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學生無動機,SEL 如何成為老師逆轉課堂的關鍵力量?
學生無動機像浪潮一波波襲來,最辛苦的永遠是站在第一線的老師。當課堂沒反應、努力沒回聲、熱情被消磨時,SEL 不是流行詞,而是能讓老師穩住心、找回節奏、重新點亮學生的實戰工具。這篇寫給還不想放棄的你,因為只要老師先被看見,學生才有被點亮的可能,而你值得擁有能讓教學再度發光的力量。
當老師能穩住自己、理解學生、創造連結,學習動機便有機會再次萌芽。圖:shutterstock
本文重點摘要
在新書發表會時,我跟厭世國文老師有段非常有趣的對談。其中一個主題是:面對現在事事無感,強烈需要「循利寧」來增加反應的學生們,老師應該如何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讓我們從最近夯到大家看到就想轉台的SEL來聊聊這件事(欸不是,先不要轉台)。大家覺得最需要SEL的人是誰?身為講台上的老師,自然是無法讓全班每個孩子都自我察覺當下的角色及狀態——但老師本人必須要有這樣的本事。
SEL共有五個層面,以圖來呈現就能清楚知道,這並不是完全的階層圖,彼此之間沒有固定的排序或隸屬關係,而是學會了五種招式後,組合成一個擁有成熟情緒管理力並能與他者在社會上有健康互動的人。

社會情緒學習包含5大面向: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負責任的決策。圖片來源:CASEL官網
1.自我覺察:先照見自己,才能照亮學生
首先,紮馬步必然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而「自我覺察」就是SEL的紮馬步。自我並不是恆常不變的,這是一個流動的狀態。今天早上的我喝了冰拿鐵或熱卡布,吃的是吐司或飯糰,可能都會影響當下的那個「我」(至少吃完一整個飯糰可能會產生嚴重暈碳而想睡覺)。
可以在每個早上做這樣的練習,在自己腦中畫一個周哈里窗,思索一下今日份的自我,在開放我及隱藏我是什麼狀態?我希望他人感受到的盲目我可能是什麼?在日復一日對自我的整理後,未知我會變得越來越小,從確定我的輪廓慢慢到連毛細孔這樣的細節都在心上的凸透鏡上放大而無所遁形,知道自己的樣子,並能長出駕馭自己的能力。
2.自我管理:心態決定你教出的世界
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在歐洲有一塊蓋教堂的工地。一位神父來到工地,問候這些蓋教堂的工人。他看到一個工人蹲在地上敲磚頭,就問工人:「你在做什麼?」工人抬頭看看神父,不耐煩的說:「看不出來我在敲磚頭嗎?」神父頓了一下,離開這位工人;接著神父又問另一個正在敲磚頭的工人:「你在做什麼?」這位工人的回答不太一樣,他說:「我在賺錢養家。」神父聽了點點頭,繼續往前走;接著遇到第三個工人,這個工人也在做完全一樣的事:敲磚頭。於是,神父也開口問這位工人:「你在做什麼?」第三個工人抬起頭來,然後對神父說:「我在蓋一個哥德式的大教堂。」
我是誰?我是老師嗎?不,我是一個「教育家」。
「自我覺察」其實是一種自我預言,揭示著我用什麼心態進行我的工作。我們沒有辦法引發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要引發學生的動機,那動機就得是我們自身的標配。在SEL「自我管理」的環節,就是即便我早餐沒吃到很想吃的藍莓貝果而心情不佳,我也要在進到班上之前跟自己說:「我是一個教育家,很偉大的那種,雖然沒有藍莓貝果,但今天的咖啡很讚!」或是在離開辦公桌前,照一下鏡子,給自己一個滿滿大心的眼神,「嘿,我是個很美的教育家。」接著微笑走入教室。
3.社會覺察:從學生受眾分析到同理心
我以前會因為學生考不好而氣餒到哭,就是覺得自己怎麼教不好——讓我們把SEL的「社會覺察」拿出來拍拍灰塵,說穿了就是將心比心、設身處地。一樣米養百樣人,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多元的樣貌才會這麼多彩可愛,而在準備課程時,針對這個教學的班級,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前置作業叫做「受眾分析」,我的TA組成特質是什麼?我要用什麼語言跟我的TA對話?很多學生都喜歡玩手遊,為什麼?因為有付出必有回饋。
謝錦桂毓老師的這句話是我的座右銘:「知識沒有進入生命,不會有力量!」如果在我的課堂上,我能為這個班級量身訂做課程,讓學生獲得「有付出必有回饋」的體驗,甚至這個回饋不只在國文學科,而能遷移到生活當中,很少有人不買單。是說還是會有人不買單,而且在正式進入上課前就可能發生這樣的事:走進教室要檢查作業,一定會有好幾位學生沒寫!
