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改又何妨】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

一本好書究竟是要在一天內看完才過癮?還是細嚼慢嚥才享受?

一本好書究竟是要在一天內看完才過癮?還是細嚼慢嚥才享受?

網路的發達,很多人選擇在電腦或手機看文章;然而,我卻著迷於實體書逐頁翻閱的快感,那種一本好書在手的心情,確實令人興奮、喜悅!關於天下雜誌新書《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原本想細嚼慢嚥出箇中精華,不料我卻貪婪的過足了癮,一種飽足的充實感,札札實實溢滿在心中。

「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塗塗改改」指的是犯錯。乍看書名,很多人會誤認「人生允許不停的錯誤」,這個看法不盡然是錯的;然而嚴格的說,應該是「人生允許錯誤,但重要的是要從錯誤中學習」。

每個人都會犯下錯誤,然而我們是否承認自己的弱點?是否認清了弱點?當錯誤發生後,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些錯誤?有幾句話如醍醐灌頂般讓我深思許久:

犯錯並不是失敗。

成功無法複製,但錯誤可以學習。

犯錯確實不等同於失敗,相反的,甚至是成功的墊腳石;成功的關鍵也並非零失敗,而是能將錯誤化為成長的能力。我們無法複製別人的成功,但卻可以從他人的錯誤經驗作為自己學習的借鏡;當然,我們也不應只局限在成功經驗,而忽略了省思自己曾經從犯錯中走出來的珍貴教訓。

《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一書共分四部:第一部【轉折,正好可以重寫人生故事】、第二部【開口要求,並不會難堪】、第三部【拒絕,可以理直氣壯】、第四部【韌性,谷底翻身的力量】,專訪了25個成功的真實經驗,其中幾個標題,便讓我眼睛為之一亮,足以做為人生的警語,尤其是對於在學的學生有助益:

一、放下不光彩的成績,才看得見生機。

二、其實不需要完美。

三、沒興趣的事,就不太可能完成。

四、不要為「好人」形象而不敢要求。

五、心軟不要求改進,反而造成傷害。

六、停止自我懷疑,不要對自己落井下石。

七、被批評,不要立刻豎起防衛機制。

八、正視無知與錯誤,不再害怕犯錯。

九、邊做邊學,抓住每一個機會。

十、成長型思維,更勝於讚美。

書中提及「成長型思維」概念,「成長型思維」相對於「固定式思惟」,「固定式思惟」的人重視「看起來聰明」勝過學習,「成長型思維」的人則重視學習與努力,將犯錯和挫敗當成學習的工具。就像有些學生會把失敗視為自己缺乏能力,或只想透過正確解題來驗證自己的能力,他們屬於「固定式思維」;有些學生卻覺得困難是令人興奮的學習機會,想透過嘗試來成長,或增進自己的能力,這些學生則屬於「成長型思維」。

每個人都會犯錯或失敗,倘若能了解犯錯與失敗都是學習過程中無可避免的一部分,以積極心態面對人生,保持「成長型思維」,將能力視為變動的東西,便能增進自己的能力,持續發展與成長。

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聽了很多成功的例子,但相信有更多人需要的是失敗的故事,整本書最吸睛的一句話,便是前言的標題:

成功已經談得夠多,我們需要的是失敗的故事。

確實,我們想聽的是犯錯的經驗以及從中學到的教訓,我們想聽的是到底犧牲和取捨了什麼,我們希望有人分享自己的焦慮、沮喪、難堪的故事。因為,成功的人「會失誤,但不是失敗者」、「不需完美,只要夠好」。

人生本來就塗塗改改,塗改又何妨?學生在學習階段,更常會塗塗改改,然而塗改又何妨?可貴的是能從塗改中、從錯誤中學習,讓自己成為「成長型思維」的人。沒有人是完美的,失誤更不代表失敗!每個人,特別是學生,都應在錯誤中學習、進步、成長!

詹志超【隨寫人】 詹志超【隨寫人】

台北延平高中班導師

我是一位中學國文教師,任教於臺北市私立延平中學。身為一位被賦予生活教育與生命啟思職責的國文教師,我以「生命教育」為重點,期望從情感、人際、生活、人生、生命各方面,透過文章,啟發學生對「生命意義」的瞭解。同時自己也從優質的部落格吸收許多察人、看事、觀物以及生活的心得,充實人生與生命旅程。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