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族、性別、認同⋯⋯和孩子談敏感議題的6大策略

如何和孩子談論種族、性別、認同等等敏感議題?法國國慶日震驚世界的「尼斯襲擊案」、土耳其政變⋯⋯世界各地災難四起,新聞背後交雜複雜敏感的議題,衝突背後是這個世界真實的樣貌。你、我的孩子生存其中,無所遁逃,怎麼帶領孩子討論,深刻認識這些議題,促進理解?

種族、性別、認同-和孩子談敏感議題的6大策略。圖片來源:Monkey Business Images/Shutterstock.com

種族、性別、認同-和孩子談敏感議題的6大策略。圖片來源:Monkey Business Images/Shutterstock.com

本文重點摘要

今年7月,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擔任「閱讀與寫作計畫」教師專業發展員的柯尼利爾斯‧麥諾(Cornelius Minor)出席今年在波士頓舉辦的國際素養協會(International Literacy Association)年會。麥諾分享如何和孩子討論爭議話題,如何建構起有意義的談話?他讓參與年會的老師們轉化成學生角色,親身示範當事件發生時,老師可以如何在課堂上,扮演引導角色,麥諾分享的6個策略,家長和孩子對話時,也非常值得參考。

策略1:留白,讓畫面孕育思考

首先,麥諾在教室裡放映一段只有畫面但沒有聲音的卡通短片,影片裡呈現在特定事件發生的當下,對個人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雖然影片中有許多值得闡述之處,但他會把時間留給大家,在展開交流前,預先整理好思緒。

策略2:開放空間,讓不同意見激發

空間裡,原本互不相識的教師們展開談話,問題也慢慢冒了出來,像是:你為什麼會到這裡來?看完影片後你覺得怎樣?你原本期望自己感覺到什麼?等等;雖然教室裡沒有安排座位,但老師們卻自然兩兩成群,或是四人、八人一組的小團體展開交流,隨著討論話題的深入,也漸漸出現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譬如:身為讀寫教育人員,你認為在引導孩童討論嚴肅議題時,我們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以及在經濟地位不同的家長之中,對於探討嚴肅議題時他們會作何反應,而身為教師又該如何善加回應?

策略3:適時引導,讓問題更加深入

當教師間的討論變得較為激烈時,麥諾會介入對話,以更進一步的問題引導討論,像是:如果家長不贊同你在教室裡討論嚴肅的議題,你會如何與家長溝通?老師們討論後,也會反問麥諾:我們該如何引導對話並產生改變?接下來還可能發生什麼事呢?等等。

策略4:暫停15秒,充新開機讓討論和緩

在教師們相互提問的空檔間,麥諾不忘提醒老師們:回答前,可以先停頓思考一下再繼續;當組員討論氣氛變得有些失控,麥諾也會暫停15秒,讓教室裡的氣氛「重新開機」。各個小組都分享完時,他便會開啟新一輪的話題。「不論是大人還是學生的分組活動,讓教室氣氛保持不疾不徐的平衡狀態是非常重要的。同時,適時暫停、遊走於談話,也是引導學生認真推敲、進行深度研究與分析的好方法,」麥諾分享道。

策略5:交流反思,讓價值化為行動

言談之間,有老師認為瞭解發生社會周遭的爭議議題是極其重要的。一位教師說:「現在學校的課程無法呼應孩子的生活環境。」一位學區的教育局處長也分享:「過去,我們抹滅了孩子的發聲機會,也讓老師變的沉默不語,現在是重新給予老師絕對的自由,並讓他們在重要議題中,引導孩子」。

策略6:打造工具,讓各界溝通對話

最後,麥諾鼓勵大家透過提筆寫信讓這次的討論延續,也提議老師們將感想投書地方政府或學校行政單位,促進改變的機會。同時,麥諾也建議學校著手打造「勇氣百寶箱(courage toolkit)」,就探討嚴肅議題上,提供教學夥伴與行政人員好的點子,以及與家長們建立穩固信任關係的私房撇步。

在這個最好、也是最壞的時代,與其重提發生過的悲劇,或是埋怨這個世界的不公,我們更需要的是集結學校的力量、老師的引導、家長們群起群力,共同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培養包容的視野、打造正確的價值觀,如此一來,這個看似最壞的時代,才有機會扭轉為美好的將來。

延伸閱讀

田育瑄 田育瑄

田育瑄

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K

半世紀以前,法國作家Jean Giono寫了一篇故事「種樹的男人」,講一個孤獨牧羊人,一個人,用盡一生,全心全意只做一件事──不停種樹,把普羅旺斯的荒土變成一座森林。 在這裡,我們關心這個時代最重要的知識、最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問題,不做第二想──全心全意,種好孩子的視野,與您一起閱讀與學習。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