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威:隨機殺人案根本的結構性問題

作者: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王浩威:隨機殺人案根本的結構性問題

王浩威:隨機殺人案根本的結構性問題

作者: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圖片來源:VectorLifestylepic/shutterstock.com

這幾年台灣社會接連發生的幾起隨機殺人案,手段兇殘,每次都引發社會憤怒,高喊反廢死。但是,從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專業的角度來看,這些隨機殺人案其實並不隨機,其實反映了根本社會結構的問題。

這幾年每次發生割喉案和隨機殺人,都有人要我寫些什麼。但我覺得背後都有結構性的問題,不是反對廢死就可以解決的。

日本很重視這件事,很早就開始追蹤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或啃老族的數據。他們發現尼特族最早從拒學族開始,用漢字就是「登校拒否」,到了長大就成為「登社會拒否」,入學校和入社會都遭到困難或逃避的人。

他們發現,長期延畢的大學生成為尼特族的機率也比較高。他們會進一步分析,尼特族和學系、學校的關係,因為調查發現,未來的「確認感」比較強的科系,或是對未來有準備,有方向的學生,比較不容易成為尼特族。

最近香港也有連續好多起大學生自殺的個案,和我在台灣接觸到的一些個案狀況也很類似。他們外表都有不錯的學歷和背景,但是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期待(或他們認為別人的期待),因為他們沒有真正自己闖出來的生活,沒有自己完成過什麼事,對自己的自信低落。

父母越拉住小孩,越不讓他們衝闖,他們越容易沒有信心面對自己的生活。越容易虛無。

另一種極端,則是沒有存在感的小孩,我在《親子天下》之前的文章中提過,都會化破壞了過去家族鄰里的歸屬感(編按:冷血不是一代造成的),讓許多弱勢孩子變成流離的透明人,沒有存在感與意義感,使得他們要做出極端的事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弔詭的是,發生越多類似的割喉或隨機殺人事件,整個社會就越沒有安全感,每個人都想創造一個自己的小宇宙,把自己和小孩關在安全的宇宙裡面,反而創造更多沒有自信的孩子,隔離了需要幫助的孩子,形成了惡性的循環。

整個社會必須要正面的面對這件事,從教育,家庭,社會,全面處理結構的問題,才有機會從根解決。

延伸閱讀:

.楊俐容:大人別將焦慮轉嫁給孩子

.我該教她勇敢付出?還是保護自己就好?

.沒有人天生下來,就應該被傷害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我們希望,提供給學校和家庭,專業可信賴的教育教養解決方案。從線上(online)到實體(offline),分齡分眾供應華人地區親子家庭最合身體貼的優質內容、活動、產品與服務。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