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缺師時代!第一線教務主任心聲:員額不足、薪資低、行政爆炸

即使少子化還是缺老師。開學前拚命找師資、開學後天天盯著群組找代課,課表缺口仍像棋盤殘局;老師疲於奔命,還要承受政策壓力與家長投訴。教務主任吳昌諭透過本篇文章,揭示台灣教師的困境,並直指補足師資、改善待遇、減少行政負擔等改革方向。如果再不改變,教育還能撐多久?

教育的殘局:缺的不只是老師,更是孩子的未來。圖:ChatGPT生成

教育的殘局:缺的不只是老師,更是孩子的未來。圖:ChatGPT生成

本文重點摘要

大缺師的年代:一盤沒有棋子的棋局

「你還缺多少?」這不是朋友借錢,而是今年全台灣各校開學前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回到八月底開學日前,都還缺少不同科目的師資,各大社群平台上,可以學校釋出各種梗圖、文案招聘,但就是補不滿缺額。所有的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每個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苦苦期盼著有人來報名。聘不到的,最後只能請校內老師們多幫忙超鐘點,只求能順利開學。一篇又一篇的徵才貼文,一間又一間沒有老師的教室。那……老師都到哪裡去了?

棋盤缺子:教育現場的每日現況

九月一日開學,家長歡喜送孩子上學,新的學期即將開始。依據教育部八月底官方數字,全台尚缺1429名中小學教師,短短三天內,經過各界共同努力,至29日下午5點,缺額降至276名,你覺得學校整整暑假兩個月聘不到的,怎麼會在最後三天瞬間補滿?週年慶最後限時搶購嗎?

八月底大概已經十多招,補不上的科目,大概永遠也補不齊。順利補上的也不一定要開心,因為只要大學畢業即可應徵,學校緊急缺人狀況下,隨時都可能踩到雷,更不用說教學品質的保證,學校就像開盲盒,隨時都得應變各種狀況。

每天七點前,最常見的場景是這樣:我都得擔心行政群組跳出訊息:「某某老師臨時請假」,我跟組長得立刻翻開課表,心裡飛快地盤算:這節課要找誰代課?要不要先進班?立刻電話、Line訊息聯繫,順利的話在上課前找到代課老師,不然就得要調課處理,只求不能開天窗。如果遇到市府政策大拜拜研習,同一個上午十幾個老師不在,我跟組長只能望著課表欲哭無淚。

最怕缺的不是一堂課,而是一整個學期的專科老師。藝術領域、綜合活動,這些課程本來就不好找老師,所以往往最先被犧牲。幾乎都是非專授課,這種上級正常教學訪視又特別關注,我們也辦理了非專研習,但教務主任常常就是背黑鍋寫報告的那位。我常覺得自己像在下一盤殘局的棋,棋子一個個排好,但總少那麼幾顆。有人請假、有人離職,課表上那幾個空格,就像棋盤上的缺口,用卒子去堵對方的炮,用象去擋車,能走一步算一步。

看著孩子的課表,我心想,他們應該擁有更多更精彩的棋路,可是現在卻被迫少走好幾步。我不是不想好好下這盤棋,而是每天都在想:怎麼樣才能不讓整個棋局崩潰。

為什麼總是缺子:教師去哪了?

有人問我:「現在不是少子化嗎?學生少了,老師不就夠用了嗎?」身在第一線,我只能苦笑。因為編制員額需要根據學生班級數控管,學生少教師員額也會減少。雖然我服務的學校目前持續增班中,但我們還是不敢大量招聘,萬一哪一天減班、超額,會面時更多的問題,那個缺口就補不上,棋局就卡在那裡永遠無解。

教育政策錯誤:

以前教師只要顧好傳道、授業、解惑,而現在的老師呢?則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教育政策變化萬千,雙語、本土語方興未艾,AI語言又如火如荼,還有各項看似無害,實則災難的議題融入:詐騙集團橫行,就推金融教育、法治教育,MeToo問題就推性平教育、家庭教育,行人交通地獄,就要強迫融入交安教育……,彷彿社會一有什麼問題,拿中小學教育開刀就能解決。課綱配套不足、行政減量失敗,最後還要回過頭來,檢視你學測、會考怎麼考不好?學生基本學力沒有跟上,你學校要檢討啊!你叫現場老師們何所適從?

