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考試的孩子

坐在我面前的父子一臉愁容。 這對父子我已經認識很久了,爸爸是來自非洲的大使,媽媽是一個美國白人。他們的這個兒子今年17歲,高二,從小就非常認真,上的學校也都是紐約市最有口碑的學校,成績也一向不錯。這個學校的口碑很驚人,以今年來說,全校被常春藤或等級的大...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學習表現與考試表現,有時並不能畫上等號,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有些孩子是典型的「不會考試的孩子」⋯⋯

坐在我面前的父子一臉愁容。

這對父子我已經認識很久了,爸爸是來自非洲的大使,媽媽是一個美國白人。他們的這個兒子今年17歲,高二,從小就非常認真,上的學校也都是紐約市最有口碑的學校,成績也一向不錯。這個學校的口碑很驚人,以今年來說,全校被常春藤或等級的大學錄取的學生高達70%。

所以當這個爸爸說要來找我時,我以為他只是來敘敘舊的,沒有想到是這樣子的對話:

「Dr. Hsu,我這個孩子一向認真,成績也不錯,以他們學校過去的紀錄來說,我想他上常春藤的學校是沒有問題的。」疲憊的爸爸推了推自己的金邊眼鏡,用我說不上來的英文腔調跟我絮絮叨叨著。

我點點頭,繼續聽,近年來在學習心理諮詢的訓練之下,我學會靜靜聆聽。我雖然不迷信「名校」也不鼓勵盲從,但是適合念「名校」的孩子我當然是樂觀其成,祝福他們在適合他們的花園裡恣意燦爛。這位非洲大使爸爸,停頓了一下:「可是,他的SAT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分數非常低!」爸爸接著把分數給我看,我瞄了一眼,我也愣住了,的確很低。

今年的夏天來得很晚,到了5月份的紐約還是很有寒意,我抓緊身上的毛衣,那是週五晚上的8點鐘,我通常不會那麼晚見家長的,但這是大家唯一能找出的時間,我想眼前的父子一定很疲憊了,爸爸看起來更是心灰意冷。這個孩子,高高大大,因為是兩種族裔的混血,從外表看來會覺得是南歐或是中東地區的人種。這個孩子我從小就認識了,他的名字我們姑且叫John。

這時候,我開口了:「John,好久沒看到你了。一下子就十一年級了,當初教你英文的時候才三年級呢!」我眼前浮現了三年級的John在學校操場奔跑的活潑可愛的樣子,古銅色的皮膚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銀鈴般的笑聲一串串。

John勉強地擠出一絲笑容。

一個典型的「不會考試的孩子」

John的爸爸還沒聽完我們的寒暄,搶著說:「我覺得他就是不認真,我也試著把手機拿走,不讓他和朋友出去玩,什麼都試過了,都沒有用,我覺得他就是不認真,其他和他程度差不多的同學都可以考高分,他就是做不到!我對他真的是很失望,很氣憤!」聲音提高的爸爸,拳頭握緊,接下來的幾分鐘便是聽他憤怒又失望地指責John。

很多人以為美國沒有升學壓力,這真是大錯特錯。我想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就有壓力,而處在紐約市這種大都會區,父母和孩子面對的壓力更是驚人,差別只在,美國的教育有各式深厚的學術基礎,學校也是中規中矩按照這些理論來教育孩子,不揠苗助長,不急功近利,競爭也是比較良性的。

身型碩長的John一直低著頭,削瘦的肩頭微微顫抖著,他的身高應該超過1米85了,就在父親一連串出於好意但又咄咄逼人的譴責中,他倏地站起來了,「砰」的一聲奪門而出。

我看到這個大男孩眼角噙著的淚光。時間就這樣子凝住了,留下癱在沙發裡的無助的爸爸和我對望。

我讓John的爸爸下次把John的SAT參考書(美國也有參考書,練習題,但都是針對標準考試之用,並沒有平常「加強訓練」的參考書)全部帶過來,我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過了兩天,東西帶來了,我仔細看了John的參考書,一看,我心裡就知道了——這就是一個典型不會考試的孩子。

