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世杰:幫孩子習得掌控未來的能力

一個人對自己的未來有掌控的信心時,他就不會被負面刺激打倒,老師和家長,也應在教育中讓孩子對未來能夠積極想望。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五十年前塞利格曼(M. Seligman)和梅爾(S. Maier)做了一個經典的「習得無助」實驗。他們讓兩組狗兒不定時接受完全相同的電擊,但第一組狗有控制權,被電擊時只要壓一個板子就可以逃避電擊;第二組狗則完全被決定,不管牠們做什麼,都與是否被電擊無關。

實驗第二天,兩組狗都接受另一個逃避電擊的實驗,籠子中間有道隔板,狗被電擊時,只要跳過隔板就可以逃避電擊。

結果,第一組狗一被電,就會趕緊跳到隔板以逃避電擊。但第二組狗,就是昨天「被決定」的狗兒,放棄了努力,躺下來被動的接受電擊。牠們哀哭,大小便失禁,但就是不再嘗試跳過隔板。結論是:第二組的狗學會一種「做什麼都沒用」的想法,牠們「習得無助」了。

不放棄比避開挫折重要

這個研究對半世紀來的教育及臨床有非同小可的影響,既然長期的失敗挫折會造成「習得無助」,那麼問題的解決方向,應該是減少失敗挫折的機會。因此「愛的教育」、「沒有失敗的學校」等觀念在教育界熱門了一陣子,許多人甚至以為,只要完全尊重接納、無條件關注孩子,就能保持他們的積極正向,但真實的世界怎麼可能沒有挫折?這些嘗試最後大多無疾而終。

2016年,塞、梅二氏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習得無助五十週年:從神經科學來的洞見」,他們根據神經科學最近的發現,修正了自己當年的詮釋。他們指出「無助」根本不是「習得」的,而是個體遇到無法改變的挫折時自然產生的反應。因此,該研究的重點不該是習得無助,而是怎麼習得「永不放棄」。他們認為,個體要有機會控制嫌惡的刺激,而大腦特定部位的神經心理機制,此時會發生改變,因而提升了個體對控制的期待(expectation of control)。

白話來說,「對控制的期待」講的就是「未來」,當個體對自己的未來掌控有信心時,他就不會被負面刺激打倒。塞、梅二氏在文末也舉了一個案例,說明治療師應該強調的是「未來」。

幫助孩子保持積極的想望

一個長期住院的憂鬱症病患,這幾天發現自己居然住院快滿週年了。這下他負向思考的習慣又冒出來了:「住院滿一年,就是個記號,說明我是個廢人,是大米蟲,一無是處。」於是,情緒加倍憂鬱。這時有經驗的治療師來了,她聽說了這個狀況,卻裝傻說:「哇!要滿一年了噢,準備怎麼慶祝?」慶祝?病人糊塗了。她繼續說:「生病以來,你已經走了這麼長的一段路。你已經開始工作了,人際關係也都很棒,這麼棒的進展,難道你不想慶祝一下?」治療師立刻跟他討論了再來這一年,要怎樣立基在已有的進展上持盈保泰。治療師在幾秒鐘內,就幫患者從對過去的自怨自艾,轉移到對未來的想望。

其實老師和家長,也應不斷讓孩子得到對未來的控制感。

即使不得已要責罵孩子,也以「未來導向」的談話,讓問題能收尾在好的、有希望的點上。

一位專家老師在她小一的班上,面臨一個兩難情境。有情緒障礙的小鑫,未舉手就大聲發言了。如果她假裝沒看見,她就難以維持已建立的常規;但如果依照班規扣小鑫的分數,他很可能立刻大哭起來,後面就別上課了。怎麼辦?

老師說:「小鑫,你沒有舉手就講話哦,這樣我就必須扣你一分吔。」接著拿起板擦,作勢要擦掉黑板上小鑫那組的記分,小鑫已經快哭出來了。老師跟著又說:「等一下你有好表現,我再幫你加回來好不好?」他呆呆看著老師,老師又問一次:「有好表現,再幫你加回來好不好?」他終於點點頭。老師拿起板擦,完成扣分,小鑫沒哭。過了五分鐘,老師提問,小鑫舉手搶答,老師立刻稱讚他:「我就知道你會舉手發言。」

我見過這位老師鏗鏗然的罵另一個學生:「你怎麼會做這種事,當班長怎麼會去霸凌○○?」「告訴我,下次○○又讓你看不順眼了,你該怎麼辦?」然後語氣變軟,說:「很好,我就是要聽到你這樣說。你那麼聰明,幫老師這麼多忙,老師對你抱很高的期望你知道嗎?」

這位老師總是給孩子成功的機會,即使不得已要處罰、責罵孩子,卻也以「未來導向」的談話,讓問題能收在好的、有希望的點上。多一點這樣的老師,就不用害怕養出草莓族的下一代了。

《親子天下》10月號│《教育創新100》

================================

《有效讀寫》:曾世杰教授融合認知研究及現場關懷的教育人文手札

延伸閱讀

曾世杰 曾世杰

曾世杰

台東大學師範學院院長

台東大學師範學院院長、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理事長,長期關注素養與學習,曾深入偏鄉陪伴中小學生學習,有四年的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經驗。專長:教學研究、補救教學、閱讀素養、情緒障礙與輔導。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