薪資待遇低落:

還有一個現實:年輕人不想下這盤棋。以前,有人跟我說:「你們當老師都過很爽喔!」我會花時間跟他們說明,這幾年我已經很懶得去解釋,如果你覺得爽,那不妨來體驗一下教職生涯。外人看起來當老師待遇佳、有寒暑假、有保障,可實際上呢?

依據《教師待遇條例》,教師薪資為「本俸薪額」加上「加給」。加給又分為學術研究加給、職務加給和地域加給。

以一個大學畢業沒有教師證的老師到學校代理,沒有接導師、行政業務加給下,每月薪資41984元,還要扣除勞健保、勞退自付額下來不到4萬,實在不能算太高。這是代理老師薪水,感謝政府德政,114學年度起,有教師證的代理教師可以提敘薪資,對老師有基本的尊重。那正式老師呢?每年考核晉級一級,薪資大概多1000多,加上永遠跟不上物價飆升的薪資3%漲幅,以及沒有保障的年金改革。

國家對待重要的人才培育人員給予這樣的薪資,給出香蕉,只能請得起猴子。

教育環境惡劣:

壓垮老師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來自惡劣的教育現場。這幾年家長教育選擇權、學生學權高漲,政府給學生靠很大!家長、學生只要不滿,有無數發聲的管道。除了正規管道,像是:校事會議、1999、各級民意代表、市長信箱、教育部部長信箱、總統府信箱.......之外,還有更恐怖的是媒體網路、社群爆料公社,FB、IG、Threads,只要一張圖、一句話,莫名我就可以告你,深深地害死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但,有多少是真正的呢?

截至開學第三週,我收到的投訴案就有:老師太老、作業太多(或太少)、學校行事曆字太小,家長老花看不到。只要一個處理不好,就準備開校事會議,我身邊好多同事、好友,甚至我自己,都曾經因而受委屈過。處理過後,事過境遷,通常都只能淡淡的算自己倒楣,不要說是非公道了,根本沒有人還給學校、老師該有的清白與道歉。

當薪資跟不上時代,政策壓得人透不過氣,每天實質工作時間超過十小時,社會輿論一點小事就能把老師推上風口浪尖。以前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變成「錢少、事多、高風險」。對年輕人來說,這不是一盤好下的棋,誰又會願意踏入這場棋局呢?

現在的教育現場,大概就是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城的概念,打不完的大小鬼怪⋯⋯。有人選擇離開教職,海闊天空,但還是有些更多的老師堅持留下來,這些老師更令人佩服。就跟那些明知會受傷、犧牲,就還是義無反顧的鬼殺隊柱一樣。一個一個前仆後繼,只為了自己的信念,相信會有改變的一天。

但,我們還可以撐多久?

改變的期待:讓「教育」這場棋局能走下去

「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育是國家的現在與未來,要讓教育這盤棋走得長遠,個人提出淺見如下:

第一步 補子:增加教師員額

棋局要完整,棋子要足;棋盤缺子,怎麼下都心虛。增加教師員額,就像補齊最基本的棋子,讓我們不用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膽。現在的棋盤太緊,少一顆子就是大缺口。教育單位能不能在教師員額編制上更寬鬆一些,多增加一點彈性人力?才不至於一下子就陷入殘局。

此外,若能有一個「即時補棋」的系統,就能立刻換子,讓棋局能即時回穩。建議縣市政府可以針對較不容易開缺補齊的科目,建立共聘制度或是巡迴教師制度,各校一有缺額,就能從人才庫中直接找到了師資,而不用苦苦等人報名。