說真的,如果大家都跟天使一樣,那其實也不需要教育家了。在負面情緒出來前,也許可以先思考為什麼這傢伙每次都不寫,他發生什麼事?他的過去累積成現在的樣子,顯然罰寫也不會有任何幫助,同理之後找出原因,對症下藥的處理,這麼麻煩的做法在一開始的確費事,但有機會終結後面每一次都要面臨這幾個學生「不寫作業」的憤怒——然後在接下來每一次的上課不斷的洗腦他,學習的真諦究竟是什麼?學習的目的又是什麼?每一次學到的知識點都將融會貫通,組合之後成為你的一部分,而這個你的一部分,接下來會陪伴你碰到所有的遭遇,享受你所有的未來。
4.人際互動:老師的誠意換來學生的真心
這個處理也正在幫助我們與班級建立長久、正向的關係。Meaning is all we need,幫助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孩子找到意義,傾聽自己與孩子的聲音,在自我覺察與社會覺察之間取得平衡,就是SEL的「人際互動」。
我每次上課前、上課中、上課後都無比開心,因為我認為自己是個偉大的教育家,我喜歡在課堂上帶給孩子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包含進度內容的教導以及我與他們之間靈魂的共振,他們知道我拿出了最大的誠意,於是他們也拿出最大的誠意,有幕經典好笑的畫面會偶爾上演:我有一堂課在第五節,也就是午休剛結束的那節課,通常這節課很多孩子都還沒清醒,但是學生在這堂課時,即使睡眼惺忪,仍死撐著在位子上挺起身子,用力握著筆,努力要把我講話的聲音輸入到他的耳朵裡,偏偏大腦不爭氣,不小心又陷入打嗑睡結界,身子開始搖搖晃晃——再突然挺直身子,拍拍自己的臉,不讓自己錯過我精心準備的課程。
這就是愛:我愛教學,我愛孩子,而他們也愛我。
5.負責任的決定:讓自己活成真正的教育家
SEL中「負責任的決定」,讓我精心設計的課程閃閃發光。在確認我是個偉大的教育家後,在我給自己一百個愛心之後,在分析我的TA後,在找到我與孩子之間的平衡點後,我精心設計了每一堂課程,讓我自己與孩子們都變得更好,更快樂。
這每個人都做得到,你相信嗎?轉念就是一瞬間,現實生活中,多數的狀況都難以改變,畢竟我們不是上帝,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如果說,無論把自己定義為教書匠、師者、教育家或偉大的教育家,都領一樣的薪水,每天也都一樣就是24小時可以用,那名片上為什麼不印「偉大的教育家」呢?讓我們一起來建蓋無數座哥德式的大教堂吧!
如何帶領學校團隊,設計能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SEL的課程?
自主學習已成為108課綱的核心精神,社會情緒學習(SEL)今年起也被正式列為未來世代必備的非認知能力之一。《翻轉教育》最新實體工作坊「SEL X自主學習的團隊領導」,邀請專家與校長分享交流,探討如何讓SEL不只是口號,而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以及學校如何透過自主學習課程,幫助學生找到熱情與天賦?立即了解》【校園領導力高中組】SEL X自主學習的團隊領導
點擊圖片了解更多。
SEL教學資源分享平台
《翻轉教育》的「SEL教學資源分享平台」提供數十種 SEL 教材與相關資源,是老師們教學備課的靈感泉源!加入《翻轉教育》,更多情緒教育文章與資源無限瀏覽。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