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拿金牌的台灣之光說:「我不會念書,我是壞孩子。」

作者:許家齊

《職人》雜誌創辦人趙浩宏:當我聽到這些拿金牌、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孩子,自我認知這麼負面,我覺得太荒謬了!蘇恆誠攝

《職人》雜誌創辦人趙浩宏:當我聽到這些拿金牌、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孩子,自我認知這麼負面,我覺得太荒謬了!蘇恆誠攝

作者:許家齊

當拿了金牌的技職領域的學生,接受採訪時開頭會先說「我不會念書」;當想當船長的「好學生」被老師拒絕加入技藝班,「因為我們學校只有倒數兩百名才能加入。」台灣社會是不是對「夢想」有太多框架,少了想像?

今年教育噗浪客研習,讓現場老師落淚的一個演講是《職人》雜誌創辦人、總編輯趙浩宏的分享。這位總編輯只有28歲,現在還在當兵,在南投縣仁愛鄉武界部落的法治國小擔任教育義務役,研習的第一天早上騎摩托車從仁愛鄉的法治國小,風塵僕僕騎了4個小時上山分享。

趙浩宏大學就讀台北大學統計系雙修社工系、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他關心技職領域的原因之一是受到母親影響。他的母親是技職老師,「媽媽一直跟我說,那些孩子(技職生)只是沒被看到他的好。」

趙浩宏2015年創立《職人》雜誌,兩年多來報導過許多台灣技職達人故事,截至上星期,他一共採訪過431位技職領域人士。他希望透過報導,突破社會對於技職教育的刻板印象。以下為趙浩宏的演講第一人稱的摘要:

________________

我大概三年前開始採訪各行各業的人,上禮拜採訪完第431位從事技職領域工作的人。

這些技職領域的人,接受訪問時回憶,求學階段過年時很痛苦。因為親戚唸台大、成大,他就算念南港高工、樹德家商,這些在技職領域頂尖的學校,可是沒人知道他們在幹嘛,只會說,唸高職、你畢業就要工作?大家用很多刻板印象跟這些孩子對話。

但有趣的是,這些被訪問的技職學生,幾乎所有的孩子自我期待都很清楚,有十足的夢想,且都正走在想走的路,這跟普通大學生非常不同,當然我指的是認真也找到自己興趣的。他們知道要跟誰合作,要去哪個國家。他們有夢想,可是那個夢想是建立在很多痛苦後的一些有限的機會和機緣,但並非大部分的人都遇的到。

四、五歲的小孩可以馬上說出夢想是什麼,很多說想當太空人,但在台灣,家長會說這不切實際。如果全台灣的人都覺得小孩的夢想不切實際,那這些不切實際的夢想就不會在台灣成真。

「我們學校,只有倒數兩百名的學生才能參加技藝班⋯⋯」

431位受訪者中,有411個孩子清楚自己的未來,而且有的可以實踐並有具體方向,他們都是技優生,知道自己有什麼專業。我採訪一個孩子,後來念海洋大學五專部航運,爸媽都是老師,她的夢想是當船長。她跟爸媽說想當船長,爸媽說:「妳瘋了嗎?女生怎麼可以做這種工作?我們養妳養好好,幹嘛去學開船?可能有暴風雨,去很久不回來,船上都是男生……」有很多擔憂。

這位女學生想,可以找老師支持,因為她功課好、可以考到想要的學校。她跟老師說想參加技藝班,結果老師拒絕她,說在我們學校只有全校倒數兩百名的才能參加技藝班。她哭了,我聽到的時候也快哭,這就是在制度裡面歧視孩子。老師說那個資源是給不唸書的孩子,你好好考試、名字可以在紅布條榜單上,後來在路上我看到紅布條就很不爽。

有406個孩子說「我不會念書」,我沒刻意提醒他,多半是他開頭就說,不要提我的國高中。他說,我就不會念書啊、我是壞孩子。當我聽到這些拿金牌,代表台灣出國比賽的孩子,在開頭受訪時自我認知先從負面說起,我覺得太荒謬了!

體制讓孩子的好很難被看到

我媽媽是技職老師、影響我很大,她現在在科大教書,她一直跟我說,那些孩子只是沒被看到他的好。我們的體制很難讓很多孩子被看到他們的好。周會獎勵前三名上台,畢業誰上台領獎?哪些事跟成績無關?當我們表揚的還是以這些為主,就是很殘酷的過程。

跟這些孩子(技職領域)討論時夢想很容易被說出來,因為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夢想,跟升學孩子不同。升學孩子講夢想很常出現,夢想考上雄中,雄中孩子夢想是考台大。這是夢想的類別嗎?台灣孩子很多這樣,因為這是爸媽和老師的夢想。

▲ 聽眾塞滿會議廳,並紛紛拿起手機、筆記本,認真做紀錄。蘇恆誠攝

我一直鼓勵技職孩子站出來,因為技職生一直隱沒在自己的工作,不試著影響社會,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你們可以說話。電視上看到所有人幾乎都出自高中和大學,覺得這些人是人才。他們(技職孩子)從來沒有說話的空間,所以這些歧視和刻板印象自然會在社會裡恣意亂跑。

儘管做工的人多,但一個國家的話語權仍然淪落在自視為知識分子和菁英的人身上,所以他們(技職領域)就算過得不差,也覺得好像低人一等。這是我在田野裡看到真實的現象,那些家長和孩子們反映的現象。

延伸閱讀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