第二步 固根:保障教師待遇

沒有穩固的基礎,棋局很快就會失勢。教師是國家與產業爭人才,尤其台灣號稱科技重鎮,但沒有教育教出人才,就不會有下一個「護國神山」,只會剩一堆到柬埔寨的詐騙集團。提高教師待遇與保障,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更是專業的問題,提高薪資待遇,另一方也可以提高對教師專業的檢核,如:教師分級、換證考核、輪調機制,加速師資的汰換率,如果薪資、專業地位能更被看見,把根基築穩,才會有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場。

第三步 簡盤:減少行政業務

棋手光顧著清理盤面左支右絀,怎麼還有心思佈局?減少行政業務,就是先把棋盤面收乾淨,讓老師專心「下棋」,而不是一直被迫收拾來自各界的殘局。老師每天要填的表件、要開的大小會議,往往比教學備課的時間還多。更何況常常要接上面的天馬行空,一下子開放球場借球,一下子第七節活動課程,這些真的都是必要的嗎?回歸到各科教師的專業,也就是教學本身,老師才能專注「下一盤好棋」。

第四步 清場:減少現場濫訴

再好的棋手,也禁不起場外門外漢的亂喊。現場最怕的不是下錯一步棋,而是隨時被輿論公審。若能有制度減少家長濫訴與不必要的壓力,就是保護棋局的安靜環境,讓棋手能安心思考,不用一邊思考棋路,一邊被擔心旁人指責。如:修訂現行校事會議制度,增加師生、親師衝突調和的管道,防止不真實、無意義的投訴,開放學校部分專業自主權,讓學校依據學校狀況決策,而非不分城鄉差距、大小學校的教育政策,老師能安心下棋,教育才有穩定性。

第五步 正道:回歸教育本質

最終,棋盤上的勝負,不只靠棋手,一場棋局不能只靠學校單方面應付,家長也該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學生該負起自身學習的義務。教育像是一棒一棒接力賽,每一個環節都有該處理的問題與任務,不是到了國中我還要教學生禮貌、態度,而家長只需要聯絡簿一句交代就好。當家庭教育的棋子先擺穩,後面學校教育的棋局才能走得穩。回歸學校、家庭教育的本質各司其職,家庭處理孩子的基本素養,學校教授孩子該有的知識學習與各項技能。

結語:下一盤精彩對弈

教育應該是一盤精彩的棋,有進有退,有攻有守,是一盤全局思考的遊戲。我每天坐在棋盤前,都希望這場棋不只是撐過當下的殘局,而是能走出一局完整、漂亮的對弈。孩子們值得我們給他們一場精采的棋局,而不是在匱乏的棋盤上將就。教育要走得穩,得先讓老師能安心下棋,我相信更多現場的老師不怕辛苦,只是我們看不到棋局的希望,請給這些棋手多一點信任與空間。請讓現場老師們擁有完整的棋局,也有自主下棋佈局的空間,相信我們可以帶著學生下出精彩的一盤棋。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昌諭老師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新訂戶輸入昌諭老師推薦碼「woodfish22」,將多送 30 天訂戶權益翻轉教育推薦碼使用說明)

國中教師的工具箱

國中班級經營X高效教學資源專區

專為國中老師打造,有效解決教學現場大小事。

#親師溝通 #SEL #SDGs #教學設計 #國中會考
立即前往

延伸閱讀

吳昌諭 吳昌諭

吳昌諭

三民國中教務主任

夢N Song讀團隊講師、新竹市特殊優良教師、SUPER教師。 教學X行政跨界,傳統X創新兼容,不像國文老師的國文老師。

翻轉教育電子報

訂閱翻轉教育電子報(每週三發送)

每週精選國內外教育報導,提供給關心教育的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