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錯上國中卻跟不上?破解小六數學關鍵迷思,打好自信底子!

孩子從國小銜接國中時,數學常突然變得困難,其實背後有三大關鍵迷思:基礎運算不熟練、學習方式被動,以及錯誤的概念累積未解。本篇文章深入解析三個常見的數學誤解,幫助家長與教師協助孩子在國小六年級打好國中數學理解基礎。

國小時「似懂非懂」的觀念,成為國中數學地雷!。canva圖庫

國小時「似懂非懂」的觀念,成為國中數學地雷!。canva圖庫

本文重點摘要

  • 迷思一:平均速率可以兩個速率相加➗2嗎?
  • 迷思二:放大圖縮小圖傻傻搞不清
  • 迷思三:質數 = 互質嗎?
  • 結語:讓孩子站在理解的起跑線,而不是死背的終點站

六年級,是小學生涯最後一次衝刺,也是邁向國中數學的關鍵轉折。許多家長問我:「明明孩子國小數學都學得不錯,為什麼到了國中,數學卻突然看不懂、寫不出來了?」

這並不是孩子突然變笨,而是這些原因在悄悄發生: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洪進益(小益老師) 洪進益(小益老師)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澎湖縣石泉國小老師、數學教科書編撰委員。曾獲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典範教師、教育大愛菁師獎、GHF創新學人獎。獨創數學《星空教學法》,並曾受邀遠赴芬蘭、馬來西亞等地分享星空數學教法。創立臉書粉專「小益的布拉格廣場」,同時經營同名部落格,分享創意數學教育、班級經營,以及各種教育觀點,著有《離島星星數一數》一書。IG帳號:starmath2022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