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英語課「身歷其境」!三方法打造用得上的學習情境(附學習單、資源分享)

語言學習若脫離真實語境,將難以有效內化與靈活運用。本文從教學現場出發,提出三大情境化英語教學方法。曾獲臺北市109年百大菁英資訊科技應用人才教育獎的林淑媛老師,也分享可以結合實例操作與數位工具的教學做法,提供教師提升課堂真實性的具體策略。

在有意義的情境下學習,比抄抄寫寫更有效。圖片來源:林淑媛老師提供

在有意義的情境下學習,比抄抄寫寫更有效。圖片來源:林淑媛老師提供

本文重點摘要

  • 外語教學的場域與困境
  • 一、Realia ─ 導入真實的人事物
  • 二、Simulation ─ 仿真或模擬學習
  • 三、Transfer─學生轉化成應用能力或產出作品(Output and Transfer)

外語教學的場域與困境

外語教學的場域主要在教室內進行,學習往往被侷限在教科書與教室之中,缺乏情境化的真實語境,與現實生活脫節,使得學生難以進行有效的語言內化與應用。這種「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e)」的學習空間與內容,是外語教學的困境之一,舉世皆然。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Chere Lin 林淑媛 Chere Lin 林淑媛

翻轉教育專欄作家

30年國中小英語教師資歷,為教育部閱讀推動教師,全國中小學教師研習資深講師。就是喜歡東玩玩,西翻翻,充滿好奇,帶有實驗性格,喜歡帶學生挑戰學習任務的老師。個人網站:CHERE'S GLOBE • 林淑媛的世界。

CHERE'S GLOBE • 林淑媛的世界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