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成績中段群考生,如何填到理想志願?

從五月中旬陪著孩子打過會考這一役,到六月初發放成績單這段期間,家有九年級生的家長,你可以提前做什麼?除了深入了解免試入學、特色招生等等入學管道,也要知道填志願怎麼填!

▲ 鄒保祥攝

▲ 鄒保祥攝

十二年國教邁入第三年,全國超過二十七‧五萬的九年級學子,也即將於五月十四、十五兩天,面對國中教育會考;而在會考後到六月初寄發成績單、六月中公告個人成績序位、選填志願的這段期間,如何決定國中畢業後的下一步,將是不少親子必須面對的討論課題。

綜觀這群「會考小孩」的父母,幾乎都是接受「聯考」洗禮的一代。過去的國中升高中聯考,是分分計較比分數,而會考則是分「A精熟」「B基礎」「C待加強」三等級,目的是在檢測國中三年所學是否達到某一門檻。在志願選填上,過去只根據國英數社自五考科、按照前一年學校聯考分數由高至低填寫即可,如今在更重視孩子適性發展的教育趨勢下,單單會考成績已不再是影響能否進入理想學校的唯一因素;孩子想要念哪個學校的「志願序」該怎麼填,重要性一點也不亞於會考成績。

以基北區來說,「辛苦三年,會考單科拿到最高A++也才七分;但志願序只要填滿三十個,就至少有三十二分!」台北市士林高商校長曾騰瀧提醒,各區志願群群組與計分方式都不同,一定要搞清楚細節,志願也一定要填滿。

以基北區今年是每五個志願為一組,台南是每三個志願為一組,中投區則是每十個志願為一組,每組同樣都是相差一分。

經常受國中端輔導室之邀,到各校與家長分享適性升學輔導觀念的曾騰瀧,非常理解普羅家長面對「不想浪費分數」的掙扎。

本身學理工的他,很務實的根據孩子的學習狀況,以競爭最激烈的基北區為例,區隔出四大族群相對應的志願選填策略。

整體而言,先剔除掉自己完全不想念的學校或科別後,成績攻頂、成績中上,或學術傾向明顯弱勢的孩子,這三個族群選填的方式會比較單純。

若是學術傾向十分明顯,平時各科就幾近A+或A++的前五志願群孩子,他們通常自我期待極高。若孩子未特別屬意某所學校,完全以第一志願群為目標的話,按照社會傳統由高到低來排序通常沒有太大問題。曾騰瀧建議「即使自己覺得分數沒有到達預估的第一志願門檻,也可按照順序填下來試試看,」因為在很難預估他人志願怎麼填的現實下,當有任何頂尖群學子選擇就近入學時,其實都有可能空出名額。

第二族群同樣可採「順序選填」的方式進行。對於五科基本上都落在A的精熟範圍,頂多一或兩科是B+或B++的中上族群,這族群孩子基本上鎖定的學校多是中前段高中。此時若以坊間提供的高中排名順序為藍本,並根據高中端開出的課程、離家遠近與否、學生畢業後表現等因素,挑出想要就讀的學校後,依照自己想就讀的意願順序選填,並記得將最有把握的保守志願學校,列在第一志願群組之末,通常也能填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志願。

另外一個志願相對容易填寫的族群,是成績約莫在3B2C,或4C、5C等學術傾向較弱的孩子,對應的學校多是公立高職後段或私立高職。對此族群的孩子來說,選填志願的大原則是「用適性的類科來選擇」。如一到二十志願填想念的某類型職科,即使原本就知道比較競爭的職科也放膽去填;二十一到三十志願則可填未額滿學校,「所謂免試入學,就是當學校未滿招時就用不到超額比序規則,直接入學,」曾騰瀧說。透過這樣的選填安排,這群在國中學科深感挫折的孩子,卻可能因為高職念的是自己喜愛的領域,反而逆轉勝找到讓自己發光的舞台。

至於成績從1A4B到5B,相當於基測PR三十到七十間的孩子,約占全體考生人數的一半,是範圍最廣大的「中間族群」。「這群孩子最辛苦,因為他所面對的學校有公立高中後段、公立高職、私立高中、私立高職前段,所以志願超級難填!」曾騰瀧心疼的說,但這問題並非全然無解。

在十二年國教兵荒馬亂的第一年,擔任國教宣導的曾騰瀧曾經走訪不同縣市。究原因發現,原來台南學校有個特色,除了南一中、南女中以外,其他學校在家長心目中的排名都十分模糊,因此發展出「模組選填」的志願選填模式:在各就學區公告個人序位區間後,根據自己的成績,往上與往下各自抓出比自己分數稍高、一致、稍低的學校,然後在選填時,每群組以「混搭」的方式來選填。

舉例來說,台南區是以「第一到第三志願序」為一個群組,同群組志願序都算同一個分數,於是這些學校採「高中低混搭模式」,也就是第一志願填比自己成績落點稍高的學校,第二志願填與成績相當的學校,第三志願則填比自己成績落點稍低的學校;到了第二群組的第四志願,再選一個比自己成績落點稍高的學校,之後依此類推。

這個模式,應用在五個志願為一組的基北區,則可以採取較為積極的「二高二中一低」、或稍微保守的「一高三中一低」模式,但無論怎麼搭配,「每群組的最後一個志願,一定是最保守的保險志願,」曾騰瀧說,基本上,愈是學校排名模糊的情境,這樣的「模組選填」模式,就愈能發揮功用。

在適性發展的理想原則下,如何能不屈就「會考的分數現實」,讓孩子在努力三年的成果下進入理想志願,是每位家長與孩子的期待。透過系統性的策略思考,找到理想與現實兼顧的平衡點,或許有助於安頓這段非常時期徬徨的心。

◎完整報導請見《親子天下》實戰教養系列第28期《12年國教選填志願 升學選校實戰關鍵》>>

【必備】給中學生及中學生父母的最佳指南(特刊+四書)>>

延伸閱讀

李佩芬 李佩芬

李佩芬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