對於在亞洲成長的我而言,標準考試在考什麼,我在500里外就嗅得出來,真的是手到擒來,甕中之鼈啊。要是有人告訴我,有人不會考試,我一定説:「怎麼可能有這種事情呢?考試不就是反映成績的嗎?」但是,接下來在美國所受的幾十年專業訓練及教學現場經驗,修正了我的看法。

的確,一般來說,考試能反映成績,可是也真的是有考試無法反映成績的孩子啊!眼前這個John就是一個例子。

在美國的教學現場,標準考試非常少,甚至是不存在的,孩子都是大量寫論文,大量的從事邏輯推理批判思考,以數學科來說的話,不拚速度,不講求反覆的做題。這樣子教出來的孩子,很容易就變成不會考試的孩子。標準考試幾乎都是選擇題,選擇題,攤開來說,靠解題技巧。我們常用的刪去法、比較法、高機率猜題法,在標準考試上不但用得著,甚至是必備技巧,致勝關鍵。但是,這些在美國的課堂幾乎是不會出現的。

標準考試的意義到底何在?

接下來的4個星期,我傳授John「解題必殺技」,在短短的時間居然進步200分,跳進1,500分,到99%的百分位。SAT滿分為1,600分,哥倫比亞大學去年新生SAT大約平均為1,535,也是99%百分位。John本身的程度是沒問題的,我稍微指點他一下,任督二脈打通後,他便活絡起來,再加上他平時的好表現,這樣的成績他有希望申請所有的「名校」。

我心裡感觸很大,標準考試的意義到底何在?

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標準考試在美國受到很大的批評。標準考試受到批評,早就不是一件新鮮事了,但是這幾年來有加劇的趨勢。以申請大學來說,很多知名美國大學已經修正對標準考試的要求,例如哥倫比亞大學已經免除單科標準考試的要求,紐約大學更是test optional(即申請生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考標準考試,不考者申請案件不會受到影響)。

前一陣子陪高二的女兒去參觀一所常春藤大學校園導覽和招生說明會。女兒勤做筆記,這時聽眾席中有人發問了:「請問學校對入學標準考試的要求?」

重點來了,全場眼睛都抬起來了,屏氣凝神盯著招生官看。

這位常春藤大學的女招生官氣定神閒回道:「是的,我們需要入學標準考試成績。」她頓了一下:「但是,我們了解標準考試是 evil of necessity (必要之惡),不見得能反映出學生的真正實力,所以在我們學校的審查上,標準考試的重要性比例很tiny(極小),只能做為眾多審核材料之一。

她用英文字「tiny」。

這樣子的回答我一點都不驚訝,因為我知道標準考試的問題所在,例如太過狹隘、太多爭議性、出題者有個人主觀意識、是考解題技巧、不能反映出孩子的全貌等等,這也是美國教育界主流的看法。然而當我聽到這位常春藤大學的招生官用「tiny」來形容學校對標準考試重視的程度,我還是很震驚。

所以當John成績爆表,父子倆欣喜若狂,頻頻向我道謝時,我除了為他高興,心裡卻有很複雜的情緒—我浪費了我的生命和他的生命在一件意義不大、我自己也不認同的事情。

還好只是4個星期⋯⋯。

延伸閱讀

許雅寧 許雅寧

許雅寧

哥倫比亞大學家長領導協會聯合榮譽主席

專精英語教學、雙語教育、心理教育,擁有三重美國教師執照、美國心理諮詢證書等,對於美國及亞洲地區教育皆有深入了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雙語教育博士/英語教學碩士、紐約大學管理碩士。目前定居紐約市、為現任哥倫比亞大學家長領導協會聯合榮譽主席、育有三個就讀美國常春藤大學的孩子。粉絲專頁:雅寧工作室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