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當年還在教書時,我常跟即將畢業的學生說,畢業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現在我對我兒子也說同樣的話了:畢業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楊煥世攝

▲楊煥世攝

當年還在教書時,我常跟即將畢業的學生說,畢業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對於就學中的學生,我就不方便講真話,免得影響他們學習情緒。

現在我對我兒子也說同樣的話了:畢業後才是真正學習的開始

為什麼拿到駕照卻不會開車?

我家的電風扇故障,要用手轉一下葉片才能啟動,我要剛由電子系畢業的兒子修理,兒子居然不會修。不對,應該說,當然不會修,於是我告訴他把啟動電容器拆下,要他拿著去電子材料行花25元買一個相同規格的,裝回電扇,就修好了,同時我又順便把握機會教他一些電扇馬達的知識。

我相信經歷這個修理過程所學到的,遠勝過教室的上課。

這些基本常識,是學校沒教嗎?還是教的方法不對?還是學生太混了?大概是死背課本應付考試又不動手實做,考完就忘了。

回想我當年唸大學和研究所,也是如此,課本理論和實務總是連結不上,不知道學這些理論要用在哪裡。甚至,在課堂上紙上談兵,缺少實作,雖然考試通過了,工作後才發覺,很多理論當年根本沒學懂,也沒有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我只不過是會一些數學公式和解題技巧罷了,就好像拿到了駕照卻不會開車。

曾經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故事,他有位台大畢業的同學去美國留學,指導教授發覺這位同學雖然很會推導高深的數學公式,很會解題目,但是卻不會解決實務問題。在覺察這位同學並沒有真正了解基本觀念後,教授便拿了一些書給他看,要他把基礎學好,這些書居然是美國的高中學生看的書。我可以理解,因為我也有同樣毛病。

動手做,才能讓知識和生活連結

台灣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似乎是為了培養學術研究人才而設計的,為了一個可能走學術研究路線的孩子,而要一千個孩子陪著一起讀一輩子用不到的解題技巧,這是不公平的。而且,如果脫離了實務,又不動手實做,是不可能學懂理論的。

所以我後來教書,就盡量讓學生動手、實驗、感覺、體驗、思考,盡量和生活連結。

實務工作中,經常會遭遇不同專業領域的問題,因此經常要跨越不同的領域去學習,要不斷的學習。

曾經有個做國際貿易的朋友跟我談起工廠生產及品管檢驗的事,比我還內行,因為接到訂單後他們得去跑各地的工廠瞭解生產出貨情況,他必須懂這些。他建議我們機械系要為商學院的學生開一門認識工廠生產製造實務的課。

問題是,由於偏重寫學術論文,現在科技大學的教授大概都不會工廠生產製造實務了。

我很高興兒子終於大學畢業了,可以開始真正的學習了。

文章來源:曹齊平老師個人臉書〈畢業後才是真正的開始學習〉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歡迎分享

延伸閱讀

曹齊平 曹齊平

曹齊平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前東南科技大學講師、前中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