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羊老師:讓學生在討厭別人的同時,也更認識自己

當孩子發生人際摩擦、有學生被討厭或人緣不好,其實也是引導孩子將「討厭」的情緒轉化為自我認識與探索價值觀的機會!本文羊羊老師分享實際互動經驗,在孩子在面對不喜歡的行為時,如何引導他們反思、同理,也理解自己在乎的價值,達到真正的成長。

從討厭到成長:羊羊老師用師生對話引導孩子覺察個人價值觀。圖片來源:CanvaPro@Anetlanda

從討厭到成長:羊羊老師用師生對話引導孩子覺察個人價值觀。圖片來源:CanvaPro@Anetlanda

本文重點摘要

  • 營隊中發生的人際摩擦
  • 藉由討厭別人引導孩子認識自己
  • 看不順眼的人只是過客
  • 從討厭到成長:引導孩子自我覺察的 5 步驟

營隊中發生的人際摩擦

大學時期曾帶過暑期資優營,營隊其中一位女孩常有炫耀自己並貶低他人的言行出現,例如在解益智積木時,她會對動作比較慢的同儕道:「這麼簡單,你也不會喔!」

雖然老師們和她溝通過幾次,但她依然故我,最後導致自己人緣不佳,分組永遠落單、也沒有人願意和她說話,迫不得已之下,她只好提前離開了營隊。

那個女孩離開後,其他孩子偶爾仍會提及她,語氣帶著訕笑,於是我想試著和這群孩子討論,是否能夠把這股「討厭」的能量,轉化為「成長」的動力。

「我跟你們說,其實不只是小孩,大人也會炫耀喔!」我說,「羊羊老師就曾經遇過愛炫耀的大人。」

「真的嗎?」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引發,圍了上來。

「真的。」我開始和他們分享我周遭的人的故事。

有一位身障母親想生寶寶,卻困難懷孕,於是去做試管嬰兒,最後成功生下兩個孩子,但兩個孩子卻也都是身障人士。

不少主張「優生學」的朋友開始罵她:「基因不好,還硬是要生,結果生到瑕疵品了吧,簡直就是社會的負擔!」

那位母親聽了好生氣,紛紛與那些朋友斷交,並且從此以後,她只要逮到機會,便會大肆地炫耀是她的「基因好」,例如她會說:「我的身高接近175公分,我的基因真好,哈!」

翻轉教育訂戶專屬

NT688元/年

享受無限的文章以及豐富的教學資源下載、教育研習活動。

立即訂閱

已是訂戶?用以下方式繼續

延伸閱讀

楊元安(羊羊老師) 楊元安(羊羊老師)

國小特教教師

無論老師或學生,每個人身上都藏著魔法、都有別人所沒有的能力。讓我們透過教學相長,引導出彼此的潛在力量,一起閃閃發光吧。

羊羊老師的臉書粉專:羊羊老師の魔法教室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