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作文時間壓力大?四步驟破解寫作難關(附架構產生器)
學生平常作文寫得不錯,一進考場卻卡住寫不出來?因為日常寫作能慢思慢寫,但考試寫作講求快狠準,在時間壓力下完成破題與架構。思怡老師結合近年會考趨勢與寫作策略,幫助學生有效轉換寫作模式,寫出高分關鍵!
歷屆會考作文題型變化明顯,從單一敘事轉向多元融合。圖:思怡老師整理
本文重點摘要

讓我們來跟流行,以上雙文比較一下,雙文比較重點就在共通點,共通點就是考點——顯然甲乙兩個文本的共通點就在「作文」。
考場作文高分關鍵:先看懂題,再寫好文
寫作的目的很多,可大可小,但是若以現實的視角觀之,我們可以把寫作的目的分為兩大類:日常型與考試型。其中考試型指的是在考場上,一定時間內必須完成的寫作。此類型的寫作重點在於時間的掌控,由於時間的限制非常嚴格,所以如何快筆寫作,如何抓住得分要訣(得分當然是考試的重點),就是進行考試型寫作應該注意的部分。
在作文時,最忌「文不對題」,作文題目就是該篇文章中心思想的集中點,所以寫作時要注意確定題目要表達的中心主旨,看清題目之外,要將題目做一明確定義,再確定題目的範圍,從核心出發,才不至發生文不切題或是偏題嚴重的問題。
會考作文題型趨勢:考生要在短時間展現觀點
從105年之後,寫作測驗的題目從單一層次的扁平式題目轉為多元立場呈現的活化型題目,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把「我的觀點」——意即考生的立場——放入作文裡,因此理想上,我們可以從一篇篇的作文看到一個個獨一無二的靈魂,告訴閱卷老師一則則不同的生命故事與感受。
然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產出高品質且具有個人觀點的作品實在不簡單。我們可以這麼思考:作文就是向讀者「說明」我們的經驗、感受與看法,因此,採用臺南市中山國中何憶婷老師的說明文理解策略四大分類,對於作文骨架的構成就有大大的幫助。
說明文閱讀理解策略四大分類
憶婷老師將說明文分為政策、事件、物質及概念。從下圖可知,當我們在閱讀不同類型的說明文時,一定會依據主題的類別而讀到特定的內容,比如當我們在會考作文中零級分比例最高的108年看到「青銀共居」,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個「政策」,而說明政策時,必定會出現的關鍵訊息就是政策施行的背景,希望達成的目的,實施的方式,實施的結果,以及實施後造成的影響。

114會考作文題目為例:撰寫策略
至於讓大家瞠目結舌的114年「透過倉鼠寫人生」這樣的題目,我們可以將它分類為「物質」或「概念」,這兩者的差異在於物質為具體存在,概念則是抽象思考。如果今天我們把倉鼠題分類在「物質」,那文章就必定有命名、性質與功能,每次我在舉「物質」的例子時,我就會說這就是一種自我介紹:比方說,我是蔡思怡,我的性質是很漂亮,我的功能是美化環境(大家忍耐一下)。那如果是「概念」,由於看不到摸不著,因此從生活經驗下筆是最能將讀者帶入書寫者視角的方式,先讓讀者理解概念,再說明內容,最後導向生活應用。

114國中會考作文試題。
題目除了「滾輪鼠」及「跨出鼠」這兩個情境以外,還給了「牢籠、自由、盲目、選擇、冒險、耽溺」等六個詞彙,選擇自己覺得可以搭配二鼠情境的詞彙完成寫作。我們可以先為「滾輪鼠」及「跨出鼠」下定義,「滾輪鼠」及「跨出鼠」是名字;性質上,前者持續在迴圈中打轉,後者則跳出舒適圈;從功能來說,兩隻倉鼠的表現的是選擇的心境及結果——這時就可以從六個詞彙挑出適合的語詞來做為說明的核心:牢籠與冒險,或是選擇與盲目。這六個辭彙都是抽象概念,因此要對照到人類的生活情境。
國中教育會考111年有個題組使用的文本是柏拉圖的洞穴寓言,這個故事描述的是描述一群囚犯被綁在洞穴中,他們從出生起就只能看著後方的牆壁。牆壁上的影子是他們唯一能看到的事物。囚犯們認為這些影子就是真實的世界。有一天,一個囚犯掙脫了束縛,被迫走出洞穴。起初,他無法適應強光,覺得刺眼。但後來他逐漸適應,看到了真實的物體,最後甚至看到了太陽。囚犯決定回到洞穴,試圖將真相告訴其他囚犯,但他們不相信他,甚至認為他瘋了。

111國中國文會考試題。
在這個寓言中,洞穴裡的人們盲目被囚於牢籠,勇敢跨出洞穴的囚犯做了冒險的選擇,這其實跟《進擊的巨人》的設定很像,困住自己的,往往不是外在環境,而是自己的心態。
「透過倉鼠寫人生」就是採用「物質」加上「概念」的架構,內容必定出現名字、定義、功用,並且透過概念與生活實例的結合,以摹寫敘述一個自己曾看過或遇過的情境,再做最後的生活應用,也就是結論:所以,我們可以如何如何。
說明文寫作的四步驟公式
在說明文理解策略的分類中,四種類型都會有客觀觀察的記錄以及主觀觀點的呈現,圖中的藍色字體就是客觀記錄,綠色字體就是主觀呈現。

說明文寫作策略。圖:蔡思怡老師整理
公式記起來:
一、 審查並確認題型分類
二、 梳理脈絡
三、 確認自己的立場
四、 整合雙「觀」——客觀觀察記錄與主觀觀點呈現。
以「青銀共居」為例,政策的背景是高齡化社會,目的是希望青銀可以和諧共處,截長補短,方法就是「青銀共居」,接著描述目前觀察到「青銀共居」的例子與結果,最後再整合自己認為此舉可能造成的影響。
透過對說明文類型的閱讀理解策略,將其中必定會讀到的內容翻轉為寫作表達時必須呈現的內容,一魚兩吃,又容易上手,貼心提供給大家這幾年的作文題目,趕快用這幾年的題目來試試手吧!

歷屆會考作文考題趨勢。圖:蔡思怡老師整理
【小工具】作文題型分析與架構產生器
「作文題型分析與架構產生器」透過簡單明瞭的三步驟設計,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寫作方向:只要輸入題目,選擇題型(政策、事件、物質或概念),系統便會生成相應的思考架構,協助整理重點並激發靈感。不僅能解決「不知如何下筆」的困擾,更著重於思維架構的培養,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步提升真正的寫作能力。>>前往產生器
*歡迎按下方作者欄「♡ 追蹤」,不錯過思怡老師未來的文章、教學資源與活動。(翻轉教育訂戶專屬功能)新訂戶輸入思怡老師推薦碼「siyifun」,將多送 30 天訂戶權益(翻轉教育推薦碼使用說明)
您可能有興趣
