒狀態可能都是「我愛我的小孩,我想要提供好的東西給他」,但是他們各自所理解的狀況不太一樣。

中產階級的父母,都比較容易去放大他的不安全。中產階級父母不管是經濟上、社會資源上應該都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反而他們更傾向覺得生活裡有很多不安全。比方說可能會擔心小孩向下流動、擔心他沒考上理想的學校、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也擔心他吃到不安全的食物、擔心他發育得比人晚、擔心疫苗裡有風險等等。

還有很多中產階級會有「情緒上的不安全感」,例如,擔心孩子會不快樂、擔心他有沒有自主的成長。中產階級很容易去放大檢視,覺得需要做更多事來保護孩子情緒上的安全,許多時候是保護成人自己情緒的安全感。

台灣中產階級也普遍有一種「失落童年」的說法,我們都覺得我們過去沒有快樂,可能是功課壓力太重,老師和教育體制給我帶來的創傷,或是覺得以前家裡沒有資源讓我去學習,這些很容易投射到,我們希望小孩可以去避免經歷這些我們經歷過的風險,想要創造一個比較安全的環境給他。

書裡有提到這些孩子送到另類學校家長的經驗,對這些家長來說,他想要secure(確保)孩子的童年,能有一個自主自然的成長。

對美國的中產階級華人移民家長,指認到的主要風險可能就不是這樣。當然他也有失落童年的敘事,但移民的經驗導致其他的不安全感。 比方雖然有高學歷、擁有好工作的父親,在職場上仍經歷種族歧視,有升遷天花板,或是英文有口音、不知道怎麼和美國人社交等。

這也會投射到,我希望我的小孩不要經歷到我所經歷的,希望孩子能學會美國的社交技巧、更融入美國的社會,或是保護他在種族不平等的環境裡生存。現在美國大學入學很競爭,引起「亞洲配額(Asian quota,註1)」影響入學的猜測,所以華人移民家長想盡辦法,怎麼樣讓孩子可以表現得比別人更優秀,不能像白人家長這樣自由放任,所以同樣的也是一個保安的策略。

勞工階級資源比較少,生活中不安全其實是比較多的。可是他們沒有這麼豐沛的經濟、時間、知識,去指認生活中潛在的風險。反而他們盡可能不要看那麼清楚,如果他像中產階級這樣斤斤計較, 但是他又沒有辦法去改善,他會活不下去。

勞工階級父母,他們的教養焦慮和中產階級父母不太一樣,更多是來自於外界。

社會、學校的文化腳本常常是以中產階級的生活做為典型,期待你要有這麼多的資源能力時間來配合。當勞工階級父母們和體制、老師或是其他家長互動時,或者是社工來檢視,你是否是一個高風險家庭時,他會被不斷提醒,自己是不是一個不適任的父母。

Q:可以舉例說明,勞工階級家長焦慮來自於外在較多嗎?

比方說,當我們邀請中產階級家長訪問時,大部分都滿順利的,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很有理念,很多家長都假定自己是很好的家長,所以學者要來訪問我。

可是勞工階級的家長完全不一樣。我們詢問受訪意願時,他第一個反應是:「我的小孩在學校裡有什麼問題嗎?」或者,他就會說:「我們家沒有什麼好看的,我們就是打而已。」對他來說,體制要來檢視他的時候,他擔心可能反而會被看到自己做錯了什麼。

Q:在美國的勞工階級家庭也是類似的嗎?

A:類似,在美國挫折感只會更勝之。勞工階級做為一個家長的權威,是更容易受到挑戰的。去了美國,不會說英文,做的又是一個很低階的工作,那我的小孩是美國人了,他日常生活很多時候,要依賴孩子當翻譯。在美國會出現代間關係地位逆轉的情況。

另一個很重要的,在美國完全不能打小孩,書裡很多家長最煩惱的就是這件事。他們不能打,如果學校老師發現打小孩,再加上他們是移民,很容易被貼上虐待的標籤,在美國是可以把小孩帶走的。我訪問的人裡面很多都被警告過,感到很挫折。

有些人就會轉過來想說,這就是美國的教養吧,我給小孩很多的自由,就是像美國的方式吧。這當然是很天真很化約的。當他們帶小孩回台灣或是回中國的時候,親戚都會說「你這樣帶小孩太糟糕了」、「小孩子都沒大沒小的」。那個做法放到台灣的文化框架,家長就會受到很大的質疑。

Q:你提到,不論在美國或是台灣,很多親職教育的工作坊或是講座,存在一些階級的偏見,包括哪些?

