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淇華:考高分的科目,就是我的興趣和志業嗎?別被「假性志願」騙了

志願不應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廉價浪漫,志願是有邏輯的,師長不應該再給孩子沒思辨、沒邏輯的志願建議和鼓勵。

▲ shutterstock

▲ 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你說,你未來有什麼志願?」演講者在快結束前,問勇敢走到台前的學生。

「我未來想要⋯⋯

「太棒了!記得有夢就要去追,徬徨是青春的特權!失敗是年輕的本錢!我們以最熱烈的掌聲,鼓勵這位勇敢追夢的同學!」

演講者在如雷的掌聲中走下台,空氣裡瀰漫著直銷大會般的亢奮與激情,但我的一顆心卻 high 不起來,因為我害怕,害怕「假性志願」。

國中以前,我的志願是當畫家,畫畫是唯一讓我廢寢忘食的事。高中時,我的第一志願是念法律──「我要把壞人全部抓起來!」

後來因為三民主義考不及格,連最後一個法律系志願都填不上,只好照著分數填,英文莫名其妙考了高標,就填了英文系。等到34歲到學校圖書館服務,隨手拿起架上的六法全書一看,才發覺那是外星文,大腦完全進不去。趕快打電話,請教當時已是台灣保險法第一律師的高中死黨。

「哈哈,你這麼善感的人,本來就不適合硬梆梆的文字,還有,你那麼濫情,不適合念法啦。」死黨斬釘截鐵說。

哇!所以我當年沒考上法律系,是運氣好!而我當年一廂情願的志願是資訊不足下產生的「假性志願」

考高分,就是我的興趣嗎?

1月回到台灣的 Bear,和我聊起他當年的「假性志願」。

「你清大物研所為何不念了?」

「因為我對物理根本沒熱情。」

「那你大學為什麼填成大物理?」

「因為我高中時,物理考很高分,我就以為我喜歡物理。」

Bear 休學後到處旅行,最後愛上烹飪。

Bear 告訴我,分數,等於能力,但不一定不等於興趣,也不等於志願。興趣,也可能不等於志願。

Rita 是朋友的孩子,剛自高職餐飲科休學,她決定不再把興趣當志願。

「老師,我念錯科系了。」

「怎麼可能,你不是從小就立志走這一行嗎?」

「以前常和家人住好的飯店,心想以後一定要在這麼『舒適』的地方工作,誰知道實習後才發現,這行業真的不是人幹的。切菜、打掃、送餐⋯⋯每天要搞到晚上10點才能回家,第二天早上10點又要到班。哇!原來觀光餐飲,根本就不是外表看到的光鮮亮麗。」

學生常常會在「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說出「我的志願」師長在學生說出「我的志願」時,應該要提供具體的職業試探建議。例如 Rita 在進入餐飲科前,可先到『現場』實習3天,若真的堅持下去,熱度未減,那就是真的志願了。

每當有學生問我該選什麼志願,我會回答:「堅持解決問題的所在。

因為問題代表困難、代表退縮,若是遇到問題,你還是沒退縮,還是堅持與那個問題奮戰,代表你對解決這個問題有熱情,代表可累積專業與不可取代性,代表那是你志願、職業、與志業的所在。

接待波士頓姊妹校,Pingree School 招生中心主任 Eric 時,問他用什麼標準招收要的學生?他舉出兩個字:Grit(恆毅力)和 Perseverance(耐力)。

「我會看他在什麼地方堅持,解決過什麼困難,而不是他曾經有甚麼成就。我看過太多聰明、有成就的學生,當面前問題愈來愈多,卻無法堅持,就垮掉了。」

為什麼學習歷程需要「解決問題的經驗」?

2017年美國聯合大學申請表有7個提示,其中兩個問題可供借鏡:「解決問題的經驗」(Solving a problem)與「從困難學習」(Learning from obstacles);這兩年幫學生填寫哈佛、麻省理工、與高麗大學推薦信時,都被要求要說明該生解決問題的經驗。

祖克柏創立「Thefacebook」網站,是因為想解決哈佛大學學生線上交流的問題,創業過程中不斷被告,還差點被退學,但他一直停留在願意解決問題的所在。

《哈利波特》作者 J.K.羅琳參加牛津大學的入學考試,未被錄取,大受打擊,她曾自嘲為「我所見過最失敗的人」,但她說:「失敗代表摒除不必要的事物,我不再自我欺騙、乾脆忠於自我,投注所有心力完成唯一重要的工作。」

「要是我以前在其他地方成功了,那麼我也許永遠不會有這樣的決心,投身於這個我自信真正屬於我的領域。」寫作永遠是 J.K·羅琳堅持解決問題的所在,也是真正屬於她自己的領域。

我曾對一個分數上國立大學廣告系的學生說:「在社團裡,你是最怕問題、最不願動腦、甚至作品最少的學生,你只是聯考分數高,廣告系會是你的假性志願。」果不其然,這位學生大學順利畢業了,卻因缺乏核心能力,一直待業在家。

我也曾向一個對拍片打死不退的學生說,別管國立、私立了,填電影相關科系吧,進了這個領域,你就是王。他後來被視為聯考的失敗者,因為考上「私立大學」,但是他後來得了台中市微電影首獎,拿了一百萬獎金,還成為全台第一個錄取世界排名第一,英國影劇學院導演組的學生。他現在成為大學的老師,也是成功的商業導演,連 Netflix 都邀他導戲。

志願不該是廉價的浪漫

今世,志願不應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廉價浪漫,志願是有邏輯的,師長不應再給孩子沒思辨、沒邏輯的志願。

村上龍在「工作大未來──從13歲開始迎向世界」中提到:「13歲是成人世界的入口,國中階段是孩子進入成年人的預備期,學校及父母若能激發學生對職業的關心與好奇,學生就會理解要投入不同職業需要不同的學習。」

然而在台灣,很少師長會認真地與13歲的學生談他的志願,師長常跳開耗時的職業試探,讓學生用「直覺」在作文課寫「我的志願」,或天馬行空將「我的志願」丟進學校提供的「時光膠囊」。

這樣的「時光膠囊」裝進去的,是錯過的學習時光。根據2016年清大對大一學生普查,發現學生對所讀科系很滿意的只有一半;2015年1111人力銀行調查,大學以上學歷上班族,54%自認學非所用。

2019年《親子天下》針對台灣大學大學部的學生做了一份「適性學習、生涯探索滿意度網路調查」,這將近800位台大學生,其中不到一半,只有44%說,若可以重來一次,仍會選擇現在就讀的科系,有1/4的學生說不會選現在的科系,1/3則說不知道。

在二十一世紀中產階級萎縮、好工作減少、階級幾乎停止流動的年代,能承受選擇「假性志願」巨大成本的年輕人,愈來愈少。

我常幻想,會不會在一場熱血的演講後,13歲的我衝到台前,拿起麥克風,大聲說出:「我以後想當畫家。」然後那位講者因為擁有足夠的素養,會對我說:

「很棒喔,那表示你身上有創作的基因,創作會讓你快樂,你可以用創作為圓心,向外畫圓,在藝術、建築、寫作、電腦繪圖等相關的領域,去參加社團、實習打工、或做專題研究,然後遇到問題後,找到你堅持解決的所在,那將會是他人攻不進的的疆界,那是你王冠的所在,那是只屬於你的,第一志願!」

延伸閱讀:蔡淇華《青春微素養》36個通往更理想自己的基本功,給青少年的全方位生涯指南!

延伸閱讀

蔡淇華 蔡淇華

蔡淇華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現任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出版多本暢銷著作:《青春動力學》、《青春微素養》、《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等。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