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遊戲成為情緒教育的起點:孩子學會覺察情緒與尊重
追逐、競賽遊戲總是最容易引爆孩子情緒的時刻,有人害怕、有人氣哭、有人爭搶不休。這些看似「遊戲裡的小插曲」,其實是最好的幼兒情緒覺察與同理心培養契機。當老師願意放慢腳步,引導孩子從遊戲中的情緒教育出發,衝突也能變成成長的起點。
圖片來源:Canva
本文重點摘要
到了中、大班,孩子們開始喜歡玩追逐、刺激,有點挑戰性的團體遊戲;在遊戲中,孩子們是開心的,但有時也會因過於緊張而哭泣,那種想贏不想輸的心情更讓孩子情緒上下起伏,甚至引發爭吵與衝突。但即便如此,孩子們對團體遊戲的喜愛不減,而這正是老師們可藉以引導孩子去「覺察與辨識自己與他人情緒」,學習如何與人互動、解決衝突的好機會。
在課程中,我常讓孩子們玩一種簡化版的躲避球遊戲—炸彈球。在說明遊戲規則後,由老師當鬼,推著大龍球邊跑邊追小孩,多數的孩子興奮地邊叫邊跑,穿梭跑動在教室的每個角落。也有像小嫙與小可一樣的孩子,躲在教室的一角,動也不動地站著,緊張的神情溢於言表。在追逐躲避的過程中,孩子們體驗著既緊張又興奮的情緒,也有因被「炸到」或跌倒而感到傷心的時刻。但這都沒關係,只要稍作休息,想玩隨時可以再加入,因為我最希望給孩子們帶來的是「滿滿的開心」。
在玩過二到三回合後,我請孩子們靜下來感受在遊戲中的心情。一開始,我關心一直躲在邊角的小嫙和小可。
老師:「小嫙、小可,你們剛剛一直待在教室的邊角,你們不想玩嗎?」
小嫙:「滾炸彈球很可怕,我怕被打到,我不敢玩。小可在一旁點點頭附和。
小淇:「不會啊!被打到又不會很痛!」
睿睿:「對啊!被打到,休息一下,下一次又可以玩,超好玩的。」
老師:「除了小可和小嫙覺得很可怕之外,還有人有其他的感覺嗎?」
安安:「很緊張,我會擔心球打到我。」
小佑:「很開心,超級開心的,我都沒有被打到!」
班上總有幾個孩子比較容易緊張,面對這種有點刺激的遊戲就會縮在一旁,為了鼓勵孩子參與遊戲,我讓比較緊張的孩子先在一旁觀看,調整心情,而後再慢慢加入;另一方面,透過朋友的分享,也讓孩子知道即使被大球打到了(碰到)也不會很痛,被打到了還可以再玩,而且有人跟自己的感覺不一樣,他們覺得超級好玩。透過這些方式,我期望緊張的孩子能夠漸漸放寬心加入遊戲。果真幾次之後,小可與小嫙在老師的邀約下也開始玩了,表情也從一開始的緊張,漸漸地露出開心的笑臉。
面對衝突學習同理
玩過簡易版的炸彈球遊戲後,我開始導入「躲避球」的遊戲規則。考慮班上仍有些孩子會緊張,老師先讓他們待在外場擔任攻擊者。在來回幾次後,球到了外場阿富的手上,他用力往內場一丟,差點砸到妮妮的頭,妮妮嚇得哭了出來,說她不想玩了。球賽持續進行,群群接到球直接往對面丟,球落地滾到小星腳邊,小佑搶先撿起球丟出,小星因沒搶到球而嚎啕大哭。此時,所有小朋友也跟著停下來,我請大家暫停,了解小星的狀況。
老師:「小星,怎麼了?」
小星:「 我不喜歡!本來我要拿到球了,小佑就把球搶走,他作弊,不算!」
小佑:「可是我先拿到球的啊!」
小星與小佑互不相讓,小星更是氣憤難平地一直哭,眼看他情緒滿滿很難轉移,老師只好請他先到一旁休息。
「炸彈球」是為了滿足孩子追逐跑動的慾望而進行的遊戲,目的是累積孩子們「開心」的經驗,因此遊戲規則中並沒有太多的輸贏機制。而當遊戲進階規則多了淘汰制,有了輸贏的感覺,孩子們的心情變得多元而複雜,爭執與衝突也變得多了。
學齡前的孩子在衝突的當下,大都從自己的角度堅持想法與感受,難以從別人時的角度看事情,也較難理解別人的心情,也因此在爭執,雙方常各執一詞而僵持著。為了引導孩子們了解遊戲為什麼玩不下去?在遊戲過後,我決定運用在遊戲前同步拍攝的影片,孩子邊觀察、邊討論,在遊戲過程發生了甚麼事?
小瀚:「有一顆球差一點砸到妮妮的頭,妮妮嚇得雙手抱頭躲球,然後她哭著找老師,不想再繼續玩。」
老師:「你們覺得妮妮當時是什麼感覺?」
小瀚:「我覺得她很緊張,因為她快要被球打到了。」
妮妮:「沒錯,我很害怕,怕球會打到我的頭!」
老師:「玩遊戲不能讓別人受傷,我們要怎麼做才好?不然很多人都不敢玩?」
碩碩:「不能打頭,只能打身體,不然會受傷!」
小瀚:「別人已經跌倒,不能再用球丟他,剛剛我跌倒,還有人丟我,好痛!」
老師:「這些都是很棒的建議,你們還有看到有誰發生了什麼事?」
小清:「小星和小佑在搶球,小星因為搶不到球,坐在地上哭,小昕還罵他快一點起來!」
老師:「小昕,你為什麼罵小星?」
小昕:「因為他坐在那邊一直哭,我們就不能玩了!」
老師:「小星沒有搶到球,他很難過,想哭,但小朋友又想繼續玩,可以怎麼辦?」
小咪:「可以先到旁邊哭,哭一下,等一下再繼續玩。」
老師:「這是個好方法,跌倒或難過時可以先到旁邊休息一下,等心情好了,再繼續進來玩,大家同意嗎?」
藉由遊戲的體驗,覺察情緒的變化
「玩遊戲」是最能引發孩子們的情緒感受,也是最能體會心情變化的活動。在同一個遊戲裡,有時開心、有時難過、有時生氣,但問題解決了,又會很開心⋯⋯可見情緒是有起伏變化、是流動的。
經過幾次的遊戲討論,最後,孩子們整理出玩躲避球時常會出現的情緒感受,有:開心、緊張、害怕、生氣、難過,其中,孩子們最有感覺的是「開心」、「緊張」的情緒。為了引導孩子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更有感覺,我請孩子們畫下遊戲中ㄧ到二個最有感覺的心情臉譜。
孩子的心情臉譜 / 圖片來源:《SEL幼兒課堂這樣教》
讓孩子們不僅發現自己會有不同的情緒出現外,也發覺別人的心情跟自己的感受也不同,而這正是孩子們學習「尊重」別人心情感受的第一步。
您可能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