A:最典型的是,美國建議處罰時用「time out(暫停)」的方法,把小孩暫時隔離,把小孩暫時帶到一個沒有長物的角落。那些(上親職課的)移民就很困惑,首先我們家沒有一個角落是沒有東西的。這些移民很常見是3個家庭合住在一個公寓裡,哪有什麼空的角落?或者很多方法強調需要口才、溝通、講道理,這對他們很多人是很陌生的。

台灣某些親職教育班,很強調權威,由一個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對的。當你覺得這一套是對的,就沒有彈性,忽略許多人生活情境可能和你不一樣。有次我聽一個老師講說,小孩0-3歲是認知能力發展最好的時候,這時候家長最好可以全時間陪伴。

這種資訊對於某些家長完全沒有幫助,而是一種壓力,因為他們就是需要雙薪工作的母親,該告訴她的是,以她的生活情境,她可以做什麼。你告訴她「小孩0-3歲認知發展最好」,但我都沒有辦法在家陪他,那將來他發展怎麼樣,是不是我的責任。我覺得類似這樣的說法,反而是提醒媽媽「我是不適任的母親」。

Q:台灣的教養論述大多引自西方,這些西方的教養論述,對於勞工階級的家長,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較大呢?

A:我會避免用好或壞這樣的字眼來總結。勞工階級的家長有很多人想要採取和上一代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很多人不想打(小孩),因為自己也被打過,也有很多人覺得自己童年是失落的,這些人都是教育上的受挫者,他也不想讓孩子有很多課業上的壓力。

我想強調的是,現在有很多教育現場改變、對家長期待的改變、或是現在認為主流的教養方式改變,這些都很好,可是很多時候忽略了家庭背景的差異,很多時候我們會不自覺去強化一種,單一的對於正常家庭的預設。

比方說,很多規則假定家長是有時間、有能力參與的,對於沒有時間和沒有能力參與的家長是很大的負擔,不只是勞工階級的家長的困擾,很多中產階級的雙薪家庭也有這樣的困擾。

我並不是要去否定教養腳本的改變,或是教育方式的改變,只是我們必須要考慮要怎麼樣去涵括不同型態家長的差異。

Q:希望這本書帶給讀者什麼啟示?

A:台灣對於西方的教育,都有一點浪漫化的傾向,我們不需要去浪漫化他們。他們有很多他們要去面對的問題。

家長可以放心的是,大家都是很焦慮的,不只你自己,在不同社會、位置,可能會面對不一樣的困境。而弔詭的是,這些家長安排的保安策略常常都會產生非預期的效果,反而讓你更不安全。

譬如,書裡有提到,那些另類教育的家長希望孩子可以很自然的成長,不要受到體制教育或是商業的汙染,可是有的時候那些自然成長,反而很不自然,因為我們要很努力的安排很多東西,這是一個很典型「非預期的後果」的例子。

華人移民的家長也是一樣 ,我想要給他母國文化的資本,給他加強中文、練小提琴,覺得他只有這樣在申請學校時才能夠贏過白人小孩,可是後來到了申請這一關,人家一看就說「你是亞洲人本來就應該會這些」、「你們亞洲人每個都是一樣」。你想讓孩子安全,結果反而更不安全。

勞工階級家長也會發生這樣情況。有個媽媽為了能供孩子去補習,打好幾份工,讓孩子一個人在家,卻被學校、社工懷疑是不適任的母親。

這本書想提醒的是,我們要把自己的個人問題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脈絡裡面,當你放在一個更大的社會脈絡來看的時候,不是只有我焦慮,大家都在焦慮。到底是什麼讓我焦慮?有的時候不是我做不好,有時是一些框架對我來說,並不合理。

另外很重要的是,因為面對社會壓力、放大生活裡的風險,很多的母親都會一直覺得自己做不好的這件事情, 然後退回一些很個人化的策略。但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創造公共財」的方式,去改造社會集體的制度,讓這個社會學校環境改善,而不是只顧慮到自己小孩有沒有暴露在這個風險中。

譬如,食安問題讓中產階級的母親很焦慮,覺得學校的營養午餐有很多風險,就想辦法每天早起做便當,自己也很勞累,這就非常個人化。如果可以,是不是能當志工去監督學校,讓其他孩子也能吃得安心。

我們很容易會把同溫層的一些做法跟想法,視為理所當然,用我們的標準去評斷「他們」,所以我希望這本書可以提供一個社會上的橫斷面,增加大家同理的了解。我不只是告訴大家說,不同階級的家庭養小孩的方式不一樣,很重要的是,這些「階級差異」是在什麼樣的脈絡,被轉化、強化為階級的不平等。

註1:Asian quota,亞洲配額,指美國大學尤其是長春藤名校,在接受入學申請時,因為亞裔學生成績優異,可能給予入學比例上限的說法,但是大學多半否認有這樣的政策。

延伸閱讀

蘇岱崙 蘇岱崙

蘇岱崙

親子天下副總編輯

誤打誤撞讀了新聞系。進入親子天下擔任記者前,有多年雜誌、報紙記者編輯工作經驗。對於各類人物故事、社會現象充滿熱情與好奇,希望記者這行業不要